#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2013年钢企非钢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企非钢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记者从2013钢铁行业非钢产业大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的7家钢企非钢产业营收占到总收入的23%,这比2012年年底的20%又有增加,部分钢企的…

钢企非钢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记者从2013钢铁行业非钢产业大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的7家钢企非钢产业营收占到总收入的23%,这比2012年年底的20%又有增加,部分钢企的非钢收入和实现利润已经占到总收入和总利润的50%,我国钢铁行业的非钢发展进入最好时期。

  然而,钢企发展非钢也面临许多争议。有人肯定,认为在钢铁行业低迷的大背景下,非钢是钢企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也有人质疑,认为钢企发展重心转向非钢,会危及钢铁产业安全。

  到底该如何看待日益做大的非钢产业,钢铁企业要想生存、发展真的离不开非钢产业吗?非钢产业真的会撑起钢企“半边天”吗?钢企发展非钢又面临哪些问题?记者走访企业,并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此盈补彼亏,非钢产业成“救命稻草”——

  尽管存在争议,但不做非钢产业,钢企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去年“武钢养猪”事件还引起社会巨大轰动,但今年,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却成了为人称道的潮流。

  舆论风向的转变,源于非钢产业“救命稻草”般的巨大作用。2012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04%,而非钢产业销售利润率平均在3.5%—6%。虽然没有达到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但已为钢铁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钢铁网站行业中,钢铁主业结构好、盈利能力最高的宝钢集团,2012年非钢产业对集团的利润贡献率达到37%。在许多主业盈利能力不高的钢企,基本都是靠非钢补贴主业,才勉强扭亏为盈。

  更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随着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钢铁行业低盈利状况仍将持续。

  中国冶金规划院院长李新创说,钢铁企业是否应该花大力气发展非钢产业,社会上存在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做非钢产业,钢企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是非钢产业中的亮点。

  为确保铁矿石资源的稳定供应,不少钢铁企业不断增加海外权益矿资源量和国内自有矿供给。早在2011年,在年产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总额中,矿山利润就占到20%。

  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服务水平,一些钢铁企业建设钢材深加工项目。如今,宝钢已经在全国设立37家加工配送中心,年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年激光拼焊能力2000万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宝钢、鞍钢、武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开展深加工综合利用,不但取得经济效益,还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

  不知是不是把非钢产业当成了“救命稻草”,非钢产业在钢企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上升到空前的水平:在宝钢的规划中,到2015年非钢产业年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其中1000亿元要来自企业外部;武钢规划2015年非钢年收入要达到1100亿元以上,将占到集团规划总收入的30%以上;济南钢铁集团提出“十二五”期间,非钢收入和非钢利润每年增长25%以上。翻出“围墙”去赚钱,改变单一业务格局——

  投资增加、体制创新、开拓外部市场,非钢产业“脱胎换骨”但发展仍不平衡

  钢企发展非钢,早已有之。但早期的非钢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基本依附主业找饭吃,是企业的“包袱”。

  那么,钢铁网行业的非钢产业是怎样实现从“包袱”到“救命稻草”的蜕变?

  蜕变源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武钢交运公司既有货运业务,同时承担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客运业务,曾长期亏损,亏损额高达4000万元,全靠公司补贴才能维持运转。

  2010年武钢集团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决定在相关产业历史包袱较重、经营规模较小、矛盾比较突出的交运公司、金属资源公司、耐火材料公司开展自主经营承包试点,逐步下放其生产经营、薪酬分配、人事管理权限,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联动。

  “新的运营机制为自主经营承包单位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激发了企业干部职工内降成本、外拓市场的热情。”武钢集团副总经理张翔(微博)说。

  2011年武钢交运公司就实现利润200万元,扭亏为盈,一举甩掉戴了50多年的补贴“帽子”,职工工资增长近30%,主要经营者的薪酬翻番。

  如今,自主经营、风险目标绩效考核已在武钢的所有非钢产业推开。2012年,武钢物流产业实现利润1亿元,较上年同期翻了三番,2013年经营预算指标又同比增长50%。

  蜕变源于翻出“围墙”找市场。

  过去钢铁企业的非钢产业大都是主业的配套产业,局限于为企业内部服务。近十年来,不少钢企的非钢产业翻出“围墙”,同时面向企业内外两个市场,尤其关注开拓外部市场。如今,首钢、鞍钢、济钢、武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非钢产业的外部市场份额都已经达到或接近非钢总收入的50%,并初步形成了占领外部市场的专业技术优势。

  今年6月3日,唐钢集团与韩国浦项签署LED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谋求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合资企业建成在国内LED市场占有率30%的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唐钢非钢产业部副部长周作力认为,外部市场不仅可以真正检验企业的竞争能力,暴露企业本身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改变企业内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格局。“没有外部市场,非钢产业就不可能做强做大。”周作力说。

  蜕变源于舍得投入。

  中国钢铁协会多种经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许家彦介绍,十年来,钢铁行业累计投入非钢产业资金达700多亿元。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投入非钢产业的资金高达4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钢结构、废气资源和二次能源利用、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投入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钢企的非钢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从钢铁全行业来看,盈利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并不多,部分钢企非钢依托主业生存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市场竞争力仍相对薄弱。”许家彦表示。

  钢与非钢,“东方”“西方”都要亮——

  非钢产业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权宜之计、救急之策

  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已势不可挡,但发展困难还有很多,如何怎样发展也有争议。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8%,去年同期为下降1.7%;钢材产量增长15.6%,增速同比加快14.2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增长 10.9%,去年同期为下降2.8%。铁合金产量增长6.5%,减缓19.1个百分点。钢材出口614万吨,比上月增加99万吨;进口123万吨,比上月增加5万吨。焦炭出口37万吨,比上月减少16万吨。

  1-8月,全国粗钢产量52184万吨,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加快5.5个百分点;钢材产量70164万吨,增长11.2%,加快5.5个百分点。焦炭产量31595万吨,增长7.7%,加快2.9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2286万吨,增长10.3%,减缓2.3个百分点。钢坯进口41万吨,增长 66.1%。钢材出口4198万吨,增长17.4%;进口923万吨,下降0.9%。铁矿砂进口52612万吨,增长8.3%。焦炭出口241万吨,增长 2.2倍。

  钢材价格略有回升。8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101.46,比上月回升2.07点,同比下降2.93点。6.5mm高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594元/吨和4515元/吨,比上月上涨87元/吨和39元/吨,涨幅为2.5%和0.9%,同比下降3.2%和 1.2%;20mm中板价格为3700元/吨,比上月上涨57元/吨,涨幅为1.6%,同比上涨2%。

  1-7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848.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456.8亿元,下降7.2%;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318亿元,增长37%。

延伸阅读
上一篇:大连港矿石码头大船频靠港
下一篇:钢价下行空间有限 有望逐渐筑底向上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2013年 产业发展 势头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