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钢铁为何沦为廉价“面粉”?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需求尚存效益不在  “中国钢铁市场没有严重萎缩,钢铁行业的困难主要不是市场萎缩造成的。”刘勇昌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为38987万吨,同比增长7.4%,扣除…

需求尚存效益不在

  “中国钢铁市场没有严重萎缩,钢铁行业的困难主要不是市场萎缩造成的。”刘勇昌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为38987万吨,同比增长7.4%,扣除净出口粗钢2508万吨后,表观消费量为36479万吨,同比增长6.8%。虽然增幅有所减缓,但与欧盟、北美、南美、独联体和印度相比,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钢铁消费市场。

  上半年,部分钢铁原燃料价格呈下降之势,但并未挽回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效益恶化的局面。例如:上半年,炼焦煤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2.6%;冶金焦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9.18%;进口矿粉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22%;国产精矿平均价格同比下降6.42%;生铁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0.67%;废钢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34%。同时,各钢铁企业深入开展节能降本活动,推动了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利润继续大幅度下降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钢材价格不断下降,行业利润接近负值。上半年,钢材综合平均价格在去年下降660元/吨的基础上,又下降471元/吨,降幅达11.6%。

  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含矿山和铁合金)销售利润率居各行业之末。其中,86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2.7亿元,利润率为0.13%,如果扣除自有矿山收益约50亿元,则主业实际亏损33亿元。同时,民营骨干钢铁企业的亏损面也达到47%以上。

  钢价低迷源于体制

  “钢材价格低下的表面源于"产能过剩",实质是亏损产品占据市场,破坏了价格传导机制,打压了市场价格。”刘勇昌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

  由于严重亏损的企业常以亏损成本生产、以亏损价格销售,使得钢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差距不断加大。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8.2%,专用设备行业为6.2%,通用设备行业为6.1%,运输设备行业为4.7%,电气机械行业为4.6%,而钢铁行业利润率,远远低于下游主要用钢行业。

  “把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滑坡的原因,归结于上游原燃料涨价、下游市场需求萎缩和钢铁企业"无序竞争"是不符合实际的。”刘勇昌说。

  他认为,钢铁行业效益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是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实施的“核准制”和“一刀切”的装备政策,片面追求大型化,使得大高炉、大转炉、大板卷轧机超常发展。据统计,全国板卷轧机已由2004年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前的19套,猛增到2012年的86套,产能利用率也由80%下降到59%,供需关系变得扭曲。板材产能也存在严重过剩,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也因此陷入困境,并殃及整个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低下。

  “120吨以上转炉主要是匹配连铸板材生产线,从技术上讲,想转产线材、螺纹钢都困难。”刘勇昌表示,结果导致板材产能无法消化,也无法转产。而一些未经国家“核准”、产量巨大、企业分散、规模较小的建筑用螺纹钢、线材和盘螺的市场情况反而比板材好,这3个品种2011年产能利用率达到84.56%;2012年因国家投资减缓,产能利用率降为78.39%,但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没有严重过剩。

  行业脱困六点建议

  刘勇昌认为,钢铁行业要化解过剩产能,摆脱行业困境,应适当调整视野,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行业内部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运行机制上,放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上。具体来说要做到六点:

  第一,要明确什么是过剩产能。市场是判定产能过剩的最公平、最权威的“裁判员”。不应以企业大小、装备水平、企业性质以及是否经过行政“核准”等,作为判定产能过剩的标准。环保是否达到标准,是执法问题。不论是环保达标企业或不达标企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在环保达标的基础上,靠市场机制判定产能是否过剩,不宜用行政划界或单项指标作为判定产能过剩的标准。

  第二,政府层面要善于依靠市场力量化解过剩产能,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些长期严重亏损的钢铁企业,因多种原因不肯停产,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据统计,到今年5月末,全行业约有25%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有13%的企业超过90%;有的已超过100%。一旦资金链断裂,将迫使企业接受市场“裁决”:要么扭亏,要么停产或部分停产,直至出局。政府应减少用行政命令办法削减产能,也不宜用财政补贴挽救亏损产能;而是要为停产、减产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要对职工生活、安置就业等,实施“兜底政策”。

  第三,制定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资产流动的具体政策。对兼并亏损产能的主体企业,可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在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方面制定实施细则,在几年内,定时、定量地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或向新领域发展。

  第四,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区别对待,重点支持。一是支持节能环保项目,二是支持提高质量、开发品种的项目,三是支持在市场极不正常的环境下仍保持盈利或微亏企业的经营活动。

  第五,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建议对出口高附加值钢材适当提高退税率,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第六,企业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扭转亏损,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哪些产品停产比继续生产有利于保全资金链不断,对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产品,应坚决关停。

  “在开发市场方面,对于长材企业,要适应市场销售模式的变化,顺应大量贸易商由自营向代理转变,蓄水池功能萎缩的发展趋势,控制生产节奏。板材企业则应该直接对接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作为产品创新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依据。”刘勇昌最后建议。

延伸阅读
上一篇:煤炭工业协会:5年内煤炭业走不出过剩阴霾
下一篇:中国钢铁过剩产能“淘而不汰”困局难解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钢铁 为何 沦为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