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钢产量增长但还是被消化了 代价是没盈利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到底有多少吨钢,一直是个秘密,但中国的钢铁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似乎已经毋庸置疑。  最近两天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最新说法是,截至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

中国到底有多少吨钢,一直是个秘密,但中国的钢铁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似乎已经毋庸置疑。

  最近两天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最新说法是,截至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76亿吨,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

  然而,再看看钢材的库存数据你会发现,目前积压在钢厂手中或者现货市场的钢材并不多,意味着即使钢产量仍在不断地增长,钢材还是被消化了,当然,消化的代价是价格上不去,钢企基本没盈利。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最近对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提出了他自己的理性认识,他认为,在2006年前中国不存在钢铁产能过剩,而2006年以后直到现在,中国钢铁业可以算是轻度产能过剩。

  这样的表述可能会跟人们传统的印象有所偏差,但却也不无道理。根据公开数据梳理,中国钢铁产能的利用率在2006年以前基本都在80%以上, 2006年以后回落到80%以下,但也基本在70%~80%之间,而欧美、日本历史上却都出现过钢铁产能利用率低于60%的极度的产能过剩,因此,尽管“产能过剩”喊了很多年,却仍鲜少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大批破产,或者主动退出这一领域。

  其实,徐乐江的钢铁“轻度产能过剩”论,与其6月在上海的一个论坛上所发表的“行业寒冬长些不是坏事”异曲同工,都是表明钢铁业最困难的时期还未到来,如果行业的低迷期再长些,竞争再惨烈些,那么“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通过市场倒逼方式的优胜劣汰,的确比依靠行政力量的淘汰落后更有效。过去几年,在“产能过剩”论的指导下,政府没少为“淘汰落后”出政策发声音,但实际情况却是,产能越淘汰越大,而且落后产能没有少多少,先进产能反而被耽误。

  典型的例子就是宝钢和武钢几年前就希望在华南上马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本是为了缓解华南地区高端钢材产品短缺(主要依靠进口和从北方南运)的压力,但却在政府“原则上不批建新的钢铁项目”的“一刀切”中,错过了投产的最佳时期。

  因此,中国的“去产能化”,应该尽量减少行政手段,给予企业自由进退的平台。而政府要做的,则是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尤其是在环保等能耗、排放指标上严格监控,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的处罚和取缔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我国的钢铁行业,的确还存在很多假冒伪劣钢材生产,或者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钢企,依靠宽松的监管环境和极低的生产成本,赚取着正规企业无法企及的利润,而对于仍占据半壁江山的国有钢铁企业来说,很多也的确“大而不倒”,一方面背负着当地林林总总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享受着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各种补贴,这些都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去产能”道路上的阻碍。

延伸阅读
上一篇:均线支撑较强 期钢探底回升
下一篇:上半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2.5%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钢产量 增长 还是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