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上市公司再迎尴尬大考
来源:新华社|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业绩惨淡已成为国内钢铁企业头上挥之不去的愁云。继交出去年全年的尴尬成绩单后,近日,陆续有10余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或业绩快报,多家公司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亏损程度加重,部分企业…
业绩惨淡已成为国内钢铁企业头上挥之不去的愁云。继交出去年全年的尴尬成绩单后,近日,陆续有10余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或业绩快报,多家公司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亏损程度加重,部分企业甚至靠政府补贴扭亏为盈。专家认为,我国钢铁产业需要迅速调整经营方向,加快化解过剩产能,轻装上阵。
再迎“尴尬”半年报
7月27日,新兴铸管发布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虽然营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747%,但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4781%。公告称,营业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市场需求不振影响,钢铁产品的单位售价和毛利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减少。
此前,杭钢股份、攀钢钒钛、河北钢铁、华菱钢铁等10余家钢铁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其中,杭钢股份预计将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7200万元左右,华菱钢铁预计将亏损373亿元至393亿元,河北钢铁、攀钢钒钛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分别下滑70%至90%和46%至55%。
梳理这些公司的业绩预告不难发现,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等是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25亿元至3亿元的首钢股份表示,尽管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降低成本等措施,亏损有所减少,但受大环境影响,上半年未能实现扭亏。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上半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钢厂盈利水平逐月下滑,1至5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远不如行业总体水平,5月当月,86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15亿元,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其中34家亏损,亏损面高达40%。
部分钢铁上市公司虽然在上半年扭亏为盈,但主要是得益于地方政府的补贴。今年上半年预计将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左右的凌钢股份,曾在6月份两次分别收到政府补贴3180万元和35亿元。
短期难言乐观
专家认为,钢企产能过剩现象未得到有效缓解,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和钢铁产品同质化严重仍将困扰钢铁企业,钢铁上市公司短期内业绩难言乐观。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产钢389亿吨,同比增长74%,占到世界总量的494%,钢产量增速高出国家钢材消费增速26个百分点。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认为,钢铁产能供大于求已严重影响钢铁企业盈利状况,“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对钢价构成压力,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不见好转,下游企业大都按需采购,对钢材的销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质化竞争严重也是造成钢铁企业整体利润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宝钢、中信泰富等少数企业外,多数钢铁企业的产品差异都很小,大部分品种和区域都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低端产品尤其严重。
此外,信贷收紧导致钢企面临着资金链绷紧、融资成本升高的风险,盈利难度进一步加大。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43%;负债总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负债率694%,提高14个百分点,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已是近年来钢铁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
预计钢铁企业全年盈利状态将不会理想,大多数企业都将维持盈亏平衡点左右,利润率一般也就在1%至2%。”
脱困需要早“调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今年19个工业行业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炼钢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山东、河北、重庆等省市24家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这对钢铁行业是一个积极信号,有助于钢铁企业加速“去产能化”。钢铁行业走出困境仍需要加大企业自发淘汰落后和压缩产能的自觉性,同时更加注重产品差异化竞争,提升利润空间。
一些专家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以及煤炭、铁矿石价格的进一步下滑,钢铁行业将有望扭转这一局面。当前企业应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才能赢得先机。
钢铁企业不应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要以效益为核心,注重下游终端的维护,抓住“缝隙市场”,生产有特色的产品。同时,要从产品销售转向终端服务,和终端共同开发产品,向终端延伸。
同时,政府部门应继续通过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和加大对企业环保情况的监管,促使企业主动丢弃包袱轻装上阵。苑志斌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还应鼓励经营不善的国有钢铁企业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调整股权结构,创新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