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可为钢材运输“减负”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继去年国家在上海、北京、广东等11个省、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以及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和发行等企业试…
继去年国家在上海、北京、广东等11个省、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以及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和发行等企业试点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营改增”)之后,从今年8月1日起陕西省等地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也将被纳入“营改增”税收试点地区。近期,西安钢材市场上经营钢材运输的企业对即将实行的“营改增”十分关注。
交通运输和服务业先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结构性减税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选择在交通运输业进行税制改革试点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联系紧密,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费发票已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的基础较好。
选择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税制改革试点的原因主要是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以及选择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可以减少产业分工细化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既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后将减少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因税制不统一而造成的重复征税现象,降低企业税负。由于我国长期对劳务征收不同的税收,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第三产业产值仅占GDP的47.5%,而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达到70%左右。据报道,上海市试点“营改增”以来,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60%。同时,“营改增”后使上海市经济增长增加了0.6个百分点左右,增加就业14万人。
有望减轻钢材运输企业的负担
“营改增”后将带来哪些好处?这是目前西安钢材运输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对钢材运输企业来说,国家税收实行“营该增”以后,近年来受到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困扰的钢材运输企业不仅有望迎来“减负”,而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将覆盖所有货物与劳务的全部环节,重复征税的现象将被消除,企业税收成本将会降低。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对钢材运输企业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营改增”有效地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钢材运输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目前现行的营业税是实行多环节、全额征税,这样交易次数越多、税赋就越重,重复征税问题凸显。改征增值税后,纳税人可以避免重复纳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有利于降低服务的价格,推动钢材运输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钢材运输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营改增”有利于降低钢材运输企业的纳税风险。目前由于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使得对一些交易行为难以界定,不仅会增大企业的纳税风险,而且给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带来一定难度。“营改增”通俗来讲,就是把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与营业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众所周知,税种不同,税率不同,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纳税,会造成企业的税赋悬殊,也会增大其纳税风险,“营改增”后将消除这种现象。
三是有利于降低钢材运输企业的经营成本,减轻其生存压力。一方面,“营改增”后,企业外购的燃料、修理费和设备等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选择改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纳税,而且适用税率由原来的3%或5%调整为3%,使得中小企业税负降低。
四是“营改增”后,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广播影视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同时,符合政策条件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提供研发和设计服务的企业适用零税率,向境外提供的其他服务免税;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政策;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因此,“营改增”后钢材运输企业有望受益。
须注意“营改增”带来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营改增”后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转型并带动经济增长,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第一,“营改增”在全国尚未全部普及造成了政策的“洼地效应”。增值税是以货物和劳务在流转中的增值额为纳税对象的。比如一个茶杯,为生产这个茶杯购进原材料等支付了5元的成本(不含税,下同),这个茶杯生产后销售,取得了10元的销售额,那么这个茶杯就产生(10-5)×17%=0.85元的增值税。一个企业增值税税负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生产货物的销售价格所计算的税额(专业称销项税额,即上例10元乘以税率),另一方面为生产货物购进原材料等成本所缴纳的税额(专业称进项税额,即上例5元乘以税率)。具体到征收管理实践中,就是企业能否取得购进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发票,进行以票扣税。但是如果只在试点地区实行“营改增”,那么企业为了能够取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发票,业务范围就会缩小到试点地区进行交易,相关企业会迁移企业注册地,流向税负较低的试点地区,这样就形成了政策的“洼地效应”。因此,为了全面推进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应加快“营改增”的工作进程,扩展推行范围。
第二,实行“营改增”后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了收入不增加而税负增加的现象。据报道,在上海等地试点“营改增”中一些企业的税收负担不降反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项税额抵扣不足。企业在发展初期购置设备、机械等不动产较多,有大量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税负有可能减少,但当企业进入稳步发展期后,没有足够多的进项税额抵扣,企业税负可能会增加。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均衡性也会造成纳税人税负的不均衡性,这一点对“营改增”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利好因素。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企业营业范围相对广泛,“营改增”后是否能够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税负,这需要针对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第三,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涉及面广,跨行业、跨地区的业务会给企业增值税抵扣造成一定的困难。“营改增”试点改革首先选择在交通运输业进行,但是增值税作为环环相扣的税种,如果不在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区推行,就会影响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如果选择在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同时展开试点,比较试点的效果,权衡试点方案对行业的影响,或许更有利于为全面推行税制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关键是税负,降低税负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营改增”,通过降低营业税税率同样可以实现税负的降低。对于企业在“营改增”中税负增加的部分,政府应通过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来避免企业税负陡然增加后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五,在税收管理方面,由于“营改增”前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收收入归属管理不同,“营改增”后存在税收收入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的问题。同时,由于增值税、营业税原属不同的税务机关征收管理,“营改增”后也将牵动税务机构改革问题。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钢结构“搭出”一片大市场 下一篇:钢价短线偏强 长线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