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政策双重利好 天然气管网建设面临新机遇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内天然气市场平稳增长与相关政策“松绑”等有利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2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科博会的能源战略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未来国内天然气…
国内天然气市场平稳增长与相关政策“松绑”等有利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2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科博会的能源战略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未来国内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中,省内管网和区域性管网将成为极有潜力的投资方向。
基本构架已形成 矛盾仍存
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承担天然气运输功能的天然气管网建设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超过4万公里,天然气基本管网构架初步建成,形成了西气东输、北气南送、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在此次论坛中表示。
在西北,西气东输管道已经成为我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据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副总经理王小平介绍,西气东输一、二线已建成管线长度11443.5公里,累计供气天然气1138.67亿立方米,将来自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到长三角、广州等地,满足了当地的天然气需求。
2012年12月,西气东输三线正式开工,干线起自新疆霍尔果斯首站,止于福州,全长5278 公里。全线将于2014年底建成,供气能力将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记者此前了解到,西气东输四线和五线建设方案正在规划,气源来自新疆塔里木油田、新疆煤制天然气、中亚进口天然气,输送线路途经河西走廊,输送至中南、云贵、福建和广东。年输送能力达450亿立方米。
在西南,中石油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之中。干线全长2806公里,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尽管建设受到缅甸国内局势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业内人士预计工程仍将于今年年底投产。在东北,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规划中。
尽管成绩显著,张玉清指出,管网建设与天然气供需不配套的矛盾仍然存在。“我国的天然气管网总的说来还是太少,”张玉清在会后向记者表示,“这具体表现在天然气主干管网尚不完善,部门地区尚未覆盖,智慧管网不发达,天然气的调配和应急机制不健全。”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赵玉建此前曾对媒体表示,管道作为继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后的第五大运输形式,在我国还是新兴行业。目前我国规模化油气管道里程为9万多公里,而全世界具规模性的油气管道里程达250万公里,仅美国就70万公里,俄罗斯约 25万公里。从我国地域和人口来说,油气管道建设还在起步阶段。
市场与政策利好 未来建设潜力大
与会人士指出,天然气的供应和消费在中国仍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这为管网的建设创造了空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我国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0%。“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仅为4%,远低于全球平均24%的水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助理、设计院院长张志宏在论坛上表示。
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 规划》,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300亿立方米左右,用气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供应能力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及煤制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按照这样的增长规模,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新增天然气管道接近4.4万公里,新增干线输气能力要达到1500亿立方米。
除了市场的刺激因素,近期国家对于部分天然气项目“核准制”的松绑,或将加速管网建设的进程。5 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新一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目录》,其中,企业投资非跨境、跨省(区、市)的油气输送管网项目核准权将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此外,企业投资年产20亿立方米以及以上的新气田开发项目核准被取消。不少与会人士表示,这或将促成省内天然气管网“毛细血管”的完善,对我国未来天然气管网建造是一个极大利好。
对于非常规天然气而言,省内管网建设有着特别的重要性。“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和煤层气更适合就地使用,因此我们鼓励地方建省内的局域性管网。”张大伟称,由于目前国土资源部招标的页岩气区块并没有常规的天然气管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正在筹备这样的局域性管网。除省内管网以外,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性管网建设也应成为关注的重点。中国石油公司长庆油田地质总工程师张明禄向记者表示,区域性管网将在天然气的调配和应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张玉清等人表示,应引进更多的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而在已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建设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参与投资,成为我国首个将全民资本和民间资本引入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渠道为王:钢企营销迎来新时代 下一篇:中房协:房地产中速增长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