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中长期合同煤方案定调 市场价下浮10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3年煤炭订货会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但与往年相同的是,业界仍然在观望两位大佬——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与电企最后的谈判结果。 动力煤方面,我们面对中小客户的煤炭订货会已经开…
“动力煤方面,我们面对中小客户的煤炭订货会已经开完,只定量不定价,价格方面等神华集团的最终成交合同出炉。”12月24日,兖煤集团运销部副部长张贤法对记者表示。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煤价并轨方案出炉后,神华集团的中长期合同方案已于近日抛出。其具体内容为,中长期合同煤较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降10元/吨,中长期合同量与现货量的比例是7:3。
据记者了解,神华集团的方案在国家发改委处获得认同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神华集团的中长期合同方案亦获得部分煤企的效仿,众多煤企也同步将各自的中长期合同煤方案搬到谈判桌前:较之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下线下浮10-15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神华集团的方案最为科学合理,事实上目前神华集团在秦皇岛的煤炭交割已按照如此方式进行,应该能被电企所接受。他认为近期煤企和电企确定中长期煤炭量价合同的可能性极大。
神华方案的参考性
2011年神华集团销售煤炭5.1亿吨,占据我国原煤消费35.7亿吨的1/7,神华对电企的定价对于众多煤企而言无疑有指南针功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指的是电煤双方煤炭交割的比照价格,并非固定的一期定价。这就是说,假设6月份第一个星期5500大卡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为640元/吨,神华与电企于本周期内交割的电煤价格为630元/吨。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认可,神华集团现在的市场煤都在按照这个方式结算。”业内人士说,神华集团的方案只是将目前大家已经认可的交割方式,放入到中长期合同煤中,并不特殊,放入到中长期合同中大家执行起来也是轻车熟路。
以神华集团的方案作为起点,如若各大煤企的方案与神华集团相似,那么就意味着已施行16年的中国煤炭价格双轨制将终结,重点合同煤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显示,该期5500大卡动力煤报收635元/吨,较上期下降了3元/吨,延续上一期持续下降格局;较之国家发改委年初制定的800元/吨的最高限价,下降165元/吨,重点合同煤价与市场煤价逐渐趋同。
华电河南公司和中电投河南分公司的数位人士均参与了多个煤企的煤炭订货会,他们均表示,未来一年的合同将随行就市。
山煤国际相关人士与客户沟通时表示,明年将把每个月的价格发给客户,客户同意再发货。
事实上,如若最终以当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交割参照价,那么就意味着本次煤价并轨的进程比外界想象的还要激进——澳大利亚与韩国、日本的长协煤仍以年度为主基调,国际铁矿石价格目前还是以季度定价为主导。
一位广东煤企人士介绍,神华集团中长期合同煤和现货煤7:3的比例,即意味着中长期煤炭合同是一定要履行的,“且有小幅优惠”,现货市场仅是补充。
电企的两面
12月23日上午是山西煤运集团与客户对接的专场,结束时分,山西煤运集团人士透露,上午合同录入量100多万吨,包括只有量没有价的合同。
上述广东煤企人士则透露,目前部分中小电厂已与神华签署中长期煤合同,但五大电力仍在观望。目前各地的煤炭订货会接近尾声,但多是定量不定价,众多煤企均在焦灼等待神华集团和五大电力的最终商谈结果,并以此作为来年定价依据。
“有的电企希望签订一年的合同,因为如果均按当期结算,年初的整年预算方案没法确定。当然,价格肯定要在神华方案的基础上加大优惠。”上述电企人士说。
部分电企对于神华集团方案的焦虑,源于对2013年煤炭价格行情的不明朗。页岩气的冲击、外煤加速进口及世界经济形势走向的不确定性,均会对煤价造成影响。
“明年的煤价应该呈一个平稳的走势,不会大涨也不会大幅滑落。”张贤法判断,从全年供应和需求来看,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价格一体化格局已然形成。国内煤炭价格涨高,则外煤加速进口;如果煤炭价格大幅度走低,国内则会出台关停检修等举措,同时小煤企的淘汰力度仍会加大。
在隆众石化网煤炭分析师米雪看来,目前已经是合同现货价差的历史低位,合同煤价与市场煤价已经相差无几,发电企业对市场煤抵触情绪削弱,而煤企甚至还要通过送礼、公关来维持老客户,此时并轨不会带来煤价大起大落。
对于电企而言,在煤价并轨之后更重要的是完善煤电联动方案,以解除发电企业与电网的束缚,让电价反映真实的市场价格,然而这一诉求在国家发改委12月21日的方案中并没有体现。
张贤法说,目前兖煤和大客户电企的订货会没有召开,除却参照神华集团的方案外,其中一个因素是希望参照同区域的山东能源集团的定价结果,而往年该省都是山东省煤炭办公室召集电煤双方坐在一起谈判合同。“电煤双方谈成最好,但如果谈不成,可能就需要区域主管部门出面了”。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钢贸商瞄准“大补品” 下一篇:寒冬里的高位投资 该给钢铁业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