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干预措施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来源:上海商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明年1月1日起,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数十年来电煤计划定价模式出现了重大改变。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于资源价格的改革也推进了一大步。 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解除…
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通知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的有关规定,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
看似简短的几句话,背后却隐含深意,事实上,这样的几句话终结了数十年来电煤计划定价的原有模式。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于资源价格的改革也推进了一大步。
煤电顶牛,在过去数年中一直是媒体上的热词之一,而每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煤电供货会则永远是弥漫着硝烟却无法达成最终协议的鏖战。
问题的症结在于电煤价格的双轨制,由于电力供应对整体国民经济的核心作用,国家一直以来对于电力行业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保护,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这样的一种“保护”体现为国家发改委要求煤炭企业提供大量的低于市场价格的煤炭,即计划电煤。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尤其是重工业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则隐含着政府对于经济管控的思路。
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升,计划电煤的价格也出现明显的攀升。对于煤炭和发电企业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首先,煤炭企业需要以低于市场价格20-30%的价格向重点电厂提供电煤,如果执行不力,还会被电厂投诉;而对于电厂来说,由于电价难以提高,因此即使计划电煤价格低于市场价,电力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亏损。更麻烦的是,保供应是政府的死命令,尤其在电荒出现时,发电企业尤其需要竭力生产,以免成为出头鸟。这时,找煤就成了一个问题,在最为紧张时,中国重点电厂的平均电煤存量仅为2-3天。
作为“中间人”和“监管者”的国家发改委扮演着平衡的角色,每每在煤电顶牛的关键时刻,国家发改委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出面,最终保证煤电达成意向性协议,而面临着煤炭企业、发电企业以及制造企业和居民的各方施压,发改委也是通过多种方式避免矛盾的公开化和极端化。
整体来看,把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可能是最好的手段,而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后,电煤价格从此前的完全计划到最近几年的“半计划”,再到定量不定价等举措,包括推行居民用电的阶梯电价,整体的改革步骤已经渐进完成。
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出的这份文件,只是这一系列改革画上一个句号的标志而已,而这样一个举措的出台,在整体经济再平衡改革的大背景下,显得意味深长。具体来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将是推进消费的增长,而过去10年中被重点强调的重工业的地位开始下降,这些用电大户的地位“相对下降”,让中国政府更有决心推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当然,近期煤炭企业面临高库存、煤炭价格明显下滑,也为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催化剂。在过去的10年中,煤炭价格节节高升,成为了煤炭企业牛气十足的重要原因,也让发改委担心一旦价格放开,会出现煤炭价格一飞冲天的局面。时至今日,煤炭库存大量积压,对煤炭企业形成了釜底抽薪的局面,发改委能够放心地让煤电双方在更加均衡的供需局面下开展价格谈判,从而实现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避免煤炭价格的上升倒逼整体通胀的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从煤炭出口大国渐渐演变为煤炭净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需求开始对世界煤炭价格产生影响。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国内的煤炭价格一直高于越南、印尼以及澳大利亚等地的煤炭价格,从这个角度讲,如果电煤价格能够更加市场化,国际煤炭可能进一步加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如果中国能够进一步降低进口煤炭的关税,那么国内煤炭企业则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延伸阅读
- 上一篇:关联者谈“钢”色变 下一篇:宝钢投资80亿拓展股份管线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