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进入市场博弈时代 煤电联动短期难实施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称,取消双轨制,实际上就是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全面放开煤炭价格。而发电企业是最不愿意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的群体。 实行了近20年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和历时几十年的煤炭订货会即将退出历史…
实行了近20年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和历时几十年的煤炭订货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将取消煤价双轨制的相关方案上报至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取消双轨制,实际上就是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全面放开煤炭价格。发改委此举也是为了推动煤炭价格市场化。价格双轨制不符合经济规律,一物多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应该存在的。目前国内煤炭供需宽松,煤价下降是并轨的好时机。
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从价格角度和市场供求角度来说,价格双轨制取消的时机已经到来。
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发电企业反对声音大
山西一家煤炭企业负责人林跃称,如果取消双轨制,将会和发电企业按照市场价来进行谈判,形成一个长期协议价。
而发电企业是最不愿意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的群体。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就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取消煤价双轨制的煤价并轨方案征求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以及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的意见时,上述企业反对声音很大。
双轨制虽然不能大幅度挽回电力企业近几年的亏损,但在近几年煤价强势上涨的情况下,每年都让电企节省了不少成本。
而煤炭企业早已经在市场上先行一步。
官方主导的2013年煤炭产运需集中衔接会将不再举办,而各大煤炭企业近期已经开始张罗自己的订货会。神华集团12月初在三亚举行订货会,而其他大型煤炭企业的订货会也会在12月份密集召开。
近年来,煤炭订货会的成交量确实在逐步减少。2012年重点合同煤名义数量为7.5亿吨,占全年电煤消费量的37%左右。实际上大部分合同是有量无价,甚至无价无量。
煤企热衷于举办自己的订货会,积极开拓市场,源于行业形势的不景气。
开滦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是2008年以来经营最为困难的一年。煤炭价格连续4次下调,与去年底相比,精煤降价达每吨364.7元,因价格下降,公司减收15.5亿元;应收账款比去年底增加124%;回收煤款中,现汇比例只占到30%多一些,承兑汇票大幅度上升,财务成本增加。
开滦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巩固老用户,开发新用户。目前,已经实现了保市场份额、保产销平衡、保货款回收的目标。同时还要强化资金风险防范和集中管控以及陈欠款清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当前市场煤和重点合同煤差价接近,在电价市场化短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确是终结电煤“双轨制”的绝佳时机。
林跃说,煤价高时,发电企业找发改委约束煤企,煤价走低,发电企业又出现了不履行合同的情况。取消双轨制,让市场说了算,这才是最公平的。
煤电联动短期难以实施
上述发改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取消煤价双轨制,并不意味着煤电联动在短期内能够实施。在煤价明显回升之前,煤电联动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发改委发布的前三季度煤炭生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增幅回落,库存上升,价格下降,市场由年初的基本平衡转向总体宽松。1月至9月,煤炭生产平稳增长,铁路煤炭发运16.8亿吨,同比下降0.1%;主要港口煤炭发运4.6亿吨,下降6.4%。煤炭净进口1.96亿吨,增长42.9%。煤炭消费增幅明显回落,其中火电行业耗煤回落12.3个百分点。9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2.87亿吨,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主要港口存煤4076万吨,同比增长53%;煤炭企业库存9800万吨,同比增长70%。
“现在如果推进煤电联动,电力企业肯定受不了。但从未来趋势看,还是要走煤电联动机制,但前提是要制定好相关政策。”该发改委内部人士说。
有专家认为,如果煤炭价格随时调整,电价一直不变,电企将无法消化煤炭上涨传导来的成本,因此在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后,必须通过电价的调整来缓解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
然而,自2004年出台煤电联动政策以来,至今仅仅执行过四次。此前,已经有一些省份尝试着建立起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下调机制,但最终效果并不好。煤电联动,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曾建议,“应清晰明确煤电联动的触发启动点,取消燃煤电厂自行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政策,在电煤价格涨幅超过一定幅度的情况下同步实行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联动。”
“取消双轨制,把煤炭完全推入市场,发电企业要承受很大压力,从长远来看,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很大,而电价又不能随便涨,发电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成本压力的煤电联动机制。”一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中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