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钢贸官司频繁 钢企倒闭潮再起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了解,由于出现大批诉讼,大批钢材被查封,有些甚至是多重查封,目前上海乃至长三角的钢铁贸易几乎陷入了停滞,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面临倒闭压力。从今年8月开始,上海每周都有银行和钢贸企…
据了解,由于出现大批诉讼,大批钢材被查封,有些甚至是多重查封,目前上海乃至长三角的钢铁贸易几乎陷入了停滞,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面临倒闭压力。从今年8月开始,上海每周都有银行和钢贸企业之间的借款纠纷案开庭审理。进入10月以来,每天几乎都有类似的案子开庭。
借款诉讼陡增
10月18日早上9点,原本是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诉上海西霸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开庭审理的时间。但由于被告方上海西霸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拒绝签收应诉通知书而最终没能开庭。
“要是企业还想好好经营,怎么会连应诉都不肯呢?像这样的情况,银行基本不可能把钱要得回来。”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相隔仅一个小时,平安银行与上海东扩钢铁有限公司的诉讼也要开庭。这次,东扩钢铁派了人来应诉。但庭审过程并没有预想中的唇枪舌剑,而是平安银行的工作人员与审判人员商量调解方案。
“东扩钢铁就欠我们1000多万元没还。他们的钢材现在还在仓库里,清单上的货都在,只要卖了钢材就能还钱。而且我们是一封(即首先查封)。”平安银行的员工在法庭里交换信息时显得胜券在握。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情况全乱了,一批钢材有好几批人来主张权利,银行、仓库甚至包括上市公司,而且大家几乎都已经通过法院对钢材进行了查封,同一批货很可能被不同的法院二封(即第二次查封)、三封……谁也说不清这批钢材到底是谁的。能不能把钢材从仓库里提出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实际上,8月以来,上海各级法院受理的银行诉钢贸企业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以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涉诉较多。但不少案件因钢贸商(多为被告)拒绝签收应诉通知书而无法开庭。一些钢贸商私下里表示,他们一直积极与银行协商,目前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希望能宽限还款时限。
深陷钢贸诉讼漩涡的不止银行,还有钢厂及专门从事存储、物流的公司等,连大型钢厂马钢股份也因8亿元贷款无法收回而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杭州某钢贸从业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钢贸企业也和涉案的某钢贸商有钢材质押纠纷,这次专程从杭州赶到上海,一天里要旁听三场关于钢贸贷款的庭审。通过旁听庭审摸摸底,他想看看涉案钢贸企业手里是不是真有钢材,有多少,存在哪个仓库,该怎么保全。“下午我要去上海杨浦法院旁听另外一场庭审。这些诉诸法院的纠纷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整个行业问题、可能涉及的金额恐怕比这些已经公开的大得多。”该人士称。
钢贸商聚集地门可罗雀
“这就好像钢贸界发生了对钢材的‘挤兑’,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运转秩序。”杭州某钢贸商认为。
现在上海乃至长三角的钢铁贸易几乎陷入了停滞。大批库存钢材由于所属关系不清而被法院查封无法流通。钢贸商不敢购入钢材——担心所购钢材是已经被法院查封的“赃物”。即便购入了钢材,对方开具的发票也可能暗藏风险——如果卖家涉案,则发票不能抵扣增值税。这就意味着买家要补缴17%的增值税,损失惨重。
上海杨浦区、宝山区等地是钢贸商聚集的地区。杨浦区的大柏树一带,现在门可罗雀,办公楼前的停车位也有六成以上是空的,再也没有了昔日熙熙攘攘的情景。
“去年出事情的钢贸企业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小的。今年不一样了,业务规模上亿的大家伙出问题了。”上海某钢贸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钢贸商倒闭,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已经影响到了银行的正常业务开展。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承认,由于钢贸出问题,银行今年的业务报表“很难看”,而银行各级支行、分行领导目前的压力非常大。
钢贸界流传的说法是,截至今年9月,上海市钢贸贷款余额约2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在300亿元以上,该数据没有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确认。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沪上贷款余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苏州叫停余额抵押
无锡、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区域,钢贸行业引发的不良贷款问题同样不容轻视。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出台应对政策。
苏州市政府近日下达了《苏州市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中余额抵押登记实施意见》。规定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余额抵押的,抵押物评估或作价金额应与首次抵押时的评估或作价金额一致,余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额度最多不超过该抵押物价值扣除已担保的债权额度总和后的余额。
“这基本上是叫停了余额抵押。监管部门私下跟我们的解释是因为最近钢贸坏账太多,不得不暂停了余额抵押业务。”某投资公司负责人说。所谓的余额抵押贷款,打个比方,一处房产的价格是100万元,购买该房产时业主已经申请了抵押贷款。五年后,该房产的价格上升到了300万元,业主还可以申请最多不超过200万元的余额抵押贷款。行情好的时候,不少钢贸企业主都采用这个办法获得银行贷款。
对于往往是“多头债”的钢贸不良贷款如何处置,恐怕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上海某银行界人士透露,该行已经接到相关部门通知,要求银行在不增加钢贸贷款的同时,要继续对存量钢贸贷款。
“就是说如果某钢贸商已经从我们行借了1000万元,只要她还能还得出利息,到期后我们还要继续借1000万元给他。可是今年8月、9月时我们银行已经有数千万利息收不上,上十亿元本金难以收回。你说该怎么办?”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借款诉讼陡增
10月18日早上9点,原本是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诉上海西霸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开庭审理的时间。但由于被告方上海西霸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拒绝签收应诉通知书而最终没能开庭。
“要是企业还想好好经营,怎么会连应诉都不肯呢?像这样的情况,银行基本不可能把钱要得回来。”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相隔仅一个小时,平安银行与上海东扩钢铁有限公司的诉讼也要开庭。这次,东扩钢铁派了人来应诉。但庭审过程并没有预想中的唇枪舌剑,而是平安银行的工作人员与审判人员商量调解方案。
“东扩钢铁就欠我们1000多万元没还。他们的钢材现在还在仓库里,清单上的货都在,只要卖了钢材就能还钱。而且我们是一封(即首先查封)。”平安银行的员工在法庭里交换信息时显得胜券在握。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情况全乱了,一批钢材有好几批人来主张权利,银行、仓库甚至包括上市公司,而且大家几乎都已经通过法院对钢材进行了查封,同一批货很可能被不同的法院二封(即第二次查封)、三封……谁也说不清这批钢材到底是谁的。能不能把钢材从仓库里提出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实际上,8月以来,上海各级法院受理的银行诉钢贸企业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以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涉诉较多。但不少案件因钢贸商(多为被告)拒绝签收应诉通知书而无法开庭。一些钢贸商私下里表示,他们一直积极与银行协商,目前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希望能宽限还款时限。
深陷钢贸诉讼漩涡的不止银行,还有钢厂及专门从事存储、物流的公司等,连大型钢厂马钢股份也因8亿元贷款无法收回而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杭州某钢贸从业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钢贸企业也和涉案的某钢贸商有钢材质押纠纷,这次专程从杭州赶到上海,一天里要旁听三场关于钢贸贷款的庭审。通过旁听庭审摸摸底,他想看看涉案钢贸企业手里是不是真有钢材,有多少,存在哪个仓库,该怎么保全。“下午我要去上海杨浦法院旁听另外一场庭审。这些诉诸法院的纠纷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整个行业问题、可能涉及的金额恐怕比这些已经公开的大得多。”该人士称。
钢贸商聚集地门可罗雀
“这就好像钢贸界发生了对钢材的‘挤兑’,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运转秩序。”杭州某钢贸商认为。
现在上海乃至长三角的钢铁贸易几乎陷入了停滞。大批库存钢材由于所属关系不清而被法院查封无法流通。钢贸商不敢购入钢材——担心所购钢材是已经被法院查封的“赃物”。即便购入了钢材,对方开具的发票也可能暗藏风险——如果卖家涉案,则发票不能抵扣增值税。这就意味着买家要补缴17%的增值税,损失惨重。
上海杨浦区、宝山区等地是钢贸商聚集的地区。杨浦区的大柏树一带,现在门可罗雀,办公楼前的停车位也有六成以上是空的,再也没有了昔日熙熙攘攘的情景。
“去年出事情的钢贸企业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小的。今年不一样了,业务规模上亿的大家伙出问题了。”上海某钢贸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钢贸商倒闭,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已经影响到了银行的正常业务开展。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承认,由于钢贸出问题,银行今年的业务报表“很难看”,而银行各级支行、分行领导目前的压力非常大。
钢贸界流传的说法是,截至今年9月,上海市钢贸贷款余额约2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在300亿元以上,该数据没有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确认。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沪上贷款余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苏州叫停余额抵押
无锡、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区域,钢贸行业引发的不良贷款问题同样不容轻视。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出台应对政策。
苏州市政府近日下达了《苏州市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中余额抵押登记实施意见》。规定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余额抵押的,抵押物评估或作价金额应与首次抵押时的评估或作价金额一致,余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额度最多不超过该抵押物价值扣除已担保的债权额度总和后的余额。
“这基本上是叫停了余额抵押。监管部门私下跟我们的解释是因为最近钢贸坏账太多,不得不暂停了余额抵押业务。”某投资公司负责人说。所谓的余额抵押贷款,打个比方,一处房产的价格是100万元,购买该房产时业主已经申请了抵押贷款。五年后,该房产的价格上升到了300万元,业主还可以申请最多不超过200万元的余额抵押贷款。行情好的时候,不少钢贸企业主都采用这个办法获得银行贷款。
对于往往是“多头债”的钢贸不良贷款如何处置,恐怕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上海某银行界人士透露,该行已经接到相关部门通知,要求银行在不增加钢贸贷款的同时,要继续对存量钢贸贷款。
“就是说如果某钢贸商已经从我们行借了1000万元,只要她还能还得出利息,到期后我们还要继续借1000万元给他。可是今年8月、9月时我们银行已经有数千万利息收不上,上十亿元本金难以收回。你说该怎么办?”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