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如何承受“全球钢铁车间”之重?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大炼钢铁,使得中国成了全球的钢铁生产车间。不过,这个全球车间的行业利润和热闹却极不对等。 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业巨头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
大炼钢铁,使得中国成了全球的“钢铁生产车间”。不过,这个全球“车间”的行业利润和热闹却极不对等。
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业巨头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中国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业巨尖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中国钢铁业显得过于臃肿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粗钢产能在7.9亿吨左右,2012年预计仍有3000万至5000万吨的惯性增长。据此测算,2012年,中国粗钢产能将在8.4亿吨左右,甚至接近9亿吨。业界人士称,这还是统计出来的,如果算上没有被统计和通报的,其钢铁产能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那么,目前中国的钢材库存到底有多大?其答案是,可以建“371个鸟巢,111座央视大楼”。来自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底,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561.5万吨。算上目前2亿富余的钢铁产能,还可以将国家目前的高速铁路线重新建40次。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高水平重复建设的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虽然从表面上看,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但是各地“产能过剩”声音却较少,而要求“开足马力、一举扭亏”的动作却很多。由于一些地方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避开了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导致地方钢铁项目的大肆上马。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但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仍批准了两个钢铁投资项目:一是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696.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其中热轧商品板卷448万吨,冷轧商品板卷490万吨;二是武钢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9.9亿元。
据悉,这两个项目能顺利获得发改委批准,与宝钢、武钢以及当地政府“跑”部前进有很大关系。
在利润驱使下,一些钢铁企业和地方政府却迷失了方向,走上了老路。企业投资的无法自抑,地方政府的一扬再扬,国家政策的先扬后抑,使得这个钢铁产业仿佛再现中国式传统产业的经典老路:先是利益的驱使一哄而上,然后是无序混乱的行业格局,最后各个钢铁企业品尝恶性竞争的市场恶果。
关键是,钢铁业承接了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所转移的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中国以高昂的环境代价和能源代价,大量出口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支持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满足了西方国家的高质量生活,反而没有落得好,常常换来了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对中国能耗和排放的指责,甚至对中国出口钢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
况且,当西方国家只生产少量的钢铁,而主要从中国进口钢铁时,他们总是“挑肥拣瘦”,对中国钢铁企业挥舞“双反”大捧。当他们在为自己谋求财富时,而中国的钢铁产业却在透支现在以及今后几代人的资源。
我们在为钢铁业戴上“钢铁产量冠军”帽子而欢呼时,似乎没有人感到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愚弄。换句话说,中国钢铁业的高管们在向上级请赏的同时,也用一种虚假的繁荣再一次欺骗了中国人自己。因为中国企业生产的钢铁大多数都是粗钢或档次较低的产品,而西方国家通过加工后卖给中国企业时,其价格是当初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事实上,中国钢铁业“大跃进”是“虚假繁荣”的一种表象。随着国际钢铁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减少,许多国家对中国钢铁出口的打压,原来流向国际市场的钢铁要转为投放国内市场,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加严峻,可以说,虚假繁荣将把中国钢铁业带入了更加难以自拔的泥潭。
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业巨头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中国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业巨尖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中国钢铁业显得过于臃肿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粗钢产能在7.9亿吨左右,2012年预计仍有3000万至5000万吨的惯性增长。据此测算,2012年,中国粗钢产能将在8.4亿吨左右,甚至接近9亿吨。业界人士称,这还是统计出来的,如果算上没有被统计和通报的,其钢铁产能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那么,目前中国的钢材库存到底有多大?其答案是,可以建“371个鸟巢,111座央视大楼”。来自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底,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561.5万吨。算上目前2亿富余的钢铁产能,还可以将国家目前的高速铁路线重新建40次。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高水平重复建设的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虽然从表面上看,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但是各地“产能过剩”声音却较少,而要求“开足马力、一举扭亏”的动作却很多。由于一些地方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避开了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导致地方钢铁项目的大肆上马。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但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仍批准了两个钢铁投资项目:一是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696.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其中热轧商品板卷448万吨,冷轧商品板卷490万吨;二是武钢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9.9亿元。
据悉,这两个项目能顺利获得发改委批准,与宝钢、武钢以及当地政府“跑”部前进有很大关系。
在利润驱使下,一些钢铁企业和地方政府却迷失了方向,走上了老路。企业投资的无法自抑,地方政府的一扬再扬,国家政策的先扬后抑,使得这个钢铁产业仿佛再现中国式传统产业的经典老路:先是利益的驱使一哄而上,然后是无序混乱的行业格局,最后各个钢铁企业品尝恶性竞争的市场恶果。
关键是,钢铁业承接了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所转移的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中国以高昂的环境代价和能源代价,大量出口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支持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满足了西方国家的高质量生活,反而没有落得好,常常换来了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对中国能耗和排放的指责,甚至对中国出口钢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
况且,当西方国家只生产少量的钢铁,而主要从中国进口钢铁时,他们总是“挑肥拣瘦”,对中国钢铁企业挥舞“双反”大捧。当他们在为自己谋求财富时,而中国的钢铁产业却在透支现在以及今后几代人的资源。
我们在为钢铁业戴上“钢铁产量冠军”帽子而欢呼时,似乎没有人感到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愚弄。换句话说,中国钢铁业的高管们在向上级请赏的同时,也用一种虚假的繁荣再一次欺骗了中国人自己。因为中国企业生产的钢铁大多数都是粗钢或档次较低的产品,而西方国家通过加工后卖给中国企业时,其价格是当初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事实上,中国钢铁业“大跃进”是“虚假繁荣”的一种表象。随着国际钢铁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减少,许多国家对中国钢铁出口的打压,原来流向国际市场的钢铁要转为投放国内市场,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加严峻,可以说,虚假繁荣将把中国钢铁业带入了更加难以自拔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