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9月11日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继上海、北京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广东也不甘落后,于9月11日启动试点。 按照安排,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通过交易平台进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首批九大行业…
按照安排,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通过交易平台进行,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首批九大行业827家企业纳入“控排企业”范围。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指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备足够数量的参与者,并且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减排成本要有所差异。广东的一个特点是行业较为齐全,企业数量众多,不同行业、企业的减排成本差别很大,碳交易具备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广州交易所集团董事长李正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相比京津沪,广东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最大的优势是有很大的现实需要。广东有21个地级以上市,又是工业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碳排放价格在地区间的差异容易形成,这种多样性促使碳排放交易市场形成、发展。”
根据广东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三期安排,第一期(2012年~2015年)为试点试验期,第二期(2016年~2020年)为试验完善期,第三期(2020年后)为成熟运行期,第一期着重在部分重点行业开展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试点。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对企业等市场主体碳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方案》初步划定试点行业和企业的范围,确定了分配原则以及基本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制度。
与此前8月上海公布的实施意见一样,《方案》中选择了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及以上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因为2万吨的标准也更接近国际经验。
在行业和企业方面,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九大行业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都将被纳入。一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在试点期间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这也为下一阶段扩大试点范围做好准备。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可纳入“控排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827家,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11067.8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42%,可纳入“报告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1851家。
给企业发放的碳配额量如何制定也是碳排放权交易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李正希说,从欧盟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免费配额发放得过多、过滥,就很容易形成供过于求、有价无市的局面。因此只有适度从紧,才能实现节约的目的。
按照《方案》,广东实行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制度,碳排放权配额初期采取免费为主、有偿为辅的方式发放。在配额发放方面,广东省发改委将根据控排企业2010~2012年二氧化碳历史排放情况,结合所属行业特点,一次性向控排企业发放2013~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权配额。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参考企业报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况,适时对企业本年度碳排放权配额进行合理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计划,2015年,广东将力争开启跨省际的、与中西部地区交易的碳排放交易。“只要有需求,市场是不受区域限制的。”李正希说。
延伸阅读
- 上一篇:煤炭大省“过冬”镜像 下一篇:钢市反弹能延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