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应走出逢煤“必化”怪圈
来源: 人民政协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煤炭库存增加:或成煤化工新机遇5月9日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已连续下跌11周,累计下降146元/吨,降幅为18.6%,641元/吨的均价继续刷新着环渤海动力煤…
煤炭库存增加:或成煤化工新机遇
5月9日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已连续下跌11周,累计下降146元/吨,降幅为18.6%,641元/吨的均价继续刷新着“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
煤炭行业在持续低迷,库存不断增加。然而,与煤炭的高库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煤化工行业扩张大幕的拉起——仿佛高库存给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消息显示,中海油华鹤公司投资30多亿元的3052化肥项目施工合同签字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该项目以煤为原料,采用GE公司的水煤浆气化工艺和低压合成工艺碳酐气提硝酸铵工艺,年产能为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大颗粒尿素。
7月19日,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正在为投资近2500亿元的新粤浙和新鲁煤制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将投资3700亿元的配套煤制气项目积极准备。
而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透露,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已通过发改委主任办公会,拟于近期发布实施。
李冶透露,截至目前,各地正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要求“十二五”期间核准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一共104个,按照各地上报的技术方案,如果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要超过2万亿元。
“2001年以来,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纷纷进军煤化工产业,煤化工成为发展煤基产业链的优先选择产业,从而促进了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牛克洪对本报记者说。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经济形势放缓,上升压力加大,加上煤炭供求形势低迷,库存加大,政府对固定资产项目的审批比如煤化工项目明显有所放松。
要避免逢煤“必化”
但是,面对煤化工行业拉起的扩张大幕,牛克洪并不觉得兴奋,反而有几分的担忧。
“多年来,不少煤炭企业争先恐后把煤炭转化的重点棋子压在了煤化工产业上,致使焦炭、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项目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品雷同,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发展,产能严重过剩。”牛克洪说。
牛克洪介绍,受利益驱动,有些重点煤炭省区也支持上煤化工项目,甚至硬性规定煤炭开发必须有50%转化率等,大有逢煤“必化”、“快化”、“大化”的势头。
但是,发展到现在,现实情况并不乐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中的煤化工产业出现了严重亏损,年亏损额少则几千万、几个亿,多则十几个亿,并近期还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牛克洪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经天亮对于蓬勃兴起的煤化工产业也并不看好。
“要限制新型煤化工的发展。新型煤化工很耗水,一吨煤需要8-10吨水。同时,整个煤化工的转化率并不高,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经天亮对本报记者说。
经天亮告诉记者,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新型煤化工对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有较高要求,又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还面临技术、市场、效益等方面的风险。”经天亮说。
记者了解到,煤化工行业“产业过剩”早在2009年就已经被定性。2009年,政府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名单,提出“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但这种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是“低剩”、“高缺”。
牛克洪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尿素、甲醇等煤化工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出现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整体开工率只有40%至60%。而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精细煤化工高端产品缺少甚至缺乏,不少产品还严重依赖进口。
“搞煤化工一定要慎重,绝不能遍地开花、无序发展。”经天亮强调。在经天亮看来,地方有发展煤化工的动力,是因为煤化工投资大(上百亿的投资),附加值高,比单纯将煤炭外运卖给电力企业要好得多。
有效引导规范发展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规范和促进煤化工的有序发展已经有所动作。2011年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等。
在牛克洪看来,国内相关新型煤化工项目还处于开发研究、实验验证、产业化示范阶段,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政策不定、市场难测等方面的问题和风险。
因此,牛克洪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可对煤化工产业发展进行进一步规范,加强政策指导,避免产业链过于雷同和产品同质化。
“引导和推动大型煤化工企业兼并小型煤化工企业、强势煤化工企业兼并弱势煤化工企业、新型煤化工兼并传统煤化工、地域环境好的煤化工企业兼并地域环境差的煤化工企业,实现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发展、有序发展和有效发展。”牛克洪说。
经天亮建议,目前新型煤化工可以作为国家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商业开发。要及时发布指导政策,有效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的现象。
经天亮还建议,以煤炭为基础,发展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链和矿区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多联产经济,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有效提高劣质煤、煤层气、矿井水、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系伴生矿物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