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解困仅靠重组还不够
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钢铁业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现如今这恐怕是钢铁圈内人士思考得最多的话题。在原材料价格高企、钢材价格低迷这样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改善钢企盈利能力,恐怕已经不仅仅是依靠兼并重组就能解决的事…
钢铁业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现如今这恐怕是钢铁圈内人士思考得最多的话题。在原材料价格高企、钢材价格低迷这样“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改善钢企盈利能力,恐怕已经不仅仅是依靠兼并重组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当前我国正在加紧行业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够较快的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推进重组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钢铁企业纷纷将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近几年既有像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这样通过整合本地区钢铁资源形成的地区性大企业集团,又有像宝钢、武钢、鞍钢、首钢、沙钢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通过收购、换股等手段形成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
然而,在重组初见成效之际,困扰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发生亏损,粗钢产量仍然保持着增长势头并屡创新高,“越亏越产”的现象揭示出行业不少问题。我国粗钢产能已经超过9亿吨,尽管粗钢产量和产能增速放缓,但是在如此巨大的钢铁产能基数下,一旦市场略有好转,钢铁产量释放速度就将快速攀升。与9亿吨的产能相比,去年国内钢材消费加上出口尚不足7亿吨,产能与消费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对此,业内人士直言,中国钢铁业的市场在未来5年内仍有增长空间,但产能已没有增长空间。
在产能过剩早已成行业共识的背景下,为什么产能仍会不断增长,值得业内深思,并应找出根本解决之路。
就短期而言,面对既成事实的产能规模,钢铁行业扭亏为盈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非易事。为了渡过当前难关,加快转型升级,开拓钢材应用新市场,如积极开发钢结构,扩大钢材消费领域等,不失为解决方法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平均每年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约占2%-3%,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凝土结构,还有少量木结构、砖石结构及土坯房屋。此外,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庞大,根据规划,到2020年左右,我国公路桥梁将达到80万座。然而,我国公路桥梁也以钢筋混凝土桥为主,约占桥梁总数的85%,而钢桥占比则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钢结构桥梁占比达到33%,日本钢结构桥梁占比则达到了41%。显然,我国钢结构建筑比例偏低,钢结构建筑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此外,在原材料、电力、运输以及人工成本不断升高后,“降成本”也成为企业“保盈利”的最直接手段。针对钢铁市场微利化的趋势,钢企应针对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优劣势,采取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能源优化、管理流程优化、资产盘活等降本增效措施。同时积极开发新资源,推进廉价替代资源的采购。
此外,钢铁工业还需要不断加强资源保障,尤其是逐步建立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减少对于国外矿商的过度依赖,并推进矿产资源勘探,提高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水平,保证国内矿山的有序开发。.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亚洲成为南非最大煤炭输出地 下一篇:南非将对中国产螺制品实施反倾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