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以旧换新”难免产能过剩之忧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终于获批。虽然两位未来的钢铁巨人才刚刚拿到准生证,但其巨大的体量已引发市场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新一轮恐惧。 按国…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终于获批。虽然两位未来的钢铁巨人才刚刚拿到准生证,但其巨大的体量已引发市场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新一轮恐惧。
按国家发改委说法,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均以压缩粗钢产能为前提,其中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淘汰的产能似乎已经给两项目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但这种将压缩产能与新建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方法,无论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还是从调整市场供给的角度,其合理性和实际效果恐怕都值得商榷。
根据工信部网站于2010年4月披露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这便是国家发改委指出的广东、广西两项目以压缩钢铁产能为前提的由来。
实际上,无论是等量置换还是减量置换,与某些消费品行业“以旧换新”的优惠措施何其相似。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不是满产运行,许多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时选择了一些早已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进行淘汰,虽然它们实际产量并不大,但其产能数据却被编入了淘汰的数据之中,以换取更大的新建产能。
不仅是两广的钢铁基地项目,近期有意愿上马新钢铁项目的地区也纷纷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例如福建、内蒙古、山东、山西和辽宁等地,虽然淘汰落后产能数量较大,但细查当地媒体,这些省区或多或少都有上马钢铁新项目或带有扩产目的的技改项目。
在现实操作中,地方政府本末倒置地把淘汰落后产能当成新上钢铁项目的附加条件,虽然有“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存在,但实际数据表明,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全国钢铁产量增长的抑制作用极为有限。根据相关统计,从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间,全国粗钢产量每年都在增长;而最近10年,除了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余年份粗钢产量同比都增加数千万吨。
实际产量数据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间的落差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事实上,产能与产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味使用产能概念反而可能使淘汰的实际产量要远远小于未来实际增加的新产量,这将不仅给行业供需带来冲击,也很可能增加行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而如果使用被淘汰企业近几年的实际产量和销量综合考虑,或许可以折算出一个更合理的可兑换为新钢铁项目的规模。
当然,最为合理的方式恐怕还是要将产能、价格这些要素交给市场去调节。但在钢铁这样一个国有色彩浓厚的行业中,国家政策很大程度主导了行业的发展,面对目前产量越调控越高的局面,行政手段的实施需要更为科学和完善。
按国家发改委说法,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均以压缩粗钢产能为前提,其中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淘汰的产能似乎已经给两项目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但这种将压缩产能与新建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方法,无论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还是从调整市场供给的角度,其合理性和实际效果恐怕都值得商榷。
根据工信部网站于2010年4月披露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这便是国家发改委指出的广东、广西两项目以压缩钢铁产能为前提的由来。
实际上,无论是等量置换还是减量置换,与某些消费品行业“以旧换新”的优惠措施何其相似。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不是满产运行,许多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时选择了一些早已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进行淘汰,虽然它们实际产量并不大,但其产能数据却被编入了淘汰的数据之中,以换取更大的新建产能。
不仅是两广的钢铁基地项目,近期有意愿上马新钢铁项目的地区也纷纷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例如福建、内蒙古、山东、山西和辽宁等地,虽然淘汰落后产能数量较大,但细查当地媒体,这些省区或多或少都有上马钢铁新项目或带有扩产目的的技改项目。
在现实操作中,地方政府本末倒置地把淘汰落后产能当成新上钢铁项目的附加条件,虽然有“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存在,但实际数据表明,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全国钢铁产量增长的抑制作用极为有限。根据相关统计,从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间,全国粗钢产量每年都在增长;而最近10年,除了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其余年份粗钢产量同比都增加数千万吨。
实际产量数据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间的落差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事实上,产能与产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味使用产能概念反而可能使淘汰的实际产量要远远小于未来实际增加的新产量,这将不仅给行业供需带来冲击,也很可能增加行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而如果使用被淘汰企业近几年的实际产量和销量综合考虑,或许可以折算出一个更合理的可兑换为新钢铁项目的规模。
当然,最为合理的方式恐怕还是要将产能、价格这些要素交给市场去调节。但在钢铁这样一个国有色彩浓厚的行业中,国家政策很大程度主导了行业的发展,面对目前产量越调控越高的局面,行政手段的实施需要更为科学和完善。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未来十年亚洲铝市场供应风险及其管理 下一篇:河北钢铁:“小短信”控制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