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现货平台回应成交少等3大热点问题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自5月8日正式启动以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运行已满半月。作为中国建立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在运行初期遭遇成交较少等一系列质疑。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记者就此进行了…
自5月8日正式启动以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运行已满半月。作为中国建立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在运行初期遭遇成交较少等一系列质疑。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首当其冲的是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成交情况。按照业界的设想,交易平台每年应达到1亿吨的交易量(即进口量的20%)才能在定价上发出有份量的声音。然而,在正式运行的半个月中,交易平台总成交7笔,成交数量85.6万吨,成交金额合计1.17亿美元。并且,第二周的成交量较首周下滑60%,情况不令人乐观。
对于铁矿石成交较少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和当前的钢价低迷有关。4月中旬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内钢价进入下行通道。据监测显示,目前国内钢价已跌至4000元/吨的关口,与年初的水平相当。由于下游需求不振,钢厂对原料的采购积极性不高,多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这种低迷自然传导到了上游的铁矿石市场。
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运营方、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总裁董朝宾表示,铁矿石交易属于大宗商品交易,不能只关注成交笔数,还应看单笔成交量。目前平台7笔成交中,有4笔的成交量超16万吨,每笔成交额超2000万美元。
董朝宾认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作为全新的交易模式,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期,不能以短短半月的成交量作为评判依据。平台开通后会员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57家,这也充分反映了平台的吸引力。
其次是交易违约和真实性问题。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铁矿石交易的违约现象开始出现。并且,通过平台交易是一种线上行为,线下实际交割情况如何,很难严密监控。分析师说,不排除有交易在线上是一种价格,线下又是一种价格,从而造成线上成交数据失真的现象。
董朝宾指出,关于违约问题,传统贸易中也有发生,这和线上、线下关系不大。并且平台对会员有一套细致的管理办法,会员交易信用记录对于其能否参与或继续留在平台内至关重要,这一点参与各方非常清楚。
最后是平台的交易费用会否增加企业成本。目前,平台对成交的每吨铁矿石收取0.125元人民币或0.02美元的交易服务费。虽然数额不大,但在钢铁业普遍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仍是一笔负担。
董朝宾强调,平台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目前没有收到会员反映因交易成本支出而影响交易的问题。并且,平台对会员实行了一定的优惠期,目前的交易没有产生交易费用。
“其实,最大的挑战不是交易费用,而是交易双方愿不愿意把交易挪到平台上。毕竟,这是一个透明化的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