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不能任由钢贸商自生自灭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导语:钢材贸易领域再次曝出诈骗案,涉案公司被骗近3亿元。5月16日经济之声聚焦:钢材贸易商频频陷入资金链困境,是否预示着钢铁业危机与日俱增?极端事件引发蝴蝶效应,钢贸企业会不会退出…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钢贸企业发生了"跑路"、"女老板自杀"等一连串的恶性事件之后,诈骗又重新袭来。《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的一篇报道说,上海最近发生了一起大型钢材诈骗案,截至目前涉案金额将近3亿元。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这个话题作出评论。
钢贸企业频发极端事件 行业前景堪忧
钢贸企业现状的日子不好过,频频爆出老板自杀、跑路、诈骗这样的事,有业内人士形容钢厂跟钢贸商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现在正是钢厂吐血的时候,钢贸商只能挖自己的肉了。叶檀认为,最近钢贸企业集中爆发的极端事件说明整个行业的处境风险已经很大了。
叶檀:它反映了整个钢铁行业现在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况。现在钢厂处于一个盈亏平衡点,很多钢厂处于亏损的境地,钢贸商处于下游,所以更加弱势,现在钢贸企业确实是开始挖自己的肉,如果这一状况继续持续下去,整个钢铁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堪忧的。
不论是早些时候的无锡老板跑路,还是南京女老板自杀,还是最近发生的诈骗案,都暴露了钢贸商融资成本太高的问题。有的钢贸企业老板甚至说:现在对钢贸商来说,不贷,是死路,贷了,就是条不归路。
叶檀:现在钢贸商融资是非常困难的。其实从去年开始,银监会对钢贸融资就提出了警示,今年钢贸的融资就更加困难了,尤其是现在融资的骗局频频发生,所以银行业对于钢贸行业都是噤若寒蝉。
以前钢贸行业贷款是比较容易的,也有一些固定的担保模式,比如钢贸商之间形成联保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融资模式都是非常畅通的。那为什么从畅通变成不畅通呢?最主要是钢铁行业下降以后很多钢贸企业变成了融资的来源,比如以钢材、库存或者仓单去融资,融资之后就发觉风险不可控了,把钢铁作为了一个融资的来源,融到资之后这笔资金就不知去向,甚至进入了高利贷行业,总之风险很大。所以现在银行和钢贸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的关系。
我想任由钢贸商自生自灭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受到歧视,其实钢贸商现在出现的问题是所有的行业出现的问题,如果银行不给钢贸商贷款就意味着不给钢铁行业贷款,也就意味着不给基建贷款,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就没完没了了。
从现在来看,银行业有必要改变以前的风险筛选机制,从钢贸商领域找出有诚信的,经营相对来说比较稳健的一些企业进行贷款和扶植,刚好趁此机会把好的钢贸商和信用风险比较差的钢贸商给区分开来,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今天5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3.67%,持续疲软的行情导致很多的钢贸商对于行业的信心降到了谷底,再加上很多的钢厂为了节省成本都开始想尽办法开展直销渠道,钢贸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也越来越难了。有观点认为,钢贸企业最终有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叶檀对此并不赞同。
叶檀:我想钢贸企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只是说钢贸企业由谁来主导,现在主要是由以前从事钢贸的纯贸易商来主导,以后有可能是多种资金,主要是由钢铁企业来主导,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现在因为钢铁是处于一个绝对的产能过剩状态,所以从不光是去年、今年一季度包括今年全年恐怕它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降低成本就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钢铁行业向上下游来渗透,然后它直接进入贸易领域,我想是可以看得到的前景。
他方观点:银行对钢贸企业警惕性提高
有业内人士把钢厂与钢贸商的关系概括为:钢厂吃肉,钢贸商啃骨头;钢厂啃骨头,钢贸商喝汤;钢厂喝汤,钢贸商喝西北风;钢厂喝西北风,钢贸商吐血;现在是钢厂吐血的时候,钢贸商只能挖自己的肉了。
钢铁行业分析师朱喜安表示,当前市场走势如此疲软,银行对钢贸企业的警惕性可能更高,不会轻易放贷,也不排除银行进一步收紧对钢贸类贷款的可能性。
华夏时报的评论说,江苏等地多次发生的钢贸商跑路、自杀等极端案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钢贸商内心悲观的情绪。现在许多钢厂为了节省成本,也都开始想尽办法开拓直销渠道,比如宝钢开展的手机销售平台,意在砍掉原先由中间商赚取的代理费,这从很大程度上更加伤害了钢贸商们的心。
江苏省的一位钢贸商透露,对于想继续坚持在这个行业里的人来说,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偿还银行贷款,但是现在市场成交这么差,也根本没有任何收益可言。如果银行继续收紧贷款,钢厂也继续挤压这个行业的市场份额的话,许多同行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行业里跑路的现象也正在不断增多。
网友"太远2010"呼吁,不要把一个企业的现象夸大其词、以偏概全,说成是整个钢贸行业的金融漏洞,这无疑使本就处于困境中的钢贸商雪上加霜。一旦由此引发银行停贷,将对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里透露了这起诈骗案的相关细节。这起诈骗案在业内影响很大,涉案金额也非常大,但诈骗者的手段却是行业的惯用骗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伙人用上海建工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资质证明和加盖该公司财务章的汇票,冒充该公司建设项目经理,向上海的钢贸商购买大量钢材,并要求卖方将钢材运至买方指定仓库。诈骗者一开始以较短的结算周期赢取了部分钢贸企业的信任,并借此扩大交易范围。后来,慢慢延长结算周期,直到骗局被识破。
最早识破骗局的是苏州天创公司,大约在一个月前,苏州天创向银行借入汇票发现被骗,但此时仓库内的钢材已经被清空。目前,尽管上海钢贸业内部想极力遮掩这起"家丑",但由于钢贸商骗贷的事件频频被曝光,银行对钢贸商的贷款政策也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部分银行甚至停止对钢贸商放贷,钢贸企业的资金链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在钢铁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钢贸企业的处境和资金风险更加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