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集体潜行:中国页岩气投资预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还仅仅是预热,纵横于国际能源领域的各路石油巨头已然迫不及待。3月22日,与中石油就四川页岩气富顺-永川区块签署产品分成合同不到两天后,荷兰老牌石油…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还仅仅是预热,纵横于国际能源领域的各路石油巨头已然迫不及待。
3月22日,与中石油就四川页岩气“富顺-永川”区块签署产品分成合同不到两天后,荷兰老牌石油大鳄壳牌又宣布计划将该区块的作业费在短期内下降40%-60%。对于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在页岩气开采技术及成本上尚难逾越时,壳牌的这一消息则无疑是个讯号。
(中国)非常规油气研发主管余杰表示,壳牌在美国的实践已经证明,3-4年内,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的作业费用下降上述幅度已能实现。
目前,在“富顺-永川”区块,一口页岩气勘探水平井的成本大约为1200万美元,根据壳牌的计划,也就意味着未来的作业成本将降至400万美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页岩气的固井、完井技术比常规油气井的要求更高,其钻探成本也相对昂贵。业内人士表示,在美国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的作业费用也会达到1000万美元,即使实现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费用也只能降低20%左右。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一位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页岩气开发属于高风险、高投入业务,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大多数掌握在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石油巨头手中,由于这些跨国公司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严格保密,其对开采成本的控制空间也难以定论。
“成本控制一直是页岩气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壳牌说能大幅降低费用也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尤其是在国际石油公司纷纷与中国石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时。”中石化人士说。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也表示担忧:“这么大幅度降低作业成本,也不排除有降低技术标准的可能,但由于投资方对技术保密,无法探究。”
国际公司接踵而至
在国际上与中国石油公司有合作的其他外国石油公司基本都想介入中国页岩气开发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页岩气开采箭已上弦之际,实力雄厚的国际石油巨头已经相继加快了抢夺中国资源区块的步伐,而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石油公司将获得更多“抢食者”的青睐。
3月21日,壳牌与中石油就中国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签署了产品分成合同,这也是国内首个页岩气产品分成协议。事实上,继壳牌、BP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签署页岩气开发的合作协议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也相继将目标瞄向了中国。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上,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首席执行官马哲睿表示,道达尔已经与一些中国公司签订了页岩气项目的“预协议”,待政府公布具体的开发目标后再决定具体合同。
今年2月,活跃于国际市场的另一石油公司雪佛龙也对外宣布,其已与中国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将在中国黔南盆地进行页岩气勘探。虽然雪佛龙并未透露合作方的具体细节,但经证实,与雪佛龙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伙伴实为中石化旗下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有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跨国公司已有四家,但除此以外,更多的外国石油公司也试图抢夺中国即将来临的页岩气饕餮盛宴。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除了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老牌巨头外,一批实力相对较小的外国独立石油公司也意欲通过与中国石油公司合作,曲线介入中国页岩气开发。
“美国有一家叫Breitling的石油公司就一直在找机会,谈判过程也十分漫长,这家公司虽然拥有一定的技术,但规模并不算大。”上述人士说。
本报记者还了解到,包括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意大利最大的能源公司埃尼集团等公司也与中国石油企业展开了长期谈判,但截至目前,其能否淘金中国页岩气仍未能定断。
“在国际上与中国石油公司有合作的其他外国石油公司基本都想介入中国页岩气项目,或参与作业,或获得部分股权,但在选择合作伙伴上,中国石油公司也会讲究策略。”知情者说。
民企抢食
相比第一轮招标,民营企业也有望在此次公开招标中有所斩获
未来10年内,中国无疑将掀起一股掘金页岩气的淘金热,而这股新能源开发热浪中,蛰伏日久的民营油企则或将成为一支独特力量。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部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对新一轮的页岩气招标进行筹备,招标有望在四月举行,此次招标的准入门槛也将有所下调。更为重要的是,相比第一轮招标,民营企业也有望在此次公开招标中有所斩获。
“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达到准入标准的企业都可以参与招标。”国土资源部人士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进入页岩气领域,国内包括新疆广汇、MI能源、宏华集团等民营企业早已厉兵秣马。
新疆广汇董秘王玉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应对第二轮招标,公司已经储备了相关人才,并将页岩气纳入了企业整体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宏华集团也组织了页岩气专业技术团队,并在公司的原有架构内新增加了租赁、油气工程服务等业务部门,其部门功能的指向也均为围绕着陆地页岩气和海洋钻机的新兴业务。
除此以外,在觊觎国内页岩气资源的民营企业中,香港上市公司MI能源也无疑押上了一笔大筹码。
此前,MI能源曾发布公告,称已收购美国一个油气租约区块25%的权益,该区块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韦德郡DJ盆地的Niobrara层,总面积为7.450英亩。
资料显示,Niobrara属于页岩油气层,目前的开采作业采用的是专为在Bakken和EagalFord地层研发的水平井钻进和多层水力压裂完井技术。MI能源在公告中直言,“本次收购将使本公司接触到用于开发页岩油气的技术”,“并获得勘探开发页岩气油气的关键技术,而中国市场也需要此技术。”
“美国本土有很多小油气企业,虽然规模普遍较小,但都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对于国内的民企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经验。”中石油前资源局长查全衡对本报记者说。
能源替代革命
页岩气短时间内仍处于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的创业初期
在油价高企和进口依赖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页岩气以其清洁低碳的天然优势,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理想对象。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了《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装备实现自主化生产,形成一系列国家级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为“十三五”页岩气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述规划还提出,我国要在“十二五”期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2015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力争到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
据了解,美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在页岩气技术上全球领先。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改变了美国能源格局,增强了其在中东地区的能源外交和军事主导权,并对全球能源供应及地缘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而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技术基础和商业化条件较好,一旦政策到位,我国页岩气极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但中投证券相关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仍处于储量确认、技术突破、前期探路的阶段,无法一蹴而就,短时间内此项业务仍处于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的创业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