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气源竞争格局初成 管网改革待提速

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去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开始在广东、广西试点。新机制核心是将现行成本加成定价方式改为市场净回值方式,以可替代能源价格计算出计价基准点,再加上管道运输费用得出省一…

去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开始在广东、广西试点。新机制核心是将现行成本加成定价方式改为市场净回值方式,以可替代能源价格计算出计价基准点,再加上管道运输费用得出省一级门站价格。

以广东为例,新机制实施以后,无论是中石油西二线的进口气、中石化四川的内陆气,还是中海油的海气,进入到广东门站的价格都将统一为2.74元/立方米。

在新机制激励下,三大公司为保持利润,不得不努力寻找更便宜的气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这种由正推变倒推的定价机制改革,最终在天然气上游资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使下游消费者获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广东省调研时了解到,业内对新机制在上游市场引入的竞争持积极态度。但由于中游的管网垄断,上游天然气资源可能无法完全按市场规律在下游充分流动,这不但有碍上游竞争的形成,更在传递过程中不利于下游分享上游竞争带来的低价天然气。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进一步打破天然气管网垄断是气价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在中游没有真正独立的管网公司,天然气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燃气电厂的苦恼

“中海油这条管网在门前已铺了6年,但现在我们还要用槽车进口天然气发电。”能就近使用中海油管网天然气是深南电中山电力公司副总理赵顺成(化名)的一个心愿。

在中山,中海油将大部分管网天然气提供给另一家电厂——嘉明电厂。原因很简单,该电厂由中海油气电集团持股52.7%控股经营。

目前,中海油在广东已建成广东大鹏LNG接收站,珠海LNG接收站也在建设之中。此外,中海油深圳LNG项目将于“十二五”早期建成。中海油还控股珠海到中山跨市天然气管网,该管网总长110.68公里,年输气能力15亿立方米。

早在2004年,中海油与中山公用分别出资75%与25%,垄断中山市天然气管网与销售。中海油气电集团网站显示,广东揭阳城市天然气管网也由中海油控股,中海油在惠州还有一家控股天然气电厂。

“气源和管网同时被一家公司垄断,在天然气分配上,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中石油西二线天然气想在省内畅通无阻,必然要面对中海油既有管网垄断的阻力。”有业内人士担心。

“对我们而言,价格是次要的,关键是能不能用上西二线的气。除中山外,市管网控股权属于中海油的还有几家,要解决类似问题,关键是优化管网股权结构,按照资源供给比例,进行管网股权多元化改革。”赵顺成担心,在资源紧张情况下,中海油连自产天然气都不愿对外供给,更别说以后通过它的管网用上中石油西二线天然气了。

但股权多元化真能解决问题吗?赵顺成所说的管网股权多元化改革,实际早已在广东省一级层面展开,但实际运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2008年3月21日,广东省按照中海油40%、中石化和省粤电集团各30%的持股比例,组建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管理和运营。其目标是,到2020年,新建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超过3000公里,形成覆盖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气源方面,省管网公司将接收中石油西二线、中石化川气入粤及中海油LNG等9个气源的天然气。

该管网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时的原则是“全省一张网,总买总卖”。提出这一目标的初衷在于避免三大石油公司重复建设管网,避免谁有资源谁说了算,保证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在广东省内公平分配。

然而,随着中石油加入,省内天然气公平分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连省管网公司内部两大股东中海油与中石化,都开始埋怨受到另一股东中石油的不公平待遇。

博弈料加剧

2007年底,300亿立方米的进口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同刚签字,中石油全长8704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就已动工。到2011年底,年输气量100亿立方米的广东支线,已开始向广州送气。

资源就是实力,有了更大话语权的中石油,在这时选择接受广东省政府邀请,加入省管网公司。

在2011年底颁布的《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运营模式方案》中,新的省管网公司股权比例变更为粤电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分别持股28%、26%、23%、23%,打破了中海油一股独大的局面。方案还为今后按实力排座次立下了规矩:按照股东的天然气资源量,每五年调整一次股权结构。

“中石油不可能卖气给中海油股权独大的省管网公司,让中海油赚下游的钱,它参股进入是必然的。”一位省管网内部人士表示。

中石油加入省管网公司之始,就对“总买总卖”原则提出异议,提出“代输”的分配方案。所谓代输,是指省管网公司按照气源供应方或用户要求,提供代输服务,省管网公司仅收取管输费。但据省管网内部人士反映,这个看似市场化的输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输往广东的天然气中,有很大一部分分配给了与中石油有关联的昆仑燃气等企业,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只能从西二线拿到很少的天然气,这显然有失公平。”该人士表示。

据该人士透露,现在情况是,很多已与省管网公司建成配套管网的企业无法用上西二线天然气,而不具备接气条件的公司,因为与中石油的关系却被预留了气源。

“正是因为代输,这些企业可以直接绕过省管网公司,与中石油商谈购买合同,中石油以看似市场化的手段,最终达到了垄断市场的目的。”该人士说,虽然中石油已加入省管网公司,但它还在省内加紧建构自己的管网体系。“西二线从韶关到深圳,西三线从汕头到东莞,这基本上与省管网三期工程重复。这样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个管网十字架基本上覆盖了广东最为发达的地区,将来中石油可以撇开省管网公司直接对接终端市场。”该人士说。

因为气源和管网掌握在中海油手里,中山电力受到中海油的“不公平”待遇,同样因为气源和管网掌握在中石油手里,中海油和中石化又受到了中石油的“不公平”待遇。

但这种旨在利用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动,在广东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随着中石化和中海油在广东省内气源的增加,未来这一竞争局面将更加激烈,也将使广东省内的管网改革变得更加复杂。

据中石化和中海油内部人士介绍,到2015年,中石化新疆和四川的天然气将会进入广东,随之而来的是中石化的天然气管网。中海油方面,利用早期的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中海油已在广东省内建设了385公里的管网。

2013年,中海油南海天然气将登陆广东市场。可以想象,其管网建设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周边省份的LNG气源,到“十二五”末期,广东将形成中石油西二线、中石化川气、中海油海气等多气源竞争的局面。

新垄断者出现?

业内人士感叹,广东天然气市场化程度最高,但这也意味着广东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与中石油抗衡中尽显弱势的省管网公司,在地方燃气公司眼中,却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垄断者:一个为破解垄断而出现的垄断者。

去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一纸通知,将西气东输二线广东天然气门站价格定为2.74元/立方米,这个价格让珠三角不少燃气电厂的老总们心中暗喜。

因为目前珠三角大多数燃气电厂的平均燃料价格在4.5-4.8元/立方米之间,2.74元的门站价格意味着,只要西二线广东门站到电厂之间的管输费不超过1元,这些电厂未来就可以用到更加便宜的天然气。

但与喜悦相比,老总们更多的是担心。

“2.74元是中石油与省管网公司的结算价,但省管网公司与城市燃气公司的结算价怎么定?这直接关系到下游厂家的利润。”广东省油气商会会长吴清标问道。

以广州南沙发展燃气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位于广州南沙区,来自中亚的进口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到南沙公司,首先要从霍尔果斯边境到从化市鳌头镇,形成广东省门站价,这个价格是2.74元/立方米。从广东省门站经过省天然气管网输送,将来还要形成一个广州市门站价格,在广州市经过广州燃气集团管网输送后,才能形成南沙区的门站价格。

“即便2.74元/立方米的西二线气价较现在的海上LNG便宜,但是省内与市内管输费如何核定,省管网公司内部收益率如何计算,将直接决定区域燃气公司终端售价和利润。”南沙燃气经营部经理陈锐垣说。

南沙燃气的这种担心情绪,目前普遍存在于广东省内的燃气公司之间。围绕着如何确定内部收益率,广东省管网公司与城市燃气公司之间,城市燃气公司与区域燃气公司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博弈。

按照目前天然气定价机制,确定省管网收费标准的权力在广东省物价局。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物价局尚未就省管网内部收益率做出明确规定,但坊间流传的8%的内部收益率已被诸多公司认为过高。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担心,目前省管网公司希望以净资产而非总资产计算内部收益率,有侵蚀城市燃气公司利润的倾向。“到2015年引入400亿立方米天然气,除带动几万亿元的下游产业外,还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这是广东省的最大利益。不能因为一家公司的利润,而影响了这一进程。”

专家呼吁“厂网分开”

中海油对中山天然气市场的垄断,中石油对西二线沿线市场的垄断,省管网公司为了破解垄断而带来的新垄断,目的都是为获得终端燃气市场控制权,其手段基本相同:即通过垄断管网达到上述目的。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守海认为,现在天然气市场核心问题是,石油公司借长输管网控制整个市场,造成气源单一、上游主体单一;到中游环节,又通过控股省级和市级管网来加剧这种垄断,这实际上阻碍天然气价改最终目标——实现竞争天然气市场。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天然气价格改革通知称,此次价改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网运输价格进行管理。显然,发改委主导的天然气价改的最终目标是“两头放开,管住中间”。

目前正在粤桂两地试点的新机制,将现行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改为市场净回值方式,以可替代能源价格计算出计价基准点,再加上管输费用得出省一级门站价格。新机制实施以后,进入广东省门站的天然气,无论是中石油西二线的进口气、中石化四川的内陆气,还是中海油的海气,到了广东享受的结算价都是2.74元/立方米。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机制带来的上游竞争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中游的管网垄断,使上游天然气资源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在下游充分流动,这不但阻碍上游竞争机制形成,更在传递过程中阻碍下游分享上游竞争带来的低价天然气。因此,打破管输垄断是气价改革深化的保证,没有独立的管网公司,天然气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在华贲看来,未来中国天然气将会形成内陆气、进口气、非常规天然气等多种气源供应局面。相应的,各个地域广泛分布的市场会有针对不同气源的市场需求,这种局面,迫切要求建立全国天然气“一张网”,以及通畅、便捷的上下游交易机制。

他建议,应当借鉴当年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经验,组建与天然气开发商分开的独立企业: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实施全国统一干线管网。应该吸取电网公司垄断的教训,天然气管网公司应当只是交易平台而不是购销中间商,只收取输气费用。

中金公司分析师关滨认为,管网开放可使民营和外资开发的非常规天然气更早进入市场。以北美和英国经验为例,开放天然气行业上游勘探业务,形成众多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市场化的井口价格。开放中游管网建设和运营,实现众多管网公司之间及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

“石油公司掌控上游资源和中游长输管网的同时,还通过控股参股方式控制下游管网,在这种比电网垄断还要严重的体制里,在气源分配上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华贲表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广东省成立了省管网公司,并采取代输的市场化手段,以图化解气源垄断方的垄断。但在省内天然气供小于求的整体情况下,同时掌握气源和管网的石油公司,仍可通过代输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分配。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大上游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拓展多种气源,最终形成供大于求的天然气供应市场,因为只有供大于求的市场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竞争市场。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天然气管网有关管理办法,规范管网建设、管理和运营。

对省一级管网公司,华贲认为,省管网公司定位不应是天然气产业链上的一级运作平台,而应成为一个微利的规划监管机构,负责整个省内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各省目前都在筹划建立自己的省管网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就不是一个好趋势。”他建议,应该由省物价部门尽快界定省管网和城市管网的实际供气成本,加上合理利润计算出管输费率,防止省管网公司因事实上的垄断地位而产生的暴利倾向。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建议,政府要尽快制定天然气管网运输费用定价方法,对管输价格要有统一的测算方式,明确有关测算参数,例如计算折旧年还贷年限以及投资回报等。

由于目前城市配气费由地方政府监管,国家对各地配气费的测算方法和相关参数没有统一规定,各地配气费水平差异很大,投资者回报率相差很多,因此,国家应加强对配气费的监管,保证用户和投资者的公平。

延伸阅读
上一篇:经天亮:大力推动煤电跨区域、跨行业整合
下一篇:北京新加坡争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竞争 格局 管网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