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矿行动在青海开花结果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记者近日就青海省如何紧抓机遇,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加快地质勘查找矿步伐,加速取得重大突破,使地质找矿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全省发展等问题,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十…
记者近日就青海省如何紧抓机遇,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加快地质勘查找矿步伐,加速取得重大突破,使地质找矿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全省发展等问题,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
“十一五”找矿成绩喜人
刘山青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三年来,青海省着力推进地勘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找矿突破,地质勘查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为深入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来说,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是部省合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地勘工作,提出了“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战略思路。国土资源部、青海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合作找矿协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青海省引进大型企业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编制完成《青海省地质勘查“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地勘工作目标。省国土资源厅对部省颁发的832个矿业权进行了全面清理,并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探矿权项目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矿业权退出机制。
二是地勘投入大幅增长。2006~2008年地勘投入分别为:6.5亿元、7.8亿元、12.94亿元。目前已完成2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亿元,省财政4.8亿元,海北州0.46亿元,海西州2.14亿元,天峻县0.38亿元,商业性地勘资金11.22亿元,逐步形成了青藏专项资金、中央地勘基金、省财政地勘基金、州县财政资金和国有大企业、民营企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格局。
三是兵团作战态势初步形成。2010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筛选了20多个地勘项目,面向省外国有地勘单位公开招标,37支省外专业地质勘查队伍参与了青海基础地质调查、1∶5万矿调等项目。这些队伍具有甲级勘查资质,装备优良、技术力量雄厚、找矿经验丰富,有力推进了找矿进程,初步形成了大兵团作战的局面。
四是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成效明显。全省先后为国有地勘单位配置182个探矿权,财政出资180万元作为找矿奖励,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应用市场平台,激励市场主体,使地勘单位从“打工者”变为“项目业主”,特别是在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因地制宜,着力推进机制创新。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特别是航空磁测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青海在中—南祁连地区委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勘查院开展1∶5万航空磁测工作;采用“数字化填图”、“航空磁测”等技术,缩短了地质工作周期;开展了适应青藏高原冻土带的物探、化探、钻探技术试验,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我国西部地勘领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省地调院设立,打造了新的地质科研平台。
地质勘查结下累累硕果
在谈到地质勘查找矿成果时,刘山青如数家珍。青藏专项实施以来,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大场金资源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被列入全国十大新发现的资源接替基地。
2008年~2010年,全省累计提交资源量:煤5亿吨、铁矿石1亿吨、铜铅锌395万吨、金120吨。1∶5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覆盖率由7%提高到15%;圈定各类异常1286多处,发现矿点、矿化点157余处。滩间山、沟里、五龙沟、瓦勒根、大场、坑得龙舍等6个地区金资源前景均达到百吨以上,目前已控制400吨以上,远景可望到800吨~1000吨,东昆仑地区有望成为千吨黄金资源基地。
祁漫塔格地区铁铜矿整装勘查、曲麻莱县大场地区金矿整装勘查等4个项目被列入全国47个重点勘查区。祁漫塔格、玉树、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铜铅锌资源前景均在1000万吨以上,有望形成3个千万吨级的铜铅锌有色金属资源基地。
首次在祁连天峻木里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首次探明格尔木、德令哈山前倾斜平原区埋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首次在青海西宁周边及东部地区发现7个富硒或含硒土壤区域;首次在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镍矿,厚度大,品位较高。
绘就“十二五”找矿蓝图
谈到未来地质勘查规划,刘山青兴奋地说,“十二五”期间,青海地勘工作将围绕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使青海尽快成为“国家战略资源要地”的战略方针,深化部省合作机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使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显著提升,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一批重要矿产地转入开发,形成矿产勘查开发新格局。
大力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在主要成矿带、重要成矿远景区系统部署1∶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使覆盖率由15%提高到48.73%;完成27.56万平方公里的资源评价及靶区优选,为矿产勘查提供勘查基地。
大力加强矿产勘查。以祁连山(600720,股吧)、柴北缘、东昆仑和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区带为主战场,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钾盐等紧缺优势矿种为主攻矿种,以31片重点勘查区、15个整装勘查区为重点,力争尽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评价一批具有开发价值或战略储备意义的大型或特大型矿产地。
大力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通过航磁等先进手段,加快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程,大力推进适合高原冻土带深部探测能力强的物探、化探及钻探勘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通过上述工作,力争“十二五”末,新增重要矿产资源量:石油1.7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煤炭15亿吨,铁矿石5亿吨,铜400万吨,铅锌1000万吨,钼20万吨,金400吨,氯化钾3亿吨;同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重要矿产地转入开发阶段,形成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要继续构建多元化的地勘投资格局,努力形成大规模投入的局面;二是要大力引进省外地勘队伍,壮大大兵团作战的优势;三是要完善地勘体制机制,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供政策保障。”刘山青充满信心地说,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更加明确。下一步,青海将按照打造国家矿产资源接续基地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快速突破,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早日在青海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