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鄂东南地质大队实现找矿突破的背后

来源:国土资源部|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赶往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的路上,记者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鄂东南地质大队这个老先进单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走进地质大队院内,看到楼顶竖立的践行地质找矿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6个红色…

在赶往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的路上,记者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鄂东南地质大队这个老先进单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走进地质大队院内,看到楼顶竖立的“践行地质找矿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6个红色大字,记者的思路一下清晰起来,鄂东南地质大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把地质找矿的使命扛在自己肩上!

肩扛使命——为新中国工业寻找充足的“粮食”

队史展览室中,一段文字对鄂东南地质大队这种践行使命的行动作出了生动注解:50多年来,该队在鄂东南地区先后发现各类矿床(点)300余处,探明和提交矿床近7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10处,潜在价值数千亿元。

这些数据,足以让人震撼。

鄂东南地质大队驻地位于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被誉为“近代工业航母”的湖北省大冶市。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开采铜矿资源。1000多年前,南唐在此设置大冶县,取的也是“大兴炉冶”之意。到了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序幕拉开,大冶铁矿、大冶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的前身)、源华煤矿、利华煤矿相继建成投产,一座矿冶工业城市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崛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宣告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1949年,第一任工矿特区区长刘金声说:“成立大冶工矿特区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展工业商业,支援全国的解放。”

湖北省地矿局局长谢连平介绍说:“在这座新生的重工业城市牢牢坚守国家‘工业粮仓’阵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原材料的过程中,1957年,鄂东南地质大队因势、因矿而立,从此扛起了为‘工业粮仓’寻找‘粮食’的使命,并将这一使命传承至今。”

肩扛如此重大的使命,鄂东南地质大队的干部职工披星戴月,踏遍了鄂东南的山山水水,探明和提交了铜绿山铜铁矿、铜山口铜钼矿、鸡冠咀铜金矿、桃花咀铜铁矿、狮子立山天青石矿等几十处大中小型矿产地,提交的铜、金矿资源储量名列全省第一,铁矿资源储量位居全省第二;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地质找矿、科技进步成果奖32项,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1997年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荣誉。

传承使命——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依托矿产开发,位于鄂东南的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在历史最高时期,其经济实力仅次于武汉,是湖北第二大城市。

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黄石是典型的矿业城市,高峰时采掘业及其加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市GDP的62%;直到今天,黄石八大主导产业集群中,有五大产业集群仍与矿产直接相关——特钢产业集群、有色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按照2008年的统计数据,当年黄石GDP同比增长11.6%,其中采掘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7%,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直接贡献率达18.57%,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到21%以上。同时,矿业还是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吸纳职工就业的主渠道。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逐步枯竭,黄石先后有22座矿山闭坑,目前保有储量低于累计探明储量30%的危机矿山还有14座,煤、铁、铜、铝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3%、23%、39.7%、26.9%和39.5%。为推进黄石市及其所属大冶市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鄂东南地质大队新一代地质人承担起了为资源枯竭城市寻找接替资源的使命。

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他们面对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深部成矿地质环境和浅部成矿环境变化大,矿山经开采坑深坡陡、构筑物密布、人文环境复杂、新的物探方法受局限难以展开等难题,以构造控矿规律和蚀变——矿化分带规律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矿区勘查和开发资料,进行矿床深部预测,圈定找矿靶区。与此同时,他们精心组织施工和技术攻关,不但验证已知矿体向深部具有较大延深,而且在已知矿体之下发现了具较大规模的新矿体。经估算,全矿区总计新增333铜金属资源量24.21万吨,铁矿石量1497万吨,伴生金资源量12.84吨,伴生银金属量184.5吨。

重要的是,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原来矿区的赋矿空间从负500米扩大到负1000米以下,对该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矽卡岩矿床的深部找矿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湖北省大冶市鸡冠咀铜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他们经过三年的工作,实际投入地质勘查资金2312.31万元,在矿区周边和深部新增111b+332+333铜金属量15.63万吨,111b+332+333金金属量14.17吨。

“两个项目可分别为两个矿山延长服务年限15年和20年,稳定就业人员2万人以上。”鄂东南地质大队队长周安保说,“为黄石市、大冶市顺利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点上突破的同时,鄂东南地质大队还以《鄂东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为依托,在对区内国有或国有控股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宏观研究。他们根据各矿床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科研成果,结合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大量的矿山生产勘探资料,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对铜绿山矿田、铜山口矿田等十多处具一定规模的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一成果不仅进一步增强了黄石市在转型期继续发挥矿业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的信心,而且为这些矿山下一步开展探矿增储指明了方向。

自“十一五”以来,鄂东南地质大队通过实施国家、社会等资金项目,新增333及以上铜金属资源量65万吨、铁矿石量3000万吨、金金属量50吨,锶矿物量159万吨、铅5.9万吨、锌2.3万吨、熔剂灰岩7000万吨,相当于提交了一个大型铜矿床、大型金矿床和特大型石灰石矿床的资源储量。

鄂东南地质大队的地质找矿业绩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可,在湖北省启动的7个整装勘查项目中,他们就承担了其中的两个项目。

坚守使命——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发展自己

在世纪交替前后的几年中,鄂东南地质大队和全国所有的地勘单位一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生存,许多地质人员不得不离开地质找矿岗位,到工程地质市场去找活以维持生计。

在这种情况下,鄂东南地质大队始终坚信,地质人就是为找矿而生,地勘单位还是要以找矿为主!如果地质人员整体流向工程地质市场,队伍必然会丧失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如周安保所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大队始终保留了一个建制完整、专业配套的地质分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坚守使命的职工队伍。

鄂东南地质大队根据区内矿山企业多、民营矿山企业缺乏技术支撑的特点,深入到矿山企业开展生产性地质技术服务,目的就是要保住地质队伍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40多人的分队每年都能承接部分矿山地质、水文、物探、实验等项目,有效保存了地质找矿的骨干力量。

自2006年以来,随着社会投资矿业积极性的逐渐高涨,他们的业务量也逐年上升。截至2010年年底,共承接社会资金大小各类项目约400项,五年来总计承接社会勘查资金约6000万元,累计提交332+333铁矿石量1600万吨、铜金属量超过30万吨、金金属量10吨以上、熔剂用灰岩7000万吨、石膏500万吨。近两年,鄂东南地质大队还分别承接了国有、民营矿山企业两个超千万元的勘查项目。

谈到坚守使命,周安保指着身边的金尚刚、魏克涛两位副总工程师说:“他俩就是典型。”

金尚刚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心里话:“以前地质工作不景气时,我只能到工程地质市场去找活做。现在遇到了这样的好时机,我就一定要认真做,要把前人的精神、找矿思路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回归找矿主业,金尚刚、魏克涛等专业骨干全力以赴。几年来,他们先后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大冶市鸡冠咀铜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国家级重大科技找矿项目、主持实施了中国黄金集团下达的“湖北省大冶市鸡冠咀铜金矿Ⅶ号矿体、桃花咀Ⅱ号矿体深部详查及矿区外围铁铜金矿普查”大型地质找矿项目,以及“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矿田铜铁金矿普查”、“湖北省鄂州市金文武铁铜矿普查”、“湖北省大冶市陈效泗铜多金属矿普查”、“湖北省阳新县费海桥铜多金属矿普查”、“湖北省典型矿床研究”等一批重要地质勘查项目。在鸡冠咀铜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他们认真研究了矿床勘探时期的近20余份技术报告,查阅了矿山近20年来开采累积的工程资料,带领项目组上山填图、下井坑探编录,发现新的矿化线索,主动与老地质工作者讨论地质现象,开拓工作思路。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

骨干地质人的言传身教对新一代地质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年来,省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省级找矿先进个人、地市级劳模等各类先进典型在鄂东南地质大队不断涌现。

延伸阅读
上一篇:宝钢“过冬”战略:筹划资产调整
下一篇:供应长期过剩 钢贸商受困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东南 地质 大队

钢厂动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