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应对当前国际局势变化,国内稳煤价意义重大

来源:我的钢铁|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应对当前国际局势变化 国内稳煤价意义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 卢延纯)近期俄乌冲突爆发,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对今年国内物价形势增加了新的变化…

应对当前国际局势变化 国内稳煤价意义重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 卢延纯)

近期俄乌冲突爆发,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对今年国内物价形势增加了新的变化因素, 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我们认为,考虑到国内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的基本盘牢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工业生产资料领域,要紧紧抓住稳煤价这个“牛鼻子”,对冲国际能源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压力,进而稳电价,稳住能源价格的“基本盘”,对稳经济提供强力支撑。

一、俄乌冲突抬高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价格,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自2月24日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局势急剧变化,美欧对俄制裁不断加码,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且呈普遍上涨态势。其中,与俄乌出口密切相关的原油、天然气、部分农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受冲突影响最为显著。

具体来看,俄乌冲突以来价格涨幅最高的是天然气,东北亚天然气JKM、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最大涨幅分别为204%、164%,伦敦镍、芝加哥小麦价格最大涨幅分别为97%、63%,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价格最大涨幅超过30%。和上年最高价比,冲突导致原油、东北亚天然气、小麦、大豆、棉花、白糖、镍价格再创新高,其他品种多数接近去年最高值。镍价暴涨迫使伦敦金属交易所3月8日暂停交易,直到3月16日重新交易,并设置涨跌幅限制。

地缘政治冲突和战争历来是引发油价大幅上涨的主要推手。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油价都出现剧烈波动。俄罗斯是全球石油生产三巨头之一,年均日产量近1100万桶,日均出口量约740万桶,占比约12%,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世界第二位。俄乌冲突必然使得俄产能和出口受损,进而加剧石油供应紧张。在天然气市场,俄罗斯的影响力更为显著。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量,欧洲是主要出口对象。据统计,欧洲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90%,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约占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的35%。因此,俄乌冲突将对全球能源价格产生影响。此外,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俄罗斯还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钾肥约占全球供应量的20%。

随着俄乌开始谈判,对冲突的烈度和预期有所缓和,最近相关商品的溢价有所回落总体来看,俄乌冲突把大宗商品价格推升到新高位的同时,价格震荡幅度也是历史所罕见。我国是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成为影响今年国内物价变动的新因素。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我国CPI的影响总体有限

俄乌冲突对我国CPI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粮价上涨增强国内粮价上涨预期、以及油气价格向终端消费价格传导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传导影响总体可控、幅度有限,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的平稳运行。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今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40.7点,环比增3.9%,同比增24.1%,创历史新高。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的影响主要是预期性的。我国小麦自给率高,国内价格稳定性较强。乌克兰是我国第二大玉米进口来源国,2021年我国进口玉米2835万吨,其中从乌克兰进口824万吨,仅占国内玉米消费量的2.7%。我国进口玉米主要用于饲料,进口来源渠道、饲料替代品多,因此俄乌冲突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有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我国粮价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粮食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

从我国CPI的结构上看,CPI的主要变动因素是食品价格。食品价格除了粮食外,猪肉价格是主要影响因素。当前猪肉价格还处在周期性下行阶段,猪肉价格同比增速已经连续16个月负增长,是影响CPI处于低位的主要因素。当前部分省市猪肉价格过度下跌,相关部门已经启动冻猪肉收储以稳定产能和价格。其它副食品方面,国内牛羊肉、禽蛋供应稳定,而蔬菜价格会有季节性波动。虽然每年都有部分地方出现不利天气,但蔬菜产量恢复较快、不会影响供应大局。当前正处国内春耕时节,农业用肥量逐渐扩大。近期国家已启动储备投放,督促有关企业保障春耕用肥,国际化肥价格上涨对今年春耕影响不大。

我国进口能源中,依存度最大的是石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CPI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石油进口已经实现来源多元化,俄罗斯石油占我国总进口量的比例在15%左右,我国与俄罗斯有长期的石油供应协议,且有管道直接输入我国,俄乌冲突未影响到从俄进口原油。按照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如果国际油价超过80美元/桶,扣减加工利润率;如果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再调整。通过在加工环节扣减利润率,以及设置价格调整的“天花板”,现行成品油价格政策可以有效的减弱国际油价的传递影响,将通胀传导压力和居民用油价格控制在相对较合理水平。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截至3月17日连续五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后,汽柴油累计上调幅度每吨分别为1875元、1805元。我们测算,成品油价格上涨预计会拉动一季度CPI上涨0.1个百分点,对二季度及全年的影响不大。

天然气价格国内外传导有限。国内约一半的天然气实行门站价格管理,这部分气价不会随国际市场变化。同时,我国进口气源里,与油价挂钩的长协比例较高,价格相对稳定,传递效应较弱。只有少部分从现货市场采购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随行就市,但和欧洲相比,受益于门站管理气价的稳定锚作用,我国LNG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去年初日韩天然气大涨97%及12 月欧洲天然气大涨165%期间,我国LNG价格涨幅仅分别为6.6%和34%。

三、稳定国内煤炭价格,对稳定用能成本和PPI意义重大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自有煤炭资源完全能满足消费需求,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在57%左右,油气合计占比约27%,水电、新能源以及核能占比约16%。可以说,保障国内煤炭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全局。

去年下半年,受供应偏紧叠加需求相对旺盛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同比涨幅由6月份的37.4%逐月扩大至10月份的103.7%。特别是9-10月,投机资金利用供需偏紧的题材恶意炒作煤价,价格脱离基本面大幅飙升,期货价格接近2000元,市场喻之为“煤超疯”。煤炭价格成为影响PPI大涨的重要因素。在去年PPI上涨8.1%中,石油、煤炭、化工、钢铁、有色五个行业合计对PPI的影响力超过8成,其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价格平均上涨45.1%,是价格涨幅最大的行业。

煤价大涨导致煤电严重亏损,多个省份电力供应紧张,甚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拉闸限电情况。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增加煤炭供应、加强市场调控,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力地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去年末以来,煤价从高点明显回落。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深化燃煤发电上网市场化改革,完善了“基准价+上下浮动20%”市场化电价机制,实现了煤电上网电价和用户电价的有效联动。今年2月,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明确合理区间里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这两次改革实现了煤和电的“区间对区间”,煤炭价格、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三价联动”,理顺了煤电价格关系,破解了“煤电矛盾”老难题。这两项改革措施是重大的机制创新,煤炭价格在区间里运行时,可以实现下限保煤、上限保电,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面对国际风险挑战,做好今年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也要坚持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要立足煤炭是能源“压舱石”作用,重点要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三价联动”的有效运行,根基是煤价,煤价稳则电价稳,也就稳住了能源价格的“基本盘”。企业用能成本稳定,也就稳住了成本预期,为稳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目前,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市场对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安全的担忧,油气和粮食价格大涨整体抬升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加大,应对好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内保供稳价工作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保障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稳煤价意义重大。

(一)高度重视今年保供稳价工作

当前国际形势处于俄乌冲突的特殊时期,国内外物价形势又有鲜明反差,既要巩固国内来之不易的物价稳定成果,又要防止输入性通胀带来新的冲击。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保持国内物价稳定,最主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对有可能受到冲击的行业和商品要采取特殊的超常规的政策进行应对,尽最大努力保证国内经济和群众生活不受俄乌冲突影响。

(二)坚持“先立后破”,保障煤炭供应充足

保障煤炭产能,保持煤炭生产增产稳产。完善储备调节机制。增强运输配套能力和需求侧调节能力。较长期看,能源低碳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避免过早地削减对煤炭的投资。在增强煤炭供应弹性的同时,要提高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兼容性。

(三)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健全煤炭生产流通成本调查制度和市场价格监测制度,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煤炭生产企业和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成本变化,确保“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夯实调控基础。强化舆论宣传和正确导向,坚决打击舆情炒作。加强资本和投机炒作管控,降低资本炒作对价格的影响。强化煤炭价格指数评估审查,规范价格指数发布行为,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四)加强市场监管

强化市场和价格监管,促使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强化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加强煤炭价格期现联动监管,强化反垄断监管,及时查处市场主体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对投机资本恶意炒作露头就打。

 
延伸阅读
上一篇:钢价涨势放缓,上海废钢价格大涨
下一篇:3月捐赠款物近亿元,国内钢铁及相关企业在行动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API handler does not exist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