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蹄疾步稳 如何应对改革深水区挑战
来源:金融时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作为金融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课题。2004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放开,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取消,2015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取…
目前,利率市场化进展如何?LPR改革下金融机构面临哪些新挑战,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和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央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
连平:过去两年,我国市场实际利率水平呈稳中略降的趋势。纵向来看,我国实际利率水平,比如,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经是历史上最低水平,这也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等各方面相匹配;横向比较,目前,我国利率水平虽比主要发达经济体略高一些,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而且从向企业发放贷款的实际利率水平看,中美两国主要商业银行基本相当。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四家主要商业银行(花旗、美银、富国、摩根大通)贷款平均利率约为4.03%;我国四家主要商业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贷款平均利率约为4.04%。但值得关注的是,从政策导向来看,中美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美国实行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趋近于零的水平,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保持稳健。
《金融时报》记者:实际利率水平下行离不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自2019年LPR改革启动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
程实:近两年来,LPR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通过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引导LPR市场利率下行,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市场中,贷款利率的下行可以带动存款利率下降。这一点在LPR机制成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来说,政府通过MLF引导LPR下行降低了市场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下降则促使银行高息揽储的动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二是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有效打破。过去一些银行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设定隐性下限,使得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而2020年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年期以内新发放贷款低于原贷款基准利率0.9倍下限的占比分别为33.85%、17.08%、33.27%和20.31%,意味着贷款隐性下限完全被打破。
三是LPR改革优化了信贷资源结构性配置。LPR改革打破了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后,我们发现一些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配置的倾斜性提升了。
四是LPR与市场资金供求相关性明显增强,充分体现了市场资金供求变化。
《金融时报》记者:LPR改革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连平:LPR改革后,银行息差开始收窄,盈利能力压力增大。为了应对LPR改革带来的影响,金融机构的应变体现在:一是积极调整负债端业务。一些银行会通过优化负债结构、约束大额存单规模或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二是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在LPR改革后,部分银行开始强调成本精细化管理,逐一与客户进行差异化定价;三是重视应用金融科技等手段来精准定价和加强风控;四是更加重视提升自身对市场利率的研究。货币政策正在引导银行把LPR对接到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上,目前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对接,而一些中小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
《金融时报》记者:推进利率市场化当前还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连平:整体上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我们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很早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目前,银行体系的利率市场化也在稳步推进中,贷款利率也已基本市场化。我认为,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利率体系的基础上深化和优化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一方面,需要持续推进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建设,最终形成政策利率主导下的市场利率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要在进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机制的同时,健全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实现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
未来的利率体系要兼顾国家调控功能与市场自主调节。一方面,要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是要实现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实现利率水平的自主调节;另一方面,从宏观调控角度上看,国家需要通过利率政策使得金融体系、经济体系更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市场利率应对政策利率的变动高度敏感。完善相应的调控框架和机制将是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程实: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想目标是,央行通过调节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最终使实体经济主体行为做出相应调整。目前尚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是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无套利均衡暂难以实现。受到人口老龄化、居民储蓄习惯以及资本市场开放性的影响,存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反应比较刚性。尽管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机制,但存款利率的市场定价模式和基准仍需进一步改革。
二是提高贷款定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我国大部分贷款均已实现市场化定价。但由于地方银行在资金管理和考核机制方面仍存在漏洞和盲目性,导致部分地区对银行基层业务人员的考核仍过分强调市场份额,从而可能违背利率政策导向。
三是利率传导机制诸多环节仍有一定障碍。比如,金融监管对城投债、房地产金融以及非标融资短期内的集中约束一定程度会影响利率传导的效果。财政、监管与货币三者如何更好相互协调补充是一项长期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