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波委员谈碳减排、控产量等当前钢铁行业热点问题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崭新的面貌面向未来——何文波委员谈当前钢铁行业热点问题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钢铁行业历经重重考验,双线作战,以坚…
以崭新的面貌面向未来
——何文波委员谈当前钢铁行业热点问题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钢铁行业历经重重考验,双线作战,以坚毅和担当在抗击疫情、经济发展上均取得了亮眼成绩,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两次走进钢铁企业,给了钢铁全行业莫大鼓舞。展望未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即将宣布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更大的跨越,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前夕,我们就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行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
【记者】去年全国两会上,您递交了关于将钢铁行业移除出“两高一资”行业的提案,在行业内外均引起极大反响。据悉,2020年国家统计局已经做出调整,不再将钢铁行业列入“两高一资”统计之列。这一调整将会对钢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何文波:首先,我对国家统计局做出这一调整表示充分认可。摘掉“两高一资”的帽子可以说是钢铁全行业期盼已久的。
去年两会,我递交了《关于将钢铁行业移出“两高一资”目录》的提案,经媒体报道后,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一建议正是顺应钢铁行业发展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15年来,囿于“两高一资”这顶帽子,钢铁企业在出口退税、环保、财政、贷款政策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不合理的政策甚至影响了钢铁企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上重要基础材料支撑产业,理应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正如我之前所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是平等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宏观经济的细胞。企业之间只有分属行业/产业的不同,没有“身份”的差异;行业/产业之间只有工艺特征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国家整体角度看,行业/产业之间有机衔接方能构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而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国家大安全观的重要内涵。
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钢铁行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业有定力、有能力、有实力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因此,钢铁企业理应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最后要强调的是“落实”。钢铁行业被移出“两高一资”产业目录后,各地有关部门应加快摒除针对钢铁行业的歧视性不合理政策,如针对钢铁企业的融资贷款限制、不合理的差别电价,落实本该享受的优惠财政政策、税费政策,包括增值税退税以及出口退税等。与此同时,相关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和相关部门知晓钢铁行业已经不再属于“两高一资”行业,相关钢铁产品也不再被列入“两高一资”目录。
【记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又是总结“十三五”成就和经验,为“十四五”开局谋篇的关键一年。您认为,钢铁行业应该如何深刻把握这一机遇?“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哪些?
何文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山西太钢、宝武马钢,一年内两次走进钢铁企业,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钢铁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代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钢铁行业的一分子,我备受鼓舞,同时深感使命重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即将宣布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之年。“十四五”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首先,我们要深刻总结“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的成就和经验。“十三五”这几年,钢铁行业可以用“壮士断腕”“爬山过坎”来形容。“十三五”这5年,钢铁行业成功迈过了历史低谷,通过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困扰钢铁行业多年的毒瘤“地条钢”被彻底出清。同时,我们还诞生了世界最大钢铁企业“亿吨宝武”,“一带一路”上的“时代楷模”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典型企业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等等;到2020年底,我国粗钢产量、表观消费量突破10亿吨,全国约229家钢企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可以说,“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打赢了几场漂亮的“翻身仗”,经历了深度调整,也积累了一批可复制的行业治理和发展经验,这些为“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把握好“十四五”钢铁行业的重点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产业安全缺乏保障、生态环境制约、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期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国际化进程。
中国钢铁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在这一更新计划中,我们看到了钢铁“梦工厂”,看到了钢铁“未来的模样”,相信我国钢铁工业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以崭新的面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钢铁事业发展好,为早日建成钢铁强国不懈努力。
【记者】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时强调,“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能否结合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未来,谈谈您就这一表述的认识?
何文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上述每句话都直指我国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就钢铁行业来说,我比较关注的是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问题。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复杂,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如果能把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形成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发生“链式反应”,相信这对于行业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有极大的推动效应。
去年8月份,我们在齐齐哈尔召开先进技术装备创新推进会,形成了“富拉尔基共识”,旨在推动钢铁行业与上游装备行业的协同创新合作;9月份,我到访北京科技大学,也专门强调了科研院校和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也就是高校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
当前,钢铁行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制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壁垒尚待打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部分下游用户对国产钢铁材料存在一定偏见,不会用、不愿试、不敢用;二是钢铁企业对科研院所的科研新成果缺乏信心、包容度较低;三是部分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亟待优化。
因此,要将创新生态圈建设作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切入点。我曾说过,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以“育主体、建模式、造环境”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圈。
一是要培育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新资源分散,研发整体能力偏弱。一方面,专业化企业或大型钢铁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间、上下游用户间、科研院所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创新资源集中度,逐步解决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问题。
二是要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从创新资源调配角度看,创新生态圈要着力突破单个资源能力限制,推动创新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特别是要利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集中创新资源,高效、有序提升重点钢材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的供给和支撑能力。
【记者】“碳达峰”和“碳中和”是钢铁行业当前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少钢铁企业认为未来几年碳减排压力会极大。您认为钢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何文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钢铁行业碳排放占比超过15%,是我国碳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我国力争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碳排放主体绕不开的挑战,必须马上付诸行动。全行业务必高度重视,协同发力,全力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为国家总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履行好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
其次,钢铁行业的工艺特点决定了我们碳减排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近20年来,钢铁行业在经历了生产设备大型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等措施推动后,在碳减排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鉴于行业生产的本质特性,更大幅度的碳减排面临一些瓶颈。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变革性甚至革命性的技术路径,并且做好围绕低碳开展新一轮企业组织模式改革的准备。
从行业高度来看,首先,要推动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目前,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工业公认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日本、欧盟目前在低碳冶金方面起步较早,正在进行规模化试验。相对国外,我国不少企业已在低碳冶金技术研发上有了积极进展,下一步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良好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持续有效投入,在技术源头上支撑行业创新发展。在这方面,钢铁协会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比如组织低碳创新基金,集中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同时组织研究我国钢铁工业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建立标准体系,确保相关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要大力推动铁素资源的循环利用。废钢利用是铁素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废钢是钢铁冶炼的两大铁素原料之一,是唯一可以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料,跟铁矿石相比又具有绿色、载能的特点,使用废钢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就目前来说,我国废钢资源利用比例较低。这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的废钢资源积蓄量相关,另一方面与我国废钢资源回收体系有关。建国以来,我国共生产了140多亿吨钢,有一半是近15年内生产的,当前可回收利用的废钢资源比例并不高。电炉短流程炼钢就是主要以废钢为原料,能耗仅为长流程的一半左右,因此要有序发展短流程炼钢。当然,在推动短流程炼钢过程中要注意产业结构和产能布局,避免一拥而上,造成电炉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局面。
最后,在钢铁工艺生产流程中,也要注意节能降耗以及资源综合推动,同时要还要通过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来推动节能减排。
当然,在推动碳减排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低碳排放方面要想快速出现有突破性的技术是很难的,我们既要加大投入,也要保持耐心。尤其是在制定碳减排目标时,不建议好高骛远、层层加码,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在认真分析、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理性地提出适合当前发展阶段且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
第二,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十四五”期间实际上面临超低排放和碳减排双重任务,二者协同推进,可以说挑战巨大。一方面,钢铁企业要牢记我们的使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材料保障,持续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担当、积极响应、率先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和协调发展。具体来说,首先,企业要摸清自己的碳排放“家底”,制定好符合企业实际的低碳减排路线图。其次,要积极关注和应用最新的低碳减排技术,鼓励有能力、有基础的钢铁企业与产业链优势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攻关,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同时,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
【记者】2020年第四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创下近年来新高,给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引发国内舆论高度关注。您认为,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建设铁矿石资源供应链的自主保障能力?
何文波:截至3月2日,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在170美元/吨以上,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一倍多。进口铁矿石价格每次高位运行时,都是行业重点热议的话题。当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作为行业“三大痛点”之一,铁矿石资源的保障问题关乎着我国钢铁供应链产业链安全。
工信部在《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推进铁矿石联合采购,增强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研究建立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体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亟须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完善铁矿石定价机制,加快完善铁矿石期货相关规则和制度,要治标、更要治本。
治本的关键是增加铁元素的供给。建议从以下方面增加国内铁元素的供给:
一是支持加快海外矿开发和扩产,择机加快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铁、锰、铬等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其中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国内年产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铁矿石每年产量约为1.6亿吨,占进口矿的比例仅为13%。建议由国家层面成立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集团,统筹海外资源,稳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有效供给能力。
二是规范废钢产业发展,加大对废钢资源的使用力度。在钢协和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的努力下,《再生钢铁原料》标准已经颁布,废钢进口已经放开。但放开废钢进口仅是第一步,仍无法满足国内强大的需求。我们仍需用好国内的废钢资源,完善国内废钢资源相关配套政策,加快解决废钢税收问题,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推进废钢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要加快扩大国内矿供给,将增加国产铁矿石供给作为补短板的措施之一。据钢协近期对国内矿山企业的调研,目前国内矿山税费占收入的比重为17.2%,涉及税费项目有24项,负担较重。此外,各地对矿山开发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而且新建矿山的审批难度较大、程序较为复杂。建议加快清理各地不合理、不科学、限制国内矿山健康发展的相关规定,加快和简化新矿山开采的审批流程等。
【记者】近几年,很多钢铁行业的企业家和相关人士都提到,要积极地正向评价当前的钢铁行业,重塑形象。与此同时,中宣部建党百年纪录片《钢铁脊梁》的前采工作在紧锣密鼓进行,钢铁企业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在行业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您认为,在改善钢铁行业社会形象方面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您有哪些期待?
何文波: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钢铁企业调研座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和地位的肯定。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地方政府、下游用户、银行等相关利益方,以及社会公众,对钢铁行业的评价也都变得积极和正面了。这说明,中国钢铁到了被重新认识的时候,中国钢铁急需得到应该得到的评价。
实际上,近几年,钢铁行业的形象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疫情期间,钢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对就业的支撑为社会所了解,社会上包括各地政府已经重新认识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钢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依靠的力量。
与此同时,行业形象的改变与钢铁行业自身付出的巨大努力也密不可分,最明显的感受是环保方面。近年来,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实施大规模超低排放改造,推广应用一系列先进节能减排技术,节能环保水平持续提升,一些钢铁企业在污染物治理设施应用和单位排放强度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了首钢、安钢、太钢、新兴铸管等一批绿色花园式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工厂,成为城市的一道景观。尤其是去年,德龙钢铁还被评为全国首家在产钢铁企业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此外,社会也应正面理性客观看待钢铁行业的所谓的“投资热”。这一方面说明钢铁行业改造升级的力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钢铁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彻底改善钢铁行业形象不是简单地由“负”到“正”,而是要多维度地、客观公正地让社会各界对钢铁行业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怎样对中国钢铁进行再认识、再定位?
我曾经多次提到,一是中国钢铁以强大且丰富的产能强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二是中国钢铁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三是中国钢铁正在推行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四是中国钢铁致力于正致力于构建循环经济新体系以应对资源和环境两大硬约束;五是中国钢铁的世界地位得益于全面持续改革开放所驱动的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三大进程;六是中国钢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保证和动力。
中宣部建党百年纪录片《钢铁脊梁》正是对钢铁行业再定位、再认识的一个重要契机。我曾经提出,这部纪录片要拍摄好钢铁和人民的关系、钢铁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钢铁行业和全球发展的关系。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涉及一个怎样讲好中国钢铁故事,促进社会形成对钢铁行业的新认识的问题。我国作为钢铁第一大国,要让社会能更多地理解钢铁是怎么回事,同时要注意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钢铁,用世界能理解的话语体系来讲中国钢铁。
具体到怎样加强宣传工作、改善钢铁形象,我认为要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每个钢铁人都要为改善钢铁形象做出贡献;二是面向全社会的宣传舆论工作,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面向全球,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在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钢铁对推进世界钢铁健康发展和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积极作用。重点宣传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就,凝聚发展正能量。
我们要彻底扭转社会钢铁行业的刻板印象,真正让工作在钢铁行业的每一名从业者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以钢铁为荣。
【记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2021年我国将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压减产量”这一提法在行业内引发热议。一方面是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要求产量下降。对于这一问题,您怎么看?您认为,行业应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层面,应注意把握哪些原则,保障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何文波:工信部前不久提出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产量同比下降。压缩钢产量应该有以下3方面的考量:一是向钢铁行业发出信号,从现在开始就要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付诸行动;二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三是优化结构,引导钢铁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提高竞争力。
从近期各方信息综合来看,国家是下了决心的,相信可以做到,也会有效果。根据钢协的分析预测,今年的钢铁需求还是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减产和高需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行业来讲,首先我们要积极响应,同时要转变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压减粗钢产量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有利于保持资源供需平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有利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总量,还要关注结构的优化。因此,压减产量还是需要有导向的,要导向优秀企业,导向未来需求大的新产品。钢铁投资也要符合这一原则,决不能投在规模上,鼓励在提升品种质量、绿色化、智能化方向上加大投资,促进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们还要重新认识钢铁进出口。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是要保障供给,要发挥好进出口市场的调节作用,适当增加资源性产品尤其是钢坯等初级产品进口,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这也符合国家“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导向。我国钢铁行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且两大约束越来越严格,适当扩大进口正是双重约束下的解决方案。
第二,相关政策转向不能过急,限制生产要适度,避免造成市场剧烈波动。为巩固“十三五”钢铁去产能成果,维护我国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处理好需求、产量、资源、低碳的关系,确保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压减粗钢产量。在政策机制上,可以充分借鉴“十三五”期间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市场变化。
第三,在适当扩大进口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市场监测。中国的市场是高度开放的市场,在通过扩大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防止不公平竞争,防止过量的、不适合国内需求的进口产品冲击国内市场,侵害国内钢厂的利益。
第四,还要坚持分类施策和有保有压,确保优胜劣汰。过去20多年钢铁压产的实践证明,往往守规矩的企业产量被限、而不规范不守规矩的企业产量剧增,有违公平性,影响了行业发展,也没有达到初衷。建议压减产量要依法依规,可以碳减排、以环保为切入点,杜绝“一刀切”和“切一刀”简单摊派任务,对达到超低排放A级企业、电炉钢企业不停、不限,以此维护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要探索立法手段建立长效机制。过去用行政审批手段严控钢铁产能的方式备受业内外诟病,虽然“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但国家、地方和企业在管理成本、资金支持、资产损耗等方面均付出巨大代价。今后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必要研究出台碳约束法规条例,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法律制度,在各行业形成碳排放管理体系。在碳约束法律和管理体系下,建议要探索建立钢铁企业碳排放指标管控和交易平台,形成以碳控钢的法治化、市场化长效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短期来看,“十四五”初期可能就是钢铁产量的达峰阶段。从长期来看,不鼓励大家按照最高的需求来配置产能。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钢铁产能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如果短期内不满足可以用进口来解决,用“双循环”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