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积极财政政策要精准发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财政政策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财政部也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2018年下半年加大减税降费,降低实体经…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财政政策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财政部也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2018年下半年加大减税降费,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如何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中的作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预计2018年我国GDP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稳增长主要是加快落实今年年初已确定的减税政策和支出政策,必须是高质量的减税,支出政策要精准发力,围绕调结构、扩大就业、稳投资三方面促进稳增长,发展实体经济。

  财政政策稳增长不搞“大水漫灌”,要精准发力

  中国经济时报: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经第十个年头。当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经济要实现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政策精准发力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白景明:财政政策稳增长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所展开,包括调结构、扩大就业和稳投资,政策强调的是精准发力,而不是搞“大水漫灌”。首先,财政政策稳增长围绕调结构,要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减税政策方面,2018年至2020年底,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这是全面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要求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这是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2018年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为此,2018年,国家财政将继续运用税收和支出手段激励技术创新,重点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其次,财政政策围绕扩大就业稳增长。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是失业率低,调查失业率在5%以内,从全球来看都是低水平的失业率,很多国家的失业率在10%左右,比如欧洲。美国尽管经济好转,但失业率还是高于中国。财政政策针对小微企业发力,如减税、建立融资担保资金等,都是要充分放大小微企业就业吸容效应。

  再次,财政政策围绕稳投资稳增长,以此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早在2018年年初就确定新增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已定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短板,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不太理想,下半年稳投资要加快落实已定的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预算收支:显现精准发力与积极稳妥的特征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预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财力保障计划,2018年政府预算收支安排有哪些特征?以构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主线,财税改革的“两翼”是预算和税制,如何加快推进改革?

  白景明:2018年,政府预算收支安排显现出精准发力与积极稳妥两个特征。积极稳妥实质上是在为精准发力构造总量空间,精准发力则是把积极稳妥的预期效应落实在具体点线上,高效使用有限的财力。

  所谓积极稳妥,是指收支政策

  既要尽力而为破解发展难题,又要量力而行防控发生系统性风险。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外部竞争压力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要求2018年继续减税增支。为此,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维持在2.6%。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不能仅看赤字率,要看规模和实效。就规模而言,2018年赤字为23800亿元,与2017年持平。就实效而言,赤字多大算力度强要理性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是赤字越大越好,关键是究竟需要多少钱办事。只要赤字规模与现行标准下的支出需求对等就是合理的力度,23800亿元赤字已可支撑主要民生支出项目20%多的增长率。

  2018年减税达8000亿元,相当于2017年税收总额比重6%,超出2017年减税额近1000亿元。考虑到这是在连续多年减税额3万多亿元基础上的再度减税,可以说中国的减税力度已超过发达经济体。2018年我国政府预算积极程度并未减弱,只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如果考虑到专项债增至1.35万亿元,更可说力度是很大的。

  财政政策要高质量,减税也必须是高质量减税,要减得值、减得准。现在的减税政策大力给予了小微企业减税,因为小微企业可以促进创业创新,这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是创新最活跃的经济实体。此外,财政应对供给侧改革考验就是要采取减税增支措施承担改革成本,今年持续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这是定向精准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在支出方面,增支聚力在支持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工作等方面。

  财政改革属于关键领域改革,对总体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具有支撑作用。2018年将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目的在于力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消费资料。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事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分级保障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然,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服务于总体改革目标实现的改革,实质是让全体人民享有总体改革基本收益,从而消除对改革触动原有利益格局引发的震荡的过度忧虑。

  现在我国扩张支出,很多资金投向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财政赤字是为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需求。目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形成了强劲扩大支出。2018年国家财政还要增加扶贫投入。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2017年将增长23.2%。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及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还将继续为转向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可见,财政政策兼具反周期和促进社会发展两方面效应,而且两者相互驱动,反周期扩大投资把钱用在基础设施、环保设施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直接扩大消费,反过来就是在拉动经济增长。

上一篇:沪铝冲高底气不足
下一篇:消费“稳增长”迎多重利好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行业焦点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