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于勇:中国钢铁业已到了“去规模化”时期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4年、2015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两年,也是河钢历史上品种结构提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两年。两年中,河钢高技术、高附加值品种钢比例从29%提升到41%。 今年1月~10月份,在提前两个…

2014年、2015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两年,也是河钢历史上品种结构提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两年。两年中,河钢高技术、高附加值品种钢比例从29%提升到41%。

   今年1月~10月份,在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2016年度化解过剩钢铁产能任务、粗钢产量同比降低6%的情况下,河钢品种钢比例和高端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分别同比提升14%和126%,预计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海洋用钢等高端产品全年销量达到1172万吨。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河钢吨钢综合售价提高156元,营业收入提高13%,利润增长21%。

   一面是市场的持续低迷,另一面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迅速提升;一面是产能规模的主动压减,另一面是效益空间的强力释放。值此国家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钢铁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判断并把握好钢铁行业发展新方位?怎样深刻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的重大契机?如何处理去产能和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一看似矛盾的关系?日前,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结合近几年来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河钢对产业发展的形势判断及路径建议。

   把握钢铁行业发展新方位

   “首先,我们要从尊重历史、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尊重社会消费结构的角度来正确看待钢铁行业现状。”于勇说,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分历史阶段的,一个行业的发展高度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相辅相承的,不能超越社会的消费结构去讲产业产品结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去30年里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的强劲需求拉动所形成的。

   于勇分析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钢材,这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钢铁企业只要快速扩张产能规模,就能迅速获取市场红利,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其间,巨大的利润和财富积累,让中国钢铁产业有条件实现自身大发展,也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制造国。在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钢铁工业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做出了卓越贡献。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去产能作为国家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市场的要求,更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于勇说。

   于勇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空前发达,让企业、客户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钢铁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式。原来追求“量大面广”的同质化产品,转到了现今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为主的发展阶段,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品种结构必须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变化。

   综合钢铁去产能、钢铁需求形势以及需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于勇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已经到了“去规模化”的时期。唯有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去规模化”打开发展新空间

   于勇认为,钢铁行业“去规模化”发展,为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的钢铁工业将不再以规模大小衡量企业价值和竞争力,而是追求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以“定制化制造”满足“个性化需求”。于勇说,追求规模效益的单一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其表现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全行业亏损。而压减产能不但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且是为了更优地发展。产能压减为企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去规模化”给中国钢铁工业释放装备能力提供了巨大空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线上。过去30年中国钢铁业完成了规模化、装备的大型化和工艺的现代化,我国钢铁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河钢为例,河钢已经汇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产线和工艺配置,几乎“武装到了牙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河钢与世界一流企业在装备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有些装备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在盈利能力上还差距较大,这直接反映出我们在装备潜能和产线效能发挥上的差距。”于勇指出,“去规模化”时期的到来,让中国钢企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从“增量”向“提质”转移,将企业最优良的资源配置到产线上来,从而让企业装备技术的潜力得以充分释放。

   ——“去规模化”正在为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效益增长空间。“如果说我们原来的发展是在一条羊肠小道上,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能够让企业发展前景更广,路径更优。”于勇说,“过去二三十年,我们更多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增量上,发展路径比较单一。在'去规模化’的道路上,我们要抓住在国家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和转型期间涌现出来的新的投资领域和发展的新业态,特别是结构性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加大力度介入新能源、新产业、互联网经济以及绿色生态发展项目等等,通过提升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加大多元化发展力度,加快海外布局,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比'规模化’本身潜力更大、空间更广。”

   ——“去规模化”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人、装备、管理等资源能力,是一种全要素总动员,对企业资源重新配置、流程管理、产线管理是一种极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把企业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改革以及管理能力进行总动员和总释放。”

   于勇介绍说,在钢铁庞大的流程中,钢铁产品本身只是一个末端价值链,生产流程各道工序、各个中间环节都是创效链。当末端价值链不能支撑整个价值体系的时候,供应链、工序链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该承担起创效责任,要以市场化、平台化为支撑,集中企业所有创效资源打造全流程的价值链。

   ——“去规模化”需要从内部打造相适应的机制和体制。于勇以河钢实践为例介绍说,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去年四季度,河钢借鉴西门子的管理经验,组建了客户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大客户经理制,用客户结构的高端化倒逼产线技术进步,拉动产品升级;今年8月份,开启了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这是为了解决产线与市场脱节问题,对层级式、行政化、金字塔式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的一种颠覆性变革。核心是通过对各类要素的重新配置,实现“去中间层”和“去行政化”,挖掘一个流程最短、资源配置最优、路径选择最合理的制度设计。通过实施两大举措,河钢营造出了全员关注市场、关注用户的氛围,以客户结构的调整直接带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

   世界先进钢企“大公司管理、小微化经营”可为中国钢铁“去规模化”提供借鉴

   “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成功做法,这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于勇介绍说,历经20世纪全球钢铁业3次联合重组浪潮,钢铁企业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一是成为品种多元的大型集团,如安赛乐米塔尔、美国钢铁公司、新日铁住金等;二是成为结构单一的专业公司,如瑞典SSAB、美国纽柯钢铁公司等。为克服企业规模扩张后带来的“大企业病”,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国外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围绕市场细化和产品细分进行内部业务资源优化重组,通过业务整合,使以产线为中心、产线直面市场的业务线条更加清晰化,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

   “那些在全球备受瞩目的世界性钢铁企业,尽管有庞大的集团体量,但具体到每一个单体生产基地,极少有上千万吨规模,而且多数都是相对独立的、以满足特定区域市场或客户特殊需求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公司。这些企业,一般体量适度,产品方向明确,客户群相对固定,直接面对客户的就是产线。”于勇说,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大公司管理、小微化经营”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采纳。

   “去规模化”的种种考验是中国钢铁产业必须经受的“阵痛”

   中国钢铁产业“去规模化”,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品种质量为主,是对钢铁行业延续数十年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一种彻底颠覆。任何改革,都将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钢铁产业“去规模化”也必将为大多数已经习惯于传统经营方式的钢企带来改革的“阵痛”。比如,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些企业习惯于依靠产量的增加“摊薄”成本费用,但在“去规模化”的新形势下,此种方式将无以为继;同时,由于“去规模化”打破了企业原有的生产组织格局,企业不得不面对部分员工重新安置的新课题……所有这些,都将不同程度地为企业带来“去规模化”的考验。

   “有些改变是需要外部动力的,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传统路径已经行不通,企业亟须寻求一种全新发展路径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倒逼机制’来得更加有效。'去规模化’正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倒逼企业颠覆传统思维模式与生产组织方式,在求新、求变、求突破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于勇深有感触地说,“改革面前的'阵痛’,不过是一种破茧成蝶的成长之痛。是一种凤凰浴火的涅槃之痛,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用改革的办法对待它,就一定能够找到顺利化解'阵痛’的良方。跨过这一'关’,中国钢铁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钢近两年发展实践为“去规模化”增强信心

   “主动压减产能不仅是河钢作为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国有骨干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去产能工作要求的责任担当;也是河钢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全面提升竞争力的主动选择。”于勇说,产能的适度压减,不仅不会影响河钢的竞争力,反而会让河钢在结构调整、产品升级、企业竞争力方面获得大幅提升。

   于勇介绍说,河钢把压减产能作为加快实现产品和用户结构升级的重大机遇,逐步退出普通产品的“低端循环”和同质化“价格战”,实现“产能压减、效益提升”的目标。目前河钢正在推进两大核心工作:一是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抓手的企业活力激发和效率提升。河钢将围绕两大核心,通过用户结构的高端化引领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推进“以产线为基本市场单元”的体制创新,到“十三五”末,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品种钢比例由41%提高到70%以上,高端与战略产品比例由13%提高到54%以上。

   在做精钢铁主业的同时,河钢按照“纵向更深、横向更宽”的发展理念,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线,围绕产业链衍生资源的深度加工与利用,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等非钢产业,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跟随者向新产业、新业态领先者的转变。

   放眼全球,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全球产业发展平台。河钢继去年控股全球最大的钢铁营销服务网络——德高公司之后,今年收购了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十三五”期间,河钢将抓住国际钢铁及相关产业重组的“窗口期”和我国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期,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构建基于“全球营销服务平台”“全球钢铁制造平台”“全球技术研发平台”的竞争优势。

   到“十三五”末,河钢营业收入将达到5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前100位,建成与全球一流钢铁企业比肩、受社会普遍尊重、最具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上一篇:河北钢坯价格同比涨逾8成 钢铁去产能节奏未改变
下一篇:小金属需求空间打开 价格仍在低位蛰伏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