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信厅厅长:已提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地方政府的每一个人,去年最关注的不是GDP,而是大气污染治理。去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指导思想变了,经济增长不仅要追求数量还要追求质…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
“地方政府的每一个人,去年最关注的不是GDP,而是大气污染治理。去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指导思想变了,经济增长不仅要追求数量还要追求质量,单纯追求数量的思想走到尽头了,大气治理和环境保护在官员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复强调。
王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现在各级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压力非常之大,假如你的节能减排成绩在排名中排在后面就抬不起头,这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国家下达的2014年提前完成‘十二五’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河北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能满足河北省里面治霾的需求,所以又制定了调整产业结构的‘6643’工程计划。”
王昌认为,相比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更紧迫,国家应该加强煤炭清洁利用的研究。“由于我国用天然气资源并不充分,而煤炭资源却很丰富,所以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抓的应该就是煤炭清洁利用。煤炭的清洁利用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去。”
提前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21世纪》: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治理工业污染方面,河北将采取哪些主要的治霾措施?
王昌:首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那些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同时一些产能不落后但过剩,从区域布局来说也不需要了,这就需要重新布局。相对而言,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更大。省里前不久出台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三个行业提出总量控制目标。用8年左右时间,将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到2017年,水泥产能控制在2.2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2.6亿重量箱以内。针对这三个行业,我们又拟定了更为具体的化解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其中钢铁的意见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水泥和玻璃的意见今年1月已经下发了。根据这三个意见,我们提出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要完成6000万吨钢铁产能削减任务,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削减任务。
化解过剩产能的力度可谓不小,当然难度也非常大。实际上,我们去年就开始在行动,已经将6000万吨钢铁的削减任务分解到地市,地市再落实到企业和设备上。今年我们也已定了全年削减1500万吨钢铁的年度目标。去年12月24日和今年2月17日,我们开展了两次“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周日行动”,希望通过“周日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结构调整的氛围,引领和带动省内其他各个城市、企业按照这个方式来做,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
同时,我们调整产业区域布局,一些企业要从市区搬出来。河北的钢铁主要分布于唐山和邯郸。例如,在唐山成立了渤海钢铁,以目前唐山市区的9家钢铁企业整合,整合前的产能1500万吨,从市区搬出来在沿海建立一个产能800万吨的钢铁企业,通过这种整合从户头上消灭了8家企业,产能上消灭700万吨。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搬迁重组,整个企业的装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实提升了,实现了区域的布局调整和升级改造。
第三,我们在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个行业,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治理。督促这四个行业的每个企业环境治理设施一定要上到位,该脱硫就脱硫、该脱硝脱硝、该除尘的也要除尘,还要实现在线监控,促使企业有效运行环境治理设施。希望明年上半年完成这一工程。
《21世纪》:根据河北省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方案,今年要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包括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100万吨以上,淘汰平板玻璃产能3600万重量箱。你预计这一任务能否完成?
王昌:这一目标任务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能满足省里面治霾的需求,所以我们又制定了调整产业结构的“6643”工程。
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意见主要卡在论证环节
《21世纪》:为什么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出台较慢,主要卡在什么环节?
王昌:这个意见主要卡在“论证”环节。论证钢铁在区域上怎么布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里论证完了,又冒出来了新问题。最开始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去年又出了“大气十条”,所以意见又开始调整。
《21世纪》:对“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这一任务,有专家认为这一任务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因为河北钢铁产能的基数,也就是河北的钢铁产能到底有多大,不同的口径统计结果差异很大,争议很大。
王昌:钢铁账,不糊涂。一个行业的产能讲的是大数,河北钢铁产能去年大数是2.9亿吨左右,产量为1.8亿吨左右。在钢铁产能的统计过程中有个系数变化区间,只要在误差范围就是统计过程中的现象。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肯定是过剩的。
《21世纪》: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相关企业的银行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
王昌: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确实都涉及到债务问题,不光是银行债务,还是涉及到企业间的债务和民间债务。企业停了之后,债务和人员怎么办?尽管属于落后,但它是当地产业的支柱,地方经济怎么办?在这个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要有序推进,创造条件,成熟一个,做一个。政府就是协调各方,想办法解决债务、人和税收等问题。比如就业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或者产业转移安置等办法来解决。
不必过于担心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对经济的影响
《21世纪》:你如何评估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王昌:我认为,对这个问题,上上下下都存在误解。淘汰落后产能对地方的经济影响,短期看当然会有一些,但从长期看,这是一个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为什么叫落后或过剩产能?因为产业水平低,产品质量的附加值低。假如河北的钢铁产业水平很高,生产的钢材都是世界一流的,那么就不存在过剩产能了。同样是钢铁,河北生产的大都是碳钢,而高强度的螺纹钢,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碳钢能升级到螺纹钢就不是过剩了。
所以我认为,从本质上来看,落后产能就是低水平的产能重复建设造成的,只有把这些落后的淘汰掉,让高水平的产能进来,这样区域的经济发展才是有活力的。现在的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为好的产业腾出空间。一个区域的发展就是转型升级长期的过程,而河北正好是这么一个时期。不必过于担心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对经济的影响。
《21世纪》:河北要治理好大气,必须转型升级,你认为河北转型升级的挑战在哪里?
王昌:最大的挑战就是产业水平低。产业不怕重,关键是水平高低的问题。像有些国家,化工、钢铁企业都建在城里,因为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很低。我们为什么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工业水平没有达到人家的水平。产业水平提升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