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的“帽子戏法”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新钢集团已于方大集团就新钢集团改制重组事宜进行了接触洽谈,并开展相关尽职调查工作。”2月19日,新钢股份的一纸澄清公告,令方大集团入主新钢股份之事浮出水面。市场此前盛传方大集团将…
“新钢集团已于方大集团就新钢集团改制重组事宜进行了接触洽谈,并开展相关尽职调查工作。”2月19日,新钢股份的一纸澄清公告,令方大集团入主新钢股份之事浮出水面。
市场此前盛传方大集团将入主新钢股份,经此澄清公告,传闻得以坐实。而新钢集团也将成为继南昌钢铁、萍乡钢铁之后,第三家被方大系收入囊中的国有钢企。
方威掌控下的民企方大集团,近年来依托协议收购和行政力量强势介入两大“法宝”,将一众陷入困境的国企鲸吞之后再“点石成金”,成就了包含方大化工、方大炭素、方大特钢三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帝国方大系。
“纵观方大系收购的资产,几乎都是因治理乱象痼疾之下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国企,方大系通过非市场化的协议收购低价获得这些资产后,再以市场化方式高额定价,实现个人财富暴增。”一位长期关注方大系的市场人士提醒记者,“不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完善,这种点石成金的制度套利行为以后肯定难以为继。”
连下三城?
尽管同处内陆省份江西,但新钢股份和方大特钢的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2012年、2013年1-9月,新钢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10.44亿元、-1.75亿元,而方大特钢的同期数据分别为5.23亿元、4.82亿元。
不过,可能双方很快就会成为同门兄弟。如重组完成,国企新钢集团将被私有化,成为民企方大集团的囊中物,而新钢股份也将与方大特钢同列新东家方大集团门下。
新钢股份近年来一直饱受业绩之困,尽管公司在今年1月2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将扭亏为盈,净利润在1亿元-1.8亿元之间,但如若不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等财务手段,公司2013年能否扭亏还很难说。
“新钢业绩一直萎靡,省政府早有意推动重组。”江西省直机关的一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江西省曾明确提出要推动新钢与萍钢、方大特钢的重组,以打造一家产能达2500万吨特大型钢铁的“企业航母”。
事实上,如此次重组成功,方大系将在江西省钢铁行业连下三城:2009年10月,方大集团入主陷入困境的南昌钢铁,间接控股长力股份,并将长力股份更名为方大特钢。
2012年,方大系再次出手,将萍乡钢铁收入囊中。2012年11月29日,方大特钢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方大钢铁及间接控股股东方大集团收购萍钢,两者合计持股41.49%。
方大系在江西的钢铁产能由此达到1400万吨,超出老牌国企新钢集团近300万吨,成为江西省的钢铁行业老大,在江西站稳脚跟后,此次顺势拿下新钢集团,亦是题中之义。
至于具体并购方式,前述江西省知情人士称,方大系会延续并购南昌钢铁的模式,即通过入主新钢集团,从而间接控制新钢股份。
“双轨”套利?
“为何方大系不从新钢集团手中直接受让新钢股份的控股权呢?这就跟方大系一贯的国企并购风格有关了。”前述长期关注方大系的市场人士表示。
综观方大系并购国企的路径,多数情况下都是尽量避免直接受让上市公司控股权,而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的方式“曲线救国”,进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制。
“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可以采取非完全市场化的协议收购,从而可以避开相关监管而又更大的操作空间。”前述市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以并购南昌钢铁为例,彼时南昌钢铁净资产为15.4亿元,因此其转让的57.97%国有股权对应净资产为8.93亿元,而当时的转让挂牌价为9.1亿元。
“表面看这一价格比净资产有所溢价,但事实并非如此,南昌钢铁及关联方合计约持有长力股份2.74亿股,而长力股份当时的重组停牌价为10.33元,因此方大集团收购的南昌钢铁57.97%股权,对应的长力股份市值高达28亿元,较9.1亿元的挂牌价高出207%。”中信建投湖南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亚辉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细账。
南昌钢铁在被收购前曾被曝出内部贪污腐败、多名中层干部被抓的黑幕,分析人士直指,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被这种“人祸”放大后,直接导致国企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而成为受压资产,而协议收购则可能让这些受压资产被进一步低估,从而为民企将其私有化提供便利。而方大系以非完全市场化方式吞下这些受困国企后,只需对公司治理结构稍作整理,再通过市场化定价进行相关资产配置,即可点石成金,正是一进一出间这种非市场化与市场化的“双轨”套利,令民营方大系赚得盘满钵满。
可资印证的是,南昌钢铁在方大系入主后业绩迅速翻身,尤其是旗下的方大特钢,数年来在同侪中可谓一枝独秀。2011年至2013年1-9月,在同行普遍业绩下滑或亏损的情况下,方大特钢分别盈利7.23亿元、5.23亿元、4.82亿元。截至2014年2月19日,方大特钢收盘价为3.51元,公司总市值为46.54亿元,方威个人及方大系合计持股47%,其控制的总市值约为21.88亿元,较当初的入主价格已有大幅上涨。
市场此前盛传方大集团将入主新钢股份,经此澄清公告,传闻得以坐实。而新钢集团也将成为继南昌钢铁、萍乡钢铁之后,第三家被方大系收入囊中的国有钢企。
方威掌控下的民企方大集团,近年来依托协议收购和行政力量强势介入两大“法宝”,将一众陷入困境的国企鲸吞之后再“点石成金”,成就了包含方大化工、方大炭素、方大特钢三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帝国方大系。
“纵观方大系收购的资产,几乎都是因治理乱象痼疾之下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国企,方大系通过非市场化的协议收购低价获得这些资产后,再以市场化方式高额定价,实现个人财富暴增。”一位长期关注方大系的市场人士提醒记者,“不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完善,这种点石成金的制度套利行为以后肯定难以为继。”
连下三城?
尽管同处内陆省份江西,但新钢股份和方大特钢的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2012年、2013年1-9月,新钢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10.44亿元、-1.75亿元,而方大特钢的同期数据分别为5.23亿元、4.82亿元。
不过,可能双方很快就会成为同门兄弟。如重组完成,国企新钢集团将被私有化,成为民企方大集团的囊中物,而新钢股份也将与方大特钢同列新东家方大集团门下。
新钢股份近年来一直饱受业绩之困,尽管公司在今年1月2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将扭亏为盈,净利润在1亿元-1.8亿元之间,但如若不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等财务手段,公司2013年能否扭亏还很难说。
“新钢业绩一直萎靡,省政府早有意推动重组。”江西省直机关的一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江西省曾明确提出要推动新钢与萍钢、方大特钢的重组,以打造一家产能达2500万吨特大型钢铁的“企业航母”。
事实上,如此次重组成功,方大系将在江西省钢铁行业连下三城:2009年10月,方大集团入主陷入困境的南昌钢铁,间接控股长力股份,并将长力股份更名为方大特钢。
2012年,方大系再次出手,将萍乡钢铁收入囊中。2012年11月29日,方大特钢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方大钢铁及间接控股股东方大集团收购萍钢,两者合计持股41.49%。
方大系在江西的钢铁产能由此达到1400万吨,超出老牌国企新钢集团近300万吨,成为江西省的钢铁行业老大,在江西站稳脚跟后,此次顺势拿下新钢集团,亦是题中之义。
至于具体并购方式,前述江西省知情人士称,方大系会延续并购南昌钢铁的模式,即通过入主新钢集团,从而间接控制新钢股份。
“双轨”套利?
“为何方大系不从新钢集团手中直接受让新钢股份的控股权呢?这就跟方大系一贯的国企并购风格有关了。”前述长期关注方大系的市场人士表示。
综观方大系并购国企的路径,多数情况下都是尽量避免直接受让上市公司控股权,而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的方式“曲线救国”,进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制。
“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可以采取非完全市场化的协议收购,从而可以避开相关监管而又更大的操作空间。”前述市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以并购南昌钢铁为例,彼时南昌钢铁净资产为15.4亿元,因此其转让的57.97%国有股权对应净资产为8.93亿元,而当时的转让挂牌价为9.1亿元。
“表面看这一价格比净资产有所溢价,但事实并非如此,南昌钢铁及关联方合计约持有长力股份2.74亿股,而长力股份当时的重组停牌价为10.33元,因此方大集团收购的南昌钢铁57.97%股权,对应的长力股份市值高达28亿元,较9.1亿元的挂牌价高出207%。”中信建投湖南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亚辉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细账。
南昌钢铁在被收购前曾被曝出内部贪污腐败、多名中层干部被抓的黑幕,分析人士直指,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被这种“人祸”放大后,直接导致国企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而成为受压资产,而协议收购则可能让这些受压资产被进一步低估,从而为民企将其私有化提供便利。而方大系以非完全市场化方式吞下这些受困国企后,只需对公司治理结构稍作整理,再通过市场化定价进行相关资产配置,即可点石成金,正是一进一出间这种非市场化与市场化的“双轨”套利,令民营方大系赚得盘满钵满。
可资印证的是,南昌钢铁在方大系入主后业绩迅速翻身,尤其是旗下的方大特钢,数年来在同侪中可谓一枝独秀。2011年至2013年1-9月,在同行普遍业绩下滑或亏损的情况下,方大特钢分别盈利7.23亿元、5.23亿元、4.82亿元。截至2014年2月19日,方大特钢收盘价为3.51元,公司总市值为46.54亿元,方威个人及方大系合计持股47%,其控制的总市值约为21.88亿元,较当初的入主价格已有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