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雾霾或影响明年增速目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雾霾效应”或影响明年增速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环保相关议题有望成为重点对于明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将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最权威的风向标。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
“雾霾效应”或影响明年增速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环保相关议题有望成为重点
对于明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将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最权威的风向标。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改革思路以及改革决心将以更细化的形式呈现。多方消息显示,会议将于本周召开。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多方面人士获悉,明年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发展和改革两个领域。其中,经济增长将更加关注内需,改革则要培养以增长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理念。这样,建立绿色资产负债表等内容将加快推进速度。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与此同时,在近日全国各地“阴霾不散”的背景下,多名学者对本报表示,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抓好节能并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将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还有学者称,如果GDP目标定在“踩底”的位置,雾霾一定是其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聚焦GDP增速目标
历经领导人换届、经济下行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如何起好“开局”作用备受关注。
一名体制内学者对本报称,这不仅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为中心的党和政府首次联手布局中国经济大局,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细则的关键开局。同时,明年的工作对于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中全会公布《决定》时,由于侧重框架式设计,明年工作内容并不清晰。在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有关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工作的轮廓日渐清晰。政治局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看点之一,主要指标之一的GDP增速如何界定,成为社会各界争相预测的内容。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主流机构均把预测值集中在7.0%~7.5%之间,且呈现出发布越晚,预测值越高的趋势。
上述学者称,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决定必须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此外,本次经济会议不仅是新政府换届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由于近一年来部委、省市及军队等均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因此未来国家治理思路和方法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不以GDP论英雄应该是共识,但同时明确‘发展’是稳定的根本。”这名学者称,对比今年7月30日半年度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可以发现,中央的思路是连贯的,就是发展、改革两手都要抓。
而记者综合各方消息发现,在明年的重点改革领域中,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是公共产品价格改革,资源税、消费税以及“营改增”的扩围。此外,行政体制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和国企改革等重大改革均会稳步推进。根据国务院此前的规划,国家和地方的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有望继续展开,国企改革方案也有望推出。
雾霾会否“拖累”目标
在如何合理界定增长区间的争议中,过去以透支环境获得“黑色GDP”所预埋的问题日益显现。连日来,一场超级雾霾笼罩着全国多个省市,PM2.5(细颗粒物)“爆表”导致许多地方学生放假、汽车限行、飞机大面积延误……本月初,华北、华东和东北南部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同时爆发的重度雾霾,已经无法再被冠以个例之称。
“如果我们的GDP定在‘踩底’的位置,雾霾一定是其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前述体制内学者称。而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雾霾事件有可能成为影响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学界已经打响GDP和环保的拉锯战。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增速,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应该降低GDP增速为过去的环境“欠债”埋单。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此前表示,国家即使付出GDP的代价也要消除雾霾,少用煤,少开车,少开发建筑。宁可降GDP也要把雾霾治理好,因为别的方法都是小方法,不是主要的办法。
事实上,“绿色GDP”已逐渐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习近平多次提出“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更不要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排位等纠结”。而从中央到地方,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也成为各地探讨尝试的新做法。
今年下半年,发改委牵头各部委展开了一场化解产能过剩的攻坚战。这个过程不仅要实现产业的升级,更要改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从而减轻环境和资源负担。
作为全国钢铁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河北省近期开始了大规模的压缩产能行动。对于河北来说,在压缩产能的同时,甩掉空气重污染的帽子显得更为迫切。媒体援引当地官员的话称:“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就要摘乌纱帽。”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明年的经济工作除了在结构调整方面促进环保,更将借助财税这只“有形之手”治理雾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8日也公开表示,在完善税制方面,下一步我国将推进资源税改革,适时推出环境税。其中,大气和水将成为重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则称,资源品、基础品,比如基础能源的比价关系和价格严重扭曲,已经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经济转型之路
在传统红利消耗殆尽后,环境问题仅是中国经济潜在的问题之一。如何通过改革走上转型之路,决定着中国能否继续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发展奇迹。
本月初的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一直以来,固定投资是政府促进增长的主要投资方式。这一态度表明,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仍是主要投资方向,但决策层希望避免过快增长,将对不同投资领域采取不同政策。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2014年国家将引导民间投资,加大部分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来看,明年基建投资将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方面,习近平曾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前,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已经启动,明年将会有更大力度。此前,国务院一共圈定了五个行业作为试点突破口:水泥、平板玻璃、钢铁、船舶和电解铝。
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说,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今年整体的节能减排情况还不错,但雾霾仍然在大部分地区连片出现,这意味着节能减排已经不是仅能靠工业减排就能完成的。
比如,中国的工业节能减排中,在钢铁、有色冶炼等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但在电力工业方面,经过长达数年的节能减排、上大压小、脱硫脱硝改造,目前中国火电机组的单位煤耗水平已经处于世界低位,继续挖潜越来越困难。
胡迟建议,未来要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节能减排手段,比如整治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工业生产的科技环保水平,消费和生活领域提升节能标准等。在当前科技水平更高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用更短的时间走过西方“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这可能也是中国的“后发优势”之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在产能调整中,如何找好政策和市场的边界是发挥市场调节功能、避免重走“越调越多”怪圈的有效办法。
胡迟也建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未来要提升组合政策的有效性,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还应加快,另一方面要加大执行监管的力度,增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效应。在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尤其应当以转变发展观念、改变竞争模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而中央政府也要加大对地方产能结构调整的问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