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由紧转松 央行罕见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一度绷紧的流动性,进入四季度,突然变得宽松起来,6月份“钱紧”的阴影逐渐消散。本周三,央行网站发布了一份答记者问新闻稿,明确表态“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上…
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一度绷紧的流动性,进入四季度,突然变得宽松起来,6月份“钱紧”的阴影逐渐消散。
本周三,央行网站发布了一份答记者问新闻稿,明确表态“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上仍然比较充裕”,随即昨日公开市场操作暂停,为8月份以来第一次。
公开市场操作暂停
10月17日,央行意外没有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任何操作,此为7月30日逆回购操作重启以来的首次暂停。公开市场上一次进入空窗期,还是今年6月中旬到7月底,正值“钱紧”前后的非常时期。
“信贷扩张依然较快,资金面宽松态势日趋明朗,显示流动性并不紧缺,央行借此表明货币政策的中性态度,无意进一步宽松。”多位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
对于此次公开市场操作暂停,业内存有一定预期。10月16日,央行网站出人意料地刊出了一篇新闻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就当前货币信贷形势答记者问》(下称《答记者问》),引发广泛关注。
在这篇《答记者问》里,央行明确表态:“近期贷款增速相对还是较快,特别是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应总体上仍然比较充裕。”
其背景是,央行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
央行表示,今年以来,其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督促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扩张的节奏和结构、改善资产错配问题,加强与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解释,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稳步回落。
“我们认为,下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仍会继续处于合理适度的水平。”央行称,下阶段,将继续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适度增长。
昨日,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整体平稳,隔夜、7天利率均处于数月来低位水平。其中,隔夜品种跌1.7个基点至3.038%,7天品种涨3.6个基点至3.35%,14天品种涨3.4个基点至3.391%,1个月品种跌12.7个基点至4.73%。
正回购、央票有望重启
今年9月末,季末存贷比考核压力和国庆假期资金备付高峰,令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抽紧,央行接连进行了两次总额1680亿元的巨量逆回购。节后第一周,为了对冲逆回购到期,新发逆回购继续维持高位,总量超过1000亿元。“假日效应”过后,随着流动性逐步回归正常,本周二,7天期逆回购大幅缩量至100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延迟之后,进入本周,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接连刷新汇改以来的收盘价新高,同时盘中汇价突破6.10关口,创下6.0965的汇改以来新高,今年至今人民币已经升值超过2%。
而本周三公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再次确认了货币信贷形势与流动性状况的积极变化。不仅如此,本周一国家统计局还公布,9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3.1%,创7个月来新高,令市场对通胀预期加大,亦进一步缩窄了政策放松空间。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央行罕见地发布了《答记者问》,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中性立场。
“近日人民币升值速度很快,外汇占款呈现出大幅流入趋势,估计逆回购可能转向正回购,甚至不排除再度重启央票发行。”一位券商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向本报记者称。
在申银万国看来,季度末金融数据公布后的新闻稿并非常规行为,这一明确表态说明,在目前信贷和表外融资双双加速增长现实下,央行紧信贷、压社融从而降低M2增速的压力很大,政策将继续紧缩和加码。
“就可选政策工具看,在四季度资金相对宽松情况下,央行或适度的减少公开市场投放,或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四季度市场资金的宽裕程度将会被降低,中长期利率也继续承压。”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说。
中信建投分析亦称,政府换届以来的金融调控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清楚地表明了总体经济政策目标的变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权衡中,日益更多地倾向于后者。货币政策的定力体现了经济政策的远见。
屈庆并称,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即将开始的财政存款税收上缴(预计回笼约4000亿左右的量)、逆回购到期的资金净回笼以及月末时点到来,总体上10月下半月资金继续大量净流出,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