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混战矿石定价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自2010年铁矿石长协合同的年度定价被打破后,中国的钢厂已经越来越适应较短期的定价体系,定价周期也从季度向月度甚至更短周期延伸。 “虽然目前的现货交易量占中国进口铁矿石量的比重…
自2010年铁矿石长协合同的年度定价被打破后,中国的钢厂已经越来越适应较短期的定价体系,定价周期也从季度向月度甚至更短周期延伸。
“虽然目前的现货交易量占中国进口铁矿石量的比重还是比较小,但它非常重要,因为传统基准价格是基于它形成的。”普氏能源陈力明对记者指出,现在的定价周期已经在趋向越来越短,从2010年的季度定价,到2011年大部分的长期合同开始按当月指数定价,而现在已有取提单日5天前后的平均指数来定价的了。
在最初推行季度定价时,矿山企业就都基本选择以普氏铁矿石指数(IODEX)为依据(比如月度定价就按照普氏指数的月度平均来定价),主要是由于普氏指数推出较早,并且在最初询价时给了矿山和贸易商更大的权重,那么他们在最终形成的指数中也就可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而目前除了IODEX,国内外已经产生了TSI、MB、CSI、钢协指数、新华社指数等多个铁矿石指数,但在定价中被广泛采用的依然是IODEX。
在整个2012年,IODEX共采集了7540万吨(737手交易)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只占中国当年进口量的约10%,而超过90%的海运现货铁矿石却据此定价,“小样本”依然在决定着“大市场”。
为了争夺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两家矿石交易平台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以及新加坡的GlobalOre分别于去年5月先后上线,其中前者由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发起设立,并且已经在根据交易情况发布每天的基准价,希望形成自己的指数,而后者的股东之一则是必和必拓,公司目前也有约20%的矿石会投入现货市场,其中也参与北矿所和GlobalOre的交易。
不过,目前这两家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年交易量还分别只有1300万吨左右,与普氏指数的采集量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