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创新低预警实体经济缺血 八成资金流向地产基建
来源:中国经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疲软”,仍是四月宏观经济数据所传递出的主要信号。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涨幅反弹至2.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PPI同比下降2.6%,为连续第14个月同比下跌,这在一定…
“疲软”,仍是四月宏观经济数据所传递出的主要信号。
国家统计局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涨幅反弹至2.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PPI同比下降2.6%,为连续第14个月同比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高达6.16万亿元,PPI降幅超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货币刺激效果并不明显,迅速飙升的社会融资总量却没带来实体经济的明显回升,二季度以来经济仍较疲软。
受访的经济学家认为,PPI创新低预警通缩风险,事实也显示,通过松货币拉投资方式无法带来经济的可持续扩张。
M2过百万亿 实体难受益
PPI一般称为生产者物价指数,一定程度上这一指数比预期数值高,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这一指数比预期数值低,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PPI连续14个月的负增长以及此前连续4个月收窄跌幅的趋势扭转,可能再度步入下滑阶段而引发业内担忧。
工业品价格的大幅回落预警制造业通缩风险,而工业品通缩将取代消费品通胀更令人担忧。“工业品价格的通缩,将导致企业库存投资疲弱,可能形成总需求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中金公司经济分析师赵扬认为。
但另一面,市场资金却呈现宽裕。截止到今年3月末,M2余额为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而此前中国预设的今年M2增长的速度为13%。仅第一季度,社会总融资规模就达到6.16万亿元。
一季度货币政策宽松且社会融资飙升,但实体经济仍处于疲软状态让业界颇为费解。他们认为唯一的一种解释就是钱没有真正投到实体经济里面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地区经济展望》报告证实了这一看法。其报告称,中国的信贷缺口(credit gap)为1%左右,但产出缺口为-5%,也就是说中国的GDP增速仍然存在上行空间,而信贷规模超过了潜在信贷需求。
据专家解释,信贷缺口为正,而产出缺口为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中国很多信贷资金并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催生了资产泡沫。
“规模以上企业目前还行,但小企业信贷需求相对较弱,目前外需仍没有根本改善情况下,'外需型’企业需求也较弱。”浙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郭磊对《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分析原因。
刚刚结束的第113 届广交会中,累计出口成交355.4 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下降1.4%。而国内参展商数量的小幅下滑也侧面反映了出口下滑压力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开始显现。
温州某眼镜企业负责人5月7日向记者介绍:“欧美经济疲软使我们企业订单大幅下滑,广交会上欧美客商订单较少,今年企业业绩会明显下滑,我们无计划从银行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
受制于现状而不再扩大经营规模是实体经济拒绝资金的一个理由,而另一方面,缺钱的企业却又受制于从银行渠道获取资金。
“现在温州中小企业更缺钱,由于不良贷款上升,银行变得越来越谨慎与惜贷;同时民间借贷不像此前对中小企业出手'大方’,自借贷危机爆发后也变得更谨慎,现在向企业借贷需要用抵押物等做保障。”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今年4月份亦曾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3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额286.11亿元,比上月新增12.12亿元,比年初新增23.26亿元。
即使不缺钱的企业也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我们不会向银行贷款而去进行别的投资,现在温州也没有好的投资渠道。”温州一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如此感慨。
资金近八成流向地产基建
实体经济未能受益,就难免引发一个疑问:钱都去哪儿了呢?
从社会融资增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实际比去年新增的融资大约为1.3万亿元,其中基建信托及债券比去年多增4541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及信托多增2061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比去年多增3370亿元。也就是说,基建和地产融资多增的部分占全部多增量的77%。
此前曾接受采访的北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通过跟信托公司合作,很大一部分资金仍主要流向地方政府的基建类产品。
而年初他曾向记者表示,即使2012年的收益率在15%以上,今年客户仍然对信托的态度非常谨慎。
“原本计划今年减少与信托公司的合作,但当下仍没有非常好的投资渠道,只好选择继续跟信托公司合作,并且现在看来信托算是法律法规较成熟的投资渠道。”上述资管负责人表示。
5月8日,在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一季度信托数据中,一季度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8.7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2%而再创历史新高。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建类信托募资规模377.76亿元,同比上涨了82%。
郭磊向本报记者表示,基建与地产资金占比未来会有所下降。“因为该融资的一季度已经融过了,并且地产投资受国五条影响有限。因为目前地产投资已经越过底部,未来相对会维持一个偏快增速。”郭磊说。
但莫尼塔宏观研究团队4月调研中没有观察到基建和房地产投资转弱的迹象,他们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可能走平,因此上调三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投资增速从19.2%上调至19.6%。
在基建方面,虽然基建融资强劲,但贷款和基建开工之间有一个不匹配。“五六月份通常是传统的工业淡季,但今年旺季开始比较晚,4月份之后工程机械才有启动迹象。”所以郭磊预计5~6月也会“淡季不淡”。
而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并不是一件好事。IMF报告特别提醒社会融资过快积累潜藏风险,“中国社会融资总量在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已经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而且现在过快扩张的融资总量对于拉动GDP增长效果已经不再显著。”
货币政策或转向稳健偏紧
政府主导的宽松货币拉动投资的方式,正在逐步被市场证明无法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成为市场的主流看法。
“二季度货币政策会转向稳健且不会松动,主要偏控金融风险。”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5月8日向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一季度新增的2.76万亿元贷款,他认为现行的信贷政策不可持续,在现有基础上货币政策稍微收紧更适宜当下经济环境。
继美日之后,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和韩国均宣布降息,受此压力,央行5月9日重启央票发行,今年首期央票的发行规模达100亿元,期限为3个月(91天)。而就在2天前央行还进行了28天正回购的询量。
“如果央票重启,说明当前的货币政策是对冲型政策,不具备宽松基础。”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认为。
理论上讲,生产资料通缩理应采取降息来刺激需求,但在他看来,近一年来PPI通缩充分反映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供给和需求的错配已经不是通过刺激需求的政策就可以解决,相反更需要政策的稳定以倒逼落后产能的淘汰。
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苏畅博士在最新研报中称,无法排除再次政策刺激的可能性,目前能够带动中国经济持续扩张的是通过制度性的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从时点上看,政策透露类似的信号可能要等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甚至之后。而政策最终落实和逐渐起效,可能需要等待更久。
“另一条带动中国经济可持续改善的路径,是海外需求显著好转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并带动制造业重新进入扩张周期。”苏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