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消耗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且浪费惊人。这是记者从2010年4月22日在山西省河津市、中铝公司山西铝厂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现场交流大会上获知的信息。但莅会的中国铝业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罗建川强调说,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据悉,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目前每年大约需要排放废石1.4亿吨,尾矿1.1亿吨,工业废水5亿吨,生产过程中产生烟气500亿立方米,其中含硫近500万吨,氟化物2万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约3000万吨。这些废弃物如不充分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堆存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政策解读与形势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有色行业固废利用技术创新,工业废水回收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粉煤灰、赤泥等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展示,有色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及经验介绍。
众所周知,“十一五”以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普及之下,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的主要目标。
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测算,2009年,我国企业共综合利用粉煤灰约4亿吨、煤矸石约3.6亿吨、脱硫石膏约1900万吨,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8%、68%和45%。2009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为633万吨,相当于1998年全国有色金属的总产量(616万吨),占当年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4.3%左右,成为有色金属产业资源的重要补充。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
可以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再生资源和工业三废量大、面广、共伴生矿成份复杂,回收利用技术和管理难度都较大。所以与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利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大会发出六点共识和倡议:一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二是大宗利用、高附加值利用技术装备有待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需要提高;三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四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调整;五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下游跨度较大,衔接不够紧密;六是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山西铝厂近年来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已经达到6亿元以上。为此,该厂被授予了“全国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建筑环保建材示范基地”。山西铝厂厂长吴茂森告诉记者,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支柱型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对于合理利用资源,缓解资源供求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有关专家指出,有色金属骨干企业要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必须实现六大转变:一是要实现被动利用向主动利用转变;二是要实现单一低值利用向多元高值利用转变;三是要实现局部利用向整体利用转变;四是要实现少量利用向规模化利用转变;五是要实现自身利用向标准化跨行业利用的转变;六是要实现政策引导向立法推动转变。
本次会议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中国铝业公司、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山西省运城市人民政府协办,河津市人民政府和山西铝厂承办。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山西省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铝业公司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