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协议价飙升 中国钢企还能撑住吗?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引言 6月23日晚,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 随后,另一家澳洲矿山公司必和必拓和亚洲其他钢铁企业新日铁、POSCO等也达成相应协议。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就是中国钢铁企业2008年的尴尬处境。2008年2月18日日本企业和巴西VALE达成的65%涨价协议,时隔四个月之后,中国企业再次遭受成本大涨的压力。多位专家表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宝钢与力拓达成的协议,其不良影响都难以预估。 吨钢成本上涨225元钢企还能撑住吗? “按照2008年前4月进口澳矿5618.01吨计算,全年将进口澳矿超过1.6亿吨,此次铁矿石上涨将比去年至少增加行业成本65.6亿元,比原先预期65%涨幅至少多增加12.8亿元成本,主要由进口协议矿的大型钢铁企业承担。”业内人士表示。 有人算了一笔更细的账,如果按照去年基价计算,本次澳矿离岸价将分别达到92美元和128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1美元和63美元,比原先预期65%的涨幅多上涨了8美元和20.5美元。按目前汇率6.8826元/美元计算,相当于每吨铁矿石增加人民币55元和141元,折合成吨钢成本上涨88元和225元。 新签订的长期协议矿价格飙升,会不会对现货市场形成“示范效应”,引领现货市场进入一轮新的上升通道,这也是市场的担忧。 光大证券昨天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现货矿已经提前反映了协议矿的预期涨幅,加上现货矿主要受国内需求的影响,而在目前钢材需求不旺和价格下滑的趋势下,国内现货矿受此次协议矿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特别是进口现货矿,还受到港口高位库存铁矿石的压力。因此,对于以现货铁矿石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其成本基本不会受此次协议矿上涨的影响。 另外,虽然成本上升,但多数机构认为钢铁企业有能力消化或者转移出去。联合金属网的研究报纸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亚洲及世界钢铁企业不仅完全消化了矿石成本提升,更有相当大的获益空间,2008年利润肯定在2007年基础上大幅增加。而钢材涨价从2007年下半年度就已经开始,2007年中国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创造了历年最高盈利水平,全行业利润增长45%,其中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9.54%。 “虽然众多机构认为全球通胀、欧美经济不稳,2008年后期面临钢材需求减弱以及供应增加的压力,可能使国际钢材市场将向合理价位回归,但不会摆脱历史高位的水平,预计钢铁企业未来也不存在无法承受矿石成本的情况。”联合金属网分析师龙宽称。 年度谈判机制土崩瓦解 “为了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持上下游的长期友好合作,宝钢和力拓公司经过友好协商,最终达成了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这一结果的达成体现了双方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的诚意,是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宝钢昨日在谈判结束后发表声明。 即使宝钢再有心维护传统定价机制,在澳洲矿石企业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传统定价机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历史上首发价格第三次被推翻,此前两次都与一家叫SNIM的公司有关。1993年,SNIM与欧洲钢厂首先达成降价13.5%的协议,但1个月后其他铁矿供应商与日本的谈判结果却是只降价11%。2000年,还是SNIM与欧洲钢厂首先达成协议,涨价5.4%,而两天后日本钢厂与澳大利亚BHP,巴西VALE与意大利Riva钢铁的协议涨幅为4.3%。 不同往昔的是,SNIM是较小的铁矿供应商,其铁矿在非洲毛里塔尼亚沙漠,年供应量不到1000万吨,不到全球铁矿石年发货量的2%,且90%以上供应欧洲。显然和力拓不是一个重量级。 “年度定价,同一个市场同一个价格,这是传统铁矿石定价机制的两大核心标准。”有专家向记者透露。根据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日本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每个财政年度在东方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在欧洲以德国用户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主要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分别确定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铁矿石产品价格。 如果以这两个标准来考量,传统谈判机制已经土崩瓦解。“如果谈判其存在的意义只是维护长期合同年度定价方式,那么各钢铁企业和矿山公司仅需各自洽谈其合同价格即可,无需再顾及其他家的谈判成果,这样年度矿价谈判将不再是得到全球铁矿石供需双方认可的多边谈判,而是各企业间单纯的合同商谈。” 记者观察 “两拓合并” 左右了谈判结果 投资银行高盛24日发表研究报告,指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与澳洲达成新一轮的铁矿石供应协议,虽然合同价大幅上涨,但涨幅在预料之内,并可消除中国钢铁行业的不明朗因素,故对中国的钢铁股是利好消息。对这个预测,钢铁公司并不领情。昨天记者就获悉,某些大型国有钢铁公司对谈判结果感到不满,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笔者注意到,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正处于必和必拓与力拓并购的敏感时刻,中国企业被迫接受澳矿价格,似乎与此存在蛛丝马迹。尽管20世纪70年代,由于力拓公司以强硬态度要求矿价上涨,遭到了日本钢铁企业联合抵制,其在日本市场份额被BHP大量侵占,之后力拓公司一直重视维护与客户长期合作关系,2005年、2006年矿价谈判中态度也较为温和,甚至因此遭受澳洲媒体和BHP公司指责:“没有为澳企业争取利益”。 而力拓在今年的谈判中态度异常坚决。联合金属网的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矿价谈判时逢必和必拓对力拓收购的风口浪尖,力拓或是为抵制必和必拓收购,或是为自抬身价,要求大幅涨价的态度最为坚决。由于必和必拓虽然是世界第一的矿业公司,但2007年力拓的铁矿石产量比必和必拓多40%,矿石利润突出这可使力拓股东在未来与必和必拓合并后的新公司中,占有更多的股权,对力拓来说2008年矿价涨幅比客户长期关系更为现实。”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平表示,无论如何,“两拓”合并案是2008年谈判中特有的重大事件,左右了谈判结果,钢铁企业或是给出大幅涨价,或是面对“两拓”加速合并的风险。 此外,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还认为,本次中国钢企被迫接受力拓提出的超额涨幅,不仅仅是使国内行业和企业承受了额外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原有的谈判规则,对以后的谈判更为不利。
来源:南方日报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