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减少、库存增多、价格猛跌、利润下滑,作为中国第一钢铁大省的河北省的钢铁企业正遭受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寒冬,严峻的市场形势前,限产保价、严控成本、优化结构、推进重组,河北钢铁企业正努力化解危机,力争将危机变契机。
钢企经历冰火两重天
唐山丰润的高璇女士开了一家服装店,最近她明显感觉到生意大不如前,每天的营业额少了近一半。按照她的说法,顾客主要是离店面不远的一家钢厂的职工。最近两个月,该钢厂减产、停产,职工收入减少,对她的生意也间接造成了影响。
高璇的细微感受,反映出的是钢铁行业的阴晴变化。刚刚过去的10月份,是1998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首次月度亏损。作为中国第一钢铁大省的河北省已有近4成小钢厂倒闭。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人士郭先生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近两个月已经限产40%。他透露说,现在连公司老总都亲自在外面跑市场,市场冷暖可见一斑。
河北钢铁工业主要产品生铁、粗钢、钢材的产量,从2001年起连续7年6个月增长,但从今年7月开始首次出现回落,8月更是大幅度回落。相关统计显示,1至9月份,河北省钢铁行业累计亏损户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累计亏损额为6.62亿元人民币,9月份当月亏损额为2.24亿元,占1至9月亏损总额的33.85%。
河北唐山地区一民营钢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螺纹钢、板材已从最高点的6000元/吨,跌到现在3000多元/吨。由此算来,不到半年时间,绝大多数钢产品价格都被腰斩,甚至一些品种已经跌破了成本线。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所说,随着钢厂需求的疲软,上游各原材料价格也开始下跌,至此中国钢铁业“高成本、高钢价”时代可以宣告结束,接踵而至的是钢铁业寒冬。
限产增效开拓创新
在此种大环境下,减产保价已经成为眼下河北众多钢铁企业的共识。邯郸、唐山、廊坊等地大部分中小钢企,从8月份开始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唐山地区共有带钢生产线41条,目前只有12条处于生产状态。9月底,河北钢铁集团与首钢、安钢、山东钢铁等主要钢铁巨头协议各自根据实际情况限产20%。10月初,河北钢铁集团决定在前期限产的基础上再减产10%至20%。除减产保价外,严控成本,挖潜增效也成为河北钢铁企业抵御市场严寒的重要措施。
承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怡平表示,目前的形势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就看谁能挺得过去,既要看到困难的严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又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为了应对市场危机,承钢方面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采购策略和生产组织方式,千方百计降低亏损;深入研究和落实挖潜增效措施,把成本快速降低;同时加强资金平衡,压缩在建项目,防止资金断链。据介绍,为争取实现全年不亏损的目标,承钢又新近出台了15项挖潜增效攻关目标措施,两次大幅度地调整了生产组织方式,力求做到成本相对最低,系统生产最稳,资金流基本正常。
在河北钢企中,一则关于邯钢降低成本应对危机的小故事流传颇广:高油耗是邯钢线棒材厂运行车间降低成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该车间经过调查发现,加油时由于油液粘度和加油方式所限,每桶油都会残余部分油液,综合计算应该会剩余12.5公斤,每桶可回收10公斤。每月润滑油消耗40桶,每公斤7.8元,液压油消耗30桶,每公斤6元,每月靠回收残余油可节约4920元!于是他们制订出一套详尽的回收考核措施,有效达到了节油目的。目前这种节油方法在整个线棒材厂进行了推广,预计月均降成本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