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来源:2018年第六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李 杰 王光亮 孙世家(北营炼铁厂新2炉作业区 本溪市 117000)摘 要: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是北营炼铁厂置换产能新建的第二座大型高炉,开炉后由于受原燃料…

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李 杰  王光亮  孙世家

(北营炼铁厂新2炉作业区  本溪市  117000)

摘  要: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是北营炼铁厂置换产能新建的第二座大型高炉,开炉后由于受原燃料条件所限,炉况稳定性一般,平均生产指标较低。2015年末,通过把控原燃料质量、合理控制高炉各项操作制度后,高炉炉况得到明显好转,并且高炉生产指标持续上升:截止2016年8月,实现高炉一氧化碳利用率48.5%~49.5%、燃料比518kg/t、高炉利用系数2.43以上的良好成绩。

关键词:高炉,原燃料,一氧化碳利用率,燃料比,利用系数

1 前言

本钢北营新2#高炉公称容积3200m3,设有4个铁口,32个风口,采用卢森堡PW串罐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等十几项国内外炼铁新技术、新工艺,于2014年7月26日开炉。开炉后,由于所用烧结矿和焦炭质量存在阶段性下降及不稳现象,导致高炉炉况顺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生产指标较低,能耗较高。截至2015年末,为了实现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以及获得良好的生产指标,对高炉原燃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并结合之前高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总结,优化高炉各项操作制度,使高炉实现长期稳定顺行,同时生产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2 开炉后主要生产指标

根据对高炉炉况调整、优化的时间,总结起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准期: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第二阶段为调整期: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第三阶段为优化期: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各阶段生产指标见表1。

表1  新2炉阶段指标汇总

时  间

利用系数

焦比

煤比

燃料比

综合入炉品位

煤气利用率

炉温稳定率

t/(m3.d)

kg/t

kg/t

kg/t

%

%

%

基准期

2014.08~

2015.11

2.25

402

131

538

57.89

46.60

71


调整期

2015.12~

2016.01

2.19

379

154

542

57.72

47.13

80


优化期

2016.02~

2016.07

2.30

378

150

534

58.23

47.99

90

比基准期

+0.05

-24

+19

-4

+0.34

+1.39

+19

3 高炉稳定生产技术措施

3.1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

3.1.1 稳定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

2015年初,400㎡烧结机投入生产,新2号高炉烧结矿供料紧张情况得到缓解,由原有300㎡烧结机供料,改为以360㎡烧结为主,配吃部分300㎡烧结矿,但受烧结矿产能影响,300㎡烧结矿配吃比例波动较大,综合入炉品位不稳。2015年末,随着烧结系统的不断改进,产能增加,300㎡烧结矿配吃比例实现稳定控制15%~20%之间,使高炉综合入炉品位由原57.00%~58.00%稳定至58.0%~58.50%之间,阶段性实现59.00%。

3.1.2 加强筛分,减少入炉粉末

首先,定期检测和及时控制原燃料的T/H值,满足筛分要求,其中焦炭控制70~80t/h,烧结矿控制200~240t/h,球团矿160~200t/h,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高炉入炉粉末,同时可以监控原燃料质量;其次,强化筛网使用、更换及检查制度,矿焦筛要根据使用寿命定期更换,并加强巡检,对堵筛或断齿及时处理,提高筛分效果,确保原燃料粒级稳定,降低入炉粉末量。

3.1.3 加强原燃料质量跟踪

原料方面:对于入炉前的烧结矿,要求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质量分析,主要查看烧结矿品位、碱度以及FeO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四烧、五烧配比,稳定炉况;燃料方面:要求每隔12小时对焦炭质量进行一次全分析,重点关注CSR变化,若低于65%,则要求技术科对焦炭再次检测,以便确认焦炭质量实际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装料制度,稳定中心气流,确保高炉稳定顺行。

3.2优化高炉操作制度

3.2.1 热制度

热制度是高炉生产的生命线,是高炉长期保持顺行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热制度控制,有利于改善高炉炉缸活跃性以及渣铁流动性等。新2号高炉在炉况调整期要求高炉在满足合理压差的同时,确保炉温稳定控制在0.45%~0.55%之间,PT 控制1500±10℃,以便改善炉缸活跃性。

2016年3月,炉况顺行程度明显好转,炉芯温度由560℃上升至580℃(如图1所示),炉缸活跃性增强,并且炉温稳定率实现上升10%。此时,考虑高炉炉缸活跃性以及炉况运行状态,综合分析,新2号高炉已经具备低硅冶炼条件,所以,决定于同年4月份将炉温降低0.10%,控制0.35%~0.45%之间,PT控制 1500±10℃。

3.2.2 装料制度

布料矩阵是高炉装料制度中的核心调剂手段,也是高炉上部调剂的重点。确定一种合理的布料矩阵应根据原燃料条件、高炉内型以及高炉操作水平等因素,并且其形成的基础布料矩阵应该是稳定的,即使外围条件发生变化,也是在基础布料矩阵上进行微调,比如中心加焦比例、边缘负荷、中心负荷等。

新2号高炉在开炉初期,因受原燃料条件限制,采用中心加焦布料模式,虽炉况顺行较好,但燃料比偏高。2014年12月,400㎡烧结机投入生产,新2号高炉烧结矿供料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同时结合北营降耗攻关要求,决定采用“平台+漏斗”布料模式,调整初期高炉各项生产指标得到稳定提升,但“平台+漏斗”布料模式对原燃料波动适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高炉长期稳定顺行要求。

2016年3月,为进一步强化生产指标,在调整期布料矩阵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高炉主要参数进行总结、分析,最终确定新2炉矿批在83t~89t,焦批18t条件下的布料矩阵主要参数:焦炭控制料线1.3m时,焦炭平台宽度1.50m~1.60m,占半径比例33.3%~35.6%,最大角距离炉墙0.2m~0.3m,焦角差11.5°;矿石控制料线1.5m时,矿石平台宽度1.1m~1.2m,占半径比例24.4%~26.7%,最大角距离炉墙0.05m~0.15m,矿角差8.5°,边缘负荷8.5~9.5,中心负荷1.30~1.55。并根据原燃料质量变化对边缘及中心负荷进行微调,控制好焦、矿平台宽度,稳定料面,防止中心气流受阻。

3.2.3 送风制度

新2炉高炉风口为32个,风口面积由原0.3997m2,调整至目前0.4137m2,其中21个φ130mm风口,11个φ125mm风口,风口长度由原610mm和580mm调整为16个643mm、16个610mm。在现有原燃料及各项制度的匹配下,标准风速220m/s~230m/s,实际风速245m/s~255m/s,鼓风动能12000 kg.m/s左右,理论燃烧温度2200℃~2300℃,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活跃。

另外,在风量调剂方面,遵循以压差为中心思想,以K值为操作依据,合理调节风量,目前风量基本控制在5500m3/min左右,压差155kpa~160kpa,k值2.7~3.0之间,稳定性较好。在风温控制方面,新2炉结合理论燃烧温度控制及燃料比攻关要求,目前风温控制1220℃。

3.2.4 冷却制度

新2炉冷却壁本体系统由软水Ⅰ系供水,沿本体纵向分为三个冷却区域:一区:炉缸(1-5段光面冷却壁)、二区: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6-9段铜冷却壁)单独供水;三区:炉身中上部(10-16段铸铁冷却壁),随冶炼强度的提高,炉体热负荷增大,通过调整旁通阀开度,平衡水量。炉底、风口大套、中套由由软水Ⅱ系供水。

通过控制水泵站的风扇及喷淋泵的数量控制Ⅰ系进水温度:34℃~36℃,压力0.65Mpa,流量8500m3/h;Ⅱ系进水温度:26℃~28℃,压力0.65Mpa,流量1650m3/h;高压水进水温度23℃~25℃,压力1.0Mpa,流量2100m3/h。

3.2.5 出渣铁制度

新2炉共有4个铁口,采取两用两备制度,交叉铁口出铁。在铁口维护方面,严格控制打泥量,保证铁口深度3.5m~3.8m之间;渣铁排放控制方面,坚持无间隔出铁,出铁时间控制在2.5h~3.0h之间,且40分钟出铁铁口不见渣则立即打开另一铁口,防止因亏渣而影响高炉顺行,总体控制效果显著。

3.3 强化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为了更好的维护高炉生产,提升高炉操作人员业务水平,新2炉车间每月均对高炉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竞赛、高炉实际操作竞赛、观察生铁成分竞赛等等,通过以上考试,对考核结果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有效带动了车间员工的学习热潮。

4 结语

本钢北营新2炉通过合理应用现有原燃料条件,采取与原燃料条件相适应的各项操作制度,并提升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实现新2炉长期稳定顺行,而且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很大提升,总体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筱留.高炉生产知识问答.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本钢七号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实践
下一篇:邯钢微合金化汽车厢体用钢700XT的研制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冶金技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