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探索和实践机器人集成应用纪略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原先每生产一卷彩涂板后,2名产线工人需合力在20秒内将更换的重达40多公斤的套筒搬上运营系统,否则生产线会因设备运转延时而被迫减速,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如今,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由马…
原先每生产一卷彩涂板后,2名产线工人需合力在20秒内将更换的重达40多公斤的套筒搬上运营系统,否则生产线会因设备运转延时而被迫减速,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如今,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由马钢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直接替代了工人操作。这是马钢实施智能制造,运用机器人进行连续化、便捷化、高效化生产的成功实践。
从被动进口到主动研发
早在2008年,马钢就开始探索机器人的集成运用了,但这一切都是被“逼”出来的。当时,马钢正在进行车轮扩能改造。此前,车轮老生产线重载机械手都是从德国引进的,而且使用效果比较好,所以马钢决定再次向德国有关公司申请进口。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公司大幅抬高价格,一台机械手标价60万欧元。于是,马钢又找到另外一家德国公司,希望其能给出合理的价格。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公司更是漫天要价,比前者开出的价格还要高出10倍。无奈之下,马钢最终放弃进口,选择走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制造之路。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没有技术参数做参照、没有设备设计制造图纸指导的情况下,马钢相继开展了软件开发、程序编程、设备造型、功能数据采集等攻关工作。历经4个多月的探索和攻关,马钢开发出7个重载机械手。在车轮压轧三线进行功能检测时,7个重载机械手能够灵活自如地完成水平伸缩、垂直升降、上下旋转、前口旋转及开合、小车平行移动等规定动作,其精度和稳定性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德国公司得知后惊叹不已,甚至表示今后在重载机械手制造方面,马钢是他们的强劲对手。
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亮相国家科技馆
尽管马钢生产线并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机器人,但通过那次与德国公司的较量,让社会和相关企业对马钢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成果有了一些了解。
近两年,冶金工业化生产对机器人开始有了一定的需求。同时,机器人的应用也在各个领域逐步扩大。去年9月份,国家科技馆委托马钢制造一台智能机器人。接到这笔订单后,马钢高度重视,组织自动化公司智能智造事业部技术团队进行项目设计、开发。在开发中,该团队为了确保马钢机器人登上国家科技馆的大舞台,在首都展示马钢智能制造的风采,精心编制软件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组织前端和末端开发,最终按照国家科技馆的要求,完成了机器人的集成应用。自重400公斤、一次可搬运50公斤的机器人一亮相国家科技馆,便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推广机器人替代繁重繁琐的劳动
冶金企业生产线上的许多工序不仅繁琐、劳动强度高,而且危险性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钢卷打包、钢卷标号等操作时,操作人员容易被红钢炙烤、灼伤等,同时因温度过高,也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运营水平,工信部在“十三五”期间,开始推行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试点工作。其中,马钢轮轴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被列为试点之一。
马钢为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立项,计划投资6600万元,进行智能制造、机床联网、信息系统建设。马钢通过集成应用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智能识别系统、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智能部件,采用数字化工艺仿真技术,实现产品数据化开发、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和验证、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产品质量追溯、在线智能检测、设备故障自诊断、车间制造资源合理调配和车间精益生产等功能,实现轮轴产品的智能加工和柔性组产,确保产品一致性,有效降低产品库存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
今年4月份,马钢又投入1400万元资金,以自动化公司为主体,以冷轧总厂为试点单位,分批实施11套机器人集成应用。目前,马钢自动化公司成功完成了一台自重1吨、一次载荷200公斤的机器人集成应用,在轮轴生产线试用后效果良好。下一步,马钢将在产线系统推广应用钢卷贴标、自动喷码钢卷机械手和8套用于轧钢系统的重载1吨的机械手,以逐步替代生产一线工人繁琐繁重的劳动。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