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1000m3高炉炉缸水温差治理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摘要进入2007年以后,酒钢1000m3高炉由于炉缸侧壁局部冷却壁水温差升高,热流强度最高达到94000KJ/m2•h,影响到高炉的安全生产,通过增加加压泵、缩小进风面积、提高生铁含钛、减少出铁…
摘 要 进入2007年以后,酒钢1000m3高炉由于炉缸侧壁局部冷却壁水温差升高,热流强度最高达到94000KJ/m2•h,影响到高炉的安全生产,通过增加加压泵、缩小进风面积、提高生铁含钛、减少出铁次数等多种护炉措施,实现了全开风口作业,护炉取得较好效果,确保了酒钢1000m3高炉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水温差 治理
1 前言
酒钢1000m3高炉2000年10月投产,设计炉龄8年,由于炉身冷却壁大量破损、炉皮开裂,2007年4月进行一次年修,至2013年3月6日停炉大修,累计运行12年零5个月,超期服役4年5个月,单位炉容产铁10695.2t/m3。
2号高炉采用自焙炭块-棕刚玉陶瓷杯结构,工业水冷却。炉缸设计有五段冷却壁,铁口设置在三段冷却壁部位,渣口设置在四段冷却壁中部。随着炉役延长及冶炼强度的提高,炉缸侵蚀加剧,2007年2月,炉缸2-28#、2-29#冷却壁热流强度最高达到94000KJ/m2•h,被迫长期堵其上方14#、15#风口并采取一系列护炉措施,逐步得以控制(见表1),2008年11月实现全开风口作业,安全生产至停炉大修。
2 采取的护炉措施
2.1 提高精料水平
采用高碱度烧结矿60%+球团矿(哈球15%+混合钛球15%+高钛球8%)38%+块矿2%的炉料结构,加强槽下筛分管理,2007年以后,入炉品位控制在52.8%以上。
2.2 合理进行上下部调剂
上部装料制度调整以“打开中心,抑制边缘气流”为主导思想,下部送风制度以确保足够的鼓风动能,将2-28#、2-29#、2-30#、2-31#、3-33#冷却壁对应的14#、15#、16#风口均由φ110×500mm改为φ100×520mm风口、18#风口由φ120×500mm改为φ110×500mm的小风口、长风口,进风面积由0.195m2逐步缩小至0.180m2,确保鼓风动能达到80kJ/s以上,活跃炉缸,减少渣铁环流对冷却壁的侵蚀,实现了全开分口作业,也使高炉在长期高钛的情况下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2009年入炉焦比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3 长期坚持高钛冶炼
坚持长期加入钒钛矿是确保炉缸冷却壁热流强度稳定的重要保证。在2007年炉缸2-28#、2-29#冷却壁热流强度超标期间,生铁含钛长期控制在0.180%~0.20%,随着炉缸侧壁水温差的降低,生铁含钛逐步降至0.090%~0.120%,炉渣中(TiO2)为控制不超过2%。停炉后拆除炉缸炭砖时,发现在南北铁口下方1.2m的区域生成了厚度约为0.6~0.8m,高度为0.5m(在该高度环状带的其它部位,生成了厚度约为0.4~0.2m),含量达59.58%的金黄色氮化钛。说明坚持长期配加钒钛矿是治本之举。
2.4 运用局部灌浆技术
利用检修的机会在炉门区域3-33#及炉缸2-30#、2-31#上方区域开孔灌浆(无水碳素泥浆),通过灌浆,填补了冷却壁与炉壳,冷却壁与碳砖之间的煤气通道。
2.5 加强炉缸水温差超标部位的监控
2.5.1 建立水温差在线监测系统。
2号高炉在进入炉缸特护生产之前,炉缸侵蚀模型显示2-29#、2-30#区域炭砖厚度仅剩余264mm,2013年3月停炉后实测该处炭砖厚度为240mm,基本与炉缸侵蚀模型显示相符。
2.5.2 改造2-30#、2-31#、3-33#冷却壁的供水系统,对这些区域采用新水通过加压泵单独供水。同时规定热流强度达到40000 kJ/m2•h为警戒值,50000kJ/m2•h为休风凉炉值,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措施及汇报制度。
2.5.3 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监控炉缸侧壁侵蚀情况,利用高炉检修机会,在南、北铁口及2-28#、2-29#、2-30#区域埋设7支热电偶,将热电偶插在两块冷却壁接缝至冷却壁热面位置,并建立监控记录台账,铁口区域热电偶温度30~34℃,2-28#、2-29#、2-30#区域热电偶温度50~62℃。
2.6 加强炉身冷却设备管理
控制炉身冷却壁破损,减少漏水,实现了炉身冷却设备安全运行。一方面是加强炉况调剂管理,重点是坚持打开中心、抑制边缘的装料制度;另一方面加强水系统管理,严禁擅自闭水;三是利用检修的机会安装铜冷却柱及更换开裂炉皮,恢复冷却功能。
2.7 强炉前出铁组织
炉缸侵蚀最为严重的部位是铁口区域,为了维护好铁口,对炉前指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铁口深度≮2.4m,打泥时间调整每次±1秒钟,打泥压力控制在14~18MPa,出铁间隔时间≯30±5分钟,班铁次≯5次铁,全风堵口率100%,铁量差≯3%,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考核机制。
2.8 注炉底中心温度的变化
炉缸侧壁温度和炉底中心温度关系密切,控制适宜的炉底中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出现炉缸不活,2号高炉炉役后期炉底中心温度保持在155~165℃时,炉况稳定性较好。
3 水温差治理效果
通过一系列水温差治理措施的实施,保证了从发现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升高到2013年3月高炉停炉期间的安全生产,2006年至停炉前各年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
但由于局部长期采用小长风口,炉型不规则,2012年以来边缘管道较为频繁,炉况调整难度大,指标劣化明显。
4 结论
(1)采用钒钛矿护炉,生铁钛达到0.150%以上才有明显的效果。
(2)高钛冶炼要有合适的下部送风制度相匹配,在调整钛负荷时同时要对下部送风制度进行调整,防止炉缸堆积。
(3)高炉日常操作要控制适宜的炉底中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出现炉缸不活。
(4)稳定是高炉最好的护炉手段,日常调整必须以打开中心、活跃炉缸为目标,减少铁水环流对炉缸侧壁的冲刷。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