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一把火:寒潮助推农产品期货飙升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欧亚遭遇寒冷天气侵袭,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春节前后出现飙升行情,由此引发市场担心未来几年中农产品尤其粮食的供应问题。农产品再度受到资金追捧。2月8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品种继续延续上涨行…
欧亚遭遇寒冷天气侵袭,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春节前后出现飙升行情,由此引发市场担心未来几年中农产品尤其粮食的供应问题。
农产品再度受到资金追捧。
2月8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品种继续延续上涨行情:玉米主力1209合约报收于每吨2389元,涨幅0.76%;豆粕主力1209合约报收于每吨3038元,涨幅0.43%;强麦主力1209合约则上涨0.47%,收于2583元/吨。
“最近农产品价格确实表现不错,玉米价格在去年11月底时还是2170元/吨左右,现在每吨上涨超过200元,涨幅接近10%。而近期小麦也很抢眼,春节后两天的日涨幅都在1%以上,要知道这可是农产品啊。”上海一位期货操盘手向记者感叹道。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赵燕对此向记者表示,欧亚遭遇寒冷天气侵袭,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春节前后出现飙升行情,由此引发市场担心未来几年中农产品尤其粮食的供应问题。
寒潮点爆期市
“农产品炒作背后都有天气因素作祟,说白了,炒这类品种就是炒作天气。”上述期货操盘手表示道。
这次也并不例外。
在经历了元旦前后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欧洲部分地区近期持续遭遇强冷空气天气。过去一周的严寒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人。其中,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在乌克兰首都基辅,2月3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7℃,超过了1911年同期零下26.7℃的历史纪录。
“东欧,尤其是前苏联国家遭受的严寒,对该地区小麦产量影响会比较大。”赵燕告诉记者,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小麦生产国,“受俄罗斯、乌克兰遭遇严寒影响,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可能会出现困难。”
西欧的软小麦产量或亦受严寒影响。
根据光大期货的研究报告,法国、德国和英国是欧洲最大的软小麦产区,但上周法国和德国地区温度下降至零下20℃左右。虽然软小麦通常可以抵抗零下20℃的低温天气,目前的严寒对小麦市场影响较为有限,但是,西欧地区虽然天气寒冷却地面积雪不多,缺少积雪可能导致小麦作物无法度过极端天气。
除了欧洲大陆外,中国也正遭遇寒冷天气。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大部份气温持续处于偏低状态,1月下旬,东北地区、新疆、内蒙古以及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6℃。对于内蒙古、黑龙江的部分城市来说,刚刚过去的春节甚至成为历史上最为寒冷的一个春节。
不过,降温对于国内大部分冬小麦越冬影响并不是很大。
有学者表示,虽然严寒天气会对部分地区晚播的冬小麦群体发育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对其产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且北方冬小麦产区还可以采取包括施肥、覆盖等措施来防御冬小麦受冻。
“现在的农产品行情存在着炒作因素,虽然市场担忧欧洲严寒天气会造成前苏联国家小麦产量下降并抑制后期出口供应量,但目前冬小麦还处在冬眠期,需要等到三、四月份冬眠期结束后才能确定是否真的受到影响。”赵燕认为。
二月供需成关键
“欧洲寒冷天气会助推小麦价格,小麦涨上去后,会带动玉米、大豆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因为农产品之间存在比价关系,当一个品种的价格发生变化后,与它有关联的其他品种也会有所变化。”一位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在小麦上涨期间,玉米、大豆、菜油等农产品均在上涨,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春节过后国内大豆、玉米、籼稻、棉花、强麦等品种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去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
“严寒天气对欧洲油菜籽产量也会有所影响,因此近期国内菜油期货价格涨幅也不错。”赵燕表示。
事实上,最近的农产品市场一直都不缺乏炒作天气的题材。
去年12月,南美洲国家接连出现的干旱天气亦造成市场对于大豆、玉米产量预期不断下调。除此之外,美国去年秋冬以来天气干旱或将延迟并影响今年春季玉米、大豆等作物播种生长也一度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
“我节前也趁机做多了一把强麦,但最近都出掉了。虽然赚到了钱,但我认为农产品市场的炒作都是暂时性的,还是应该等减产、播种面积减少明确后再看。”上述期货操盘手表示,对于目前的农产品行情能否持续并不看好。
“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的2月份供需报告将会特别引人注目,这或许会引导农产品市场接下来的走势。”赵燕认为。
据悉,美国农业部(USDA将于本周四(2月9日公布2月份的供需报告;但在南美产量担忧情况下,本月USDA可能会对出口数据进行一定的调整。
记者获得的《美国农业部2月份供需报告前瞻》显示,USDA将会对南美洲的玉米产量进行调整。目前市场预测阿根廷玉米产量范围为2000万至2450万吨,相比USDA上月预测为2600万吨,去年产量为2250万吨。而巴西玉米产量预期也会下调,但降幅较小,预测产量为5850万至6100万吨,相比USDA上月预测为6100万吨,仍高于去年的5750万吨。
农产品再度受到资金追捧。
2月8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品种继续延续上涨行情:玉米主力1209合约报收于每吨2389元,涨幅0.76%;豆粕主力1209合约报收于每吨3038元,涨幅0.43%;强麦主力1209合约则上涨0.47%,收于2583元/吨。
“最近农产品价格确实表现不错,玉米价格在去年11月底时还是2170元/吨左右,现在每吨上涨超过200元,涨幅接近10%。而近期小麦也很抢眼,春节后两天的日涨幅都在1%以上,要知道这可是农产品啊。”上海一位期货操盘手向记者感叹道。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赵燕对此向记者表示,欧亚遭遇寒冷天气侵袭,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春节前后出现飙升行情,由此引发市场担心未来几年中农产品尤其粮食的供应问题。
寒潮点爆期市
“农产品炒作背后都有天气因素作祟,说白了,炒这类品种就是炒作天气。”上述期货操盘手表示道。
这次也并不例外。
在经历了元旦前后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欧洲部分地区近期持续遭遇强冷空气天气。过去一周的严寒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人。其中,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在乌克兰首都基辅,2月3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7℃,超过了1911年同期零下26.7℃的历史纪录。
“东欧,尤其是前苏联国家遭受的严寒,对该地区小麦产量影响会比较大。”赵燕告诉记者,俄罗斯是世界第四大小麦生产国,“受俄罗斯、乌克兰遭遇严寒影响,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可能会出现困难。”
西欧的软小麦产量或亦受严寒影响。
根据光大期货的研究报告,法国、德国和英国是欧洲最大的软小麦产区,但上周法国和德国地区温度下降至零下20℃左右。虽然软小麦通常可以抵抗零下20℃的低温天气,目前的严寒对小麦市场影响较为有限,但是,西欧地区虽然天气寒冷却地面积雪不多,缺少积雪可能导致小麦作物无法度过极端天气。
除了欧洲大陆外,中国也正遭遇寒冷天气。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大部份气温持续处于偏低状态,1月下旬,东北地区、新疆、内蒙古以及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6℃。对于内蒙古、黑龙江的部分城市来说,刚刚过去的春节甚至成为历史上最为寒冷的一个春节。
不过,降温对于国内大部分冬小麦越冬影响并不是很大。
有学者表示,虽然严寒天气会对部分地区晚播的冬小麦群体发育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对其产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且北方冬小麦产区还可以采取包括施肥、覆盖等措施来防御冬小麦受冻。
“现在的农产品行情存在着炒作因素,虽然市场担忧欧洲严寒天气会造成前苏联国家小麦产量下降并抑制后期出口供应量,但目前冬小麦还处在冬眠期,需要等到三、四月份冬眠期结束后才能确定是否真的受到影响。”赵燕认为。
二月供需成关键
“欧洲寒冷天气会助推小麦价格,小麦涨上去后,会带动玉米、大豆等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因为农产品之间存在比价关系,当一个品种的价格发生变化后,与它有关联的其他品种也会有所变化。”一位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在小麦上涨期间,玉米、大豆、菜油等农产品均在上涨,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春节过后国内大豆、玉米、籼稻、棉花、强麦等品种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去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
“严寒天气对欧洲油菜籽产量也会有所影响,因此近期国内菜油期货价格涨幅也不错。”赵燕表示。
事实上,最近的农产品市场一直都不缺乏炒作天气的题材。
去年12月,南美洲国家接连出现的干旱天气亦造成市场对于大豆、玉米产量预期不断下调。除此之外,美国去年秋冬以来天气干旱或将延迟并影响今年春季玉米、大豆等作物播种生长也一度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
“我节前也趁机做多了一把强麦,但最近都出掉了。虽然赚到了钱,但我认为农产品市场的炒作都是暂时性的,还是应该等减产、播种面积减少明确后再看。”上述期货操盘手表示,对于目前的农产品行情能否持续并不看好。
“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的2月份供需报告将会特别引人注目,这或许会引导农产品市场接下来的走势。”赵燕认为。
据悉,美国农业部(USDA将于本周四(2月9日公布2月份的供需报告;但在南美产量担忧情况下,本月USDA可能会对出口数据进行一定的调整。
记者获得的《美国农业部2月份供需报告前瞻》显示,USDA将会对南美洲的玉米产量进行调整。目前市场预测阿根廷玉米产量范围为2000万至2450万吨,相比USDA上月预测为2600万吨,去年产量为2250万吨。而巴西玉米产量预期也会下调,但降幅较小,预测产量为5850万至6100万吨,相比USDA上月预测为6100万吨,仍高于去年的57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