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彩涂市场周评(07.20-07.27)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本周涂镀市场逐步趋弱,长流程工厂资源受影响最为明显,价格也在逐步与冷轧拉近,但民企资源则被产能与原料所拖累继续处于下降走势。从市场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商家心态处于持续回落态势,对于…
本周涂镀市场逐步趋弱,长流程工厂资源受影响最为明显,价格也在逐步与冷轧拉近,但民企资源则被产能与原料所拖累继续处于下降走势。从市场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商家心态处于持续回落态势,对于后市,信心下降的极为明显。目前,市场成交在逐步下滑,而市场环境并未出现好转,资金的问题在不断爆发。近期下游工程、项目等开工率也在小幅下降,这和市场淡季也有较大的联系,而冷轧代替镀锌进行使用的频率也在不断上升,这给镀锌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内贸如此,外贸也并不如乐观,与此同时进出口方面来看,以国内彩涂传导至上游产品的压力较上月几乎持平,2%-3%的降幅虽未能大幅影响市场,但短时给市场造成的调整依然存在。本周镀锌价格最低的在博兴地区1.0mm4650元/吨,彩涂价格最低的在杭州地区0.476mm5110元/吨。从整体来看,价格最低的区域仍旧是在华东沿海地区,此地区所占产能达到了68%,而从产量来看华东地区也是量最大的,相对产品同质化极为明显。截至周五,Myspic镀锌指数为98.3点,与上周下降了0.61%,较上月下降了1.86%,较去年同期下滑14.76%。
【涂镀市场】:
全国涂镀卷板市场随着上游原料的大幅回落而使原本不稳的价格再度处于下滑态势。价格虽然下调,但其同质竞争程度反而处于上升状态,库存也随着开工率的上升而小幅上升。目前市场采购积极性降低,采购周期也明显拖长,备货量也降至2-3天,外加部分客观因素的推波助澜,短期内市场仍有向低位靠拢的可能性。市场如此,钢厂也并不能幸免,钢厂订单量的明显减少,板材方面减产力度较多均是后期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最终会导致积库现象明显。
【民营工厂现状】:
从民营工厂的角度来看,本周上游热卷价格大幅下降态势,下降之后造成了民企一阵慌乱,最终市场价格随之下滑。据悉,部分商家、工厂均有恐慌性抛盘现象,因此成本的下降虽为不利,但也相应拖动了部分市场需求。从民营工厂的角度来看,成本在不断降低,但对于其而言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其库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还有继续回落的可能。从产能方面来看,为了相应的边际效益,大部分工厂均处于高开工率状态,镀锌在78%-80%,彩涂在50%-60%。因此从全国来看,短期内民营涂镀工厂并不会出现什么好转的迹象,仍在不断的在挣扎。
【不同涂镀市场现象】
长三角市场:目前贸易商做低冷热轧库存相似,长三角地区贸易商订货十分谨慎,不少本钢、马钢等代理纷纷退出,武钢现货断档严重,所幸低价盘当前尚未爆发搅局,一些低端镀锌如黄石山力仅4600-4700元/吨或更低但影响有限。二季度长三角区域彩涂出口前高后低七月延续弱势,外贸高峰一过外部尤其是欧盟方面反倾销加深,区域内代表企业的外贸出口无不缩水。由于市场基础动摇、政策等利好缺失、固定资产投资有限,经历过反常的二季度后,钢厂、贸易商对三季度预期相应调低。
博兴市场:博兴市场镀锌板卷价格弱势平稳,早间商家观望情绪浓厚,价格暂稳。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镀锌板卷价格已经连跌数日,价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商家在现货库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降价销售意愿不强。前两天市场需求相对有所释放,不过今日从市场上看,貌似需求又出现萎靡现象,商家面对出货乏力也纷纷表示,寒冬钢市仍在持续。本地民营镀锌厂,近期受订单量偏低影响,减产检修现象日益明显。尤其是那些产线较少的企业减产严重。国丰本轮调价信息,加剧钢价下跌风险,不过受库存低、商家心态影响,后期本地市场镀锌价格下跌速度及幅度或将有所减弱。
西北市场:西安市场涂镀板卷行情继续弱势下行,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市场成交愈发清淡。月底,钢厂抵市资源较少,且部分商家为回笼资金以价换量,因此市场库存量小幅下降。受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本地市场涂镀产品价格也出现了跟跌,尤其是彩涂方面,受博兴市场影响较大,市场跌幅达到100-150元/吨,目前商家均处于观望状态,提货积极性不高。成交方面,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成交情况与价格浮动的关联性不是很大,下游方面仍按需采购,价格多采取一单一议。商家表示,随着后期钢厂生产成本的走低,镀锌板卷仍有进一步下挫的可能。
【国际市场】
本周国际钢市弱势运行。CRU国际钢价综合指数为179.9,与上周持平,比上月下滑3.3%,比去年同期下滑11.8%。本周CRU扁平材指数为168.0,与上周持平;CRU长材指数为203.9,与上周持平。欧洲市场扁平材持续疲软,但螺纹钢市场有所回升。美国薄板提价已获部分成功,但长材市场继续探底。亚洲扁平材市场继续走低,螺纹钢需求仍然低迷。总体上判断,短期内国际钢材市场还将保持疲软。
欧洲市场
盘整运行。本周该地区CRU价格指数为177.0,与上周持平,比上月下滑1.0%,比去年同期下滑6.5%。
扁平材方面,欧洲扁平材市场疲软。最近10天意大利国内热镀锌价格下跌15欧元/吨,现9月份发货的热镀锌出厂价报530欧元/吨。德国钢厂报590欧元/吨,当地的意大利进口资源成交价为560-575欧元/吨。中国资源报670-680美元/吨,最终核算价约高出意大利资源50欧元/吨,无竞争力。尽管目前市场库存较低,但买家因预期欧洲热镀锌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仍持观望态度,欧洲热镀锌价格面临压力。热卷主流出厂价为515-530欧元/吨,5000吨以上订单成交价为495-500欧元/吨。钢厂表示,尽管6月份提价并未完全实现,但市场已止跌。而因库存水平较低、及欧元走软致进口产品竞争力弱,预计9月初热卷价格将出现回升。在英国,入夏以来英国板卷市场平静。现当地服务中心热卷报460英镑/吨(DDP),据说巴西热卷报440英镑/吨(DDP),意大利热卷报440-450英镑/吨(565-578欧元/吨,DDP),厚板报490-500英镑/吨(DDP)。因进口产品持续施压,未来几周英国板卷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中厚板方面,因基本面疲软,欧洲商品级中厚板价格有所下滑。北欧S235中厚板出厂报价由两周前的590美元/吨降至560-580欧元/吨。目前,市场库存偏高,钢厂均宣布减少工作班次,并延长夏季停产时间。南欧中厚板出厂价报520-530欧元/吨,部分钢厂质量较次的中厚板合同价低至510欧元/吨。而黑海地区板坯报价为500欧元/吨(FOB)。板坯和商品级中厚板的价差缩小,钢厂盈利能力下降,均试图向高端中厚板产品转型。
北美市场
弱势运行。本周该地区CRU价格指数为164.9,与上周持平,比上月下滑3.6%,比去年同期下滑13.0%。
扁平材方面,美国薄板市场暂稳。自7月初美国钢厂纷纷宣布薄板价格上调40美元/短吨后,部分钢厂表示,目前提价已大部分取得成功,正在考虑第二轮提价。现美国市场热卷出厂价维持在605-620美元/吨,周环比持平,热卷价格上涨约1.5%。随着热卷价格企稳,投资者信心随之回升,认为美国薄板价格拐点已现,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呈上扬趋势。但有分析师对此表示怀疑,称扁平材基本面并不太乐观,钢厂将很难维持钢价平稳,未来几个月不排除热卷价格再度跌至550美元/短吨的可能。中厚板方面,由于进口产品持续增加、国内钢厂供应过剩,美国中厚板价格面临压力。自上周美国钢厂为与进口产品竞争将价格降至800-820美元/短吨(FOB)后,现低位成交较多。该价格较年初下跌约200美元/短吨,较5月初下跌约100美元/短吨。尽管需求仍然较好,但供过于求的情况非常严重,纽柯等美国钢厂均开始投资向高附加型产品转型。
亚洲市场
弱势运行。本周该地区CRU价格指数为190.4,与上周持平,比上月下滑4.3%,比去年同期下滑13.7%。
扁平材方面,亚洲扁平材市场持续下滑。东南亚板卷市场下跌。本周东南亚热卷进口价周环比降5-10美元/吨,中国资源报580-585美元/吨(CFR),俄罗斯报595美元/吨(CFR),日本报610-615美元/吨(CFR),韩国报605美元/吨(CFR)。由于价格持续下跌,部分买家在下单后毁约。市场观望浓,预期触底价将为550美元/吨(CFR)。热镀锌价格亦由上月的690-700美元/吨(FOB)降至650美元/吨(FOB)。冷卷进口价与上月相比下降20-40美元/吨。现中国资源报650-660美元/吨(FOB),部分报价低至620-630美元/吨(FOB)。中国台湾主流报价为670-680美元/吨(FOB)。由于需求极其疲软,贸易商预计,未来几个月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跌20-30美元/吨,最早年底价格或有所回升。韩国热卷国内价格持续走软。因需求进入淡季,买家采购活动萎缩,现韩国热卷售价周环比下降1万韩元/吨(8.7美元/吨)至8.4-8.5万韩元/吨(728-737美元/吨),现代钢铁报价低出1-2万韩元/吨。浦项推出的低价热卷影响低于预期,报价为79万韩元/吨(685美元/吨)。中国资源报价下滑至590美元/吨(CFR)。由于需求呆滞,进口不断增加,预计韩国国内热卷价格还将继续下滑。
【下游资讯】
汽车方面:
中国市场放缓将影响亚洲车企业绩及前景
中国汽车市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快速发展以来,近两年增速下滑,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仅分别维持2.5%和2.9%的低迷增长,为二十多年来增速最慢的记录,与2010年32%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报道称,随着中国市场增长放缓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在中国布局较大的日韩车企的利润明显下滑,前景并不乐观。而中国汽车市场能否在今年下半年回力,将主要取决于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程度。
家电方面:
工信部:上半年家电整机出口额426亿美元
工信部发布公告,2012年1-6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5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3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低于全国外贸出口4.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3.4%;进口2167亿美元,同比下降2.6%,增速低于全国外贸进口9.3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4.5%。与一季度相比,出口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进口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产品出口增长较快。1-6月,计算机、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和家电四类整机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1122、663、49和426亿美元,同比增长8.4%、16.0%、5.6%和-3.5%,除家用电子电器产品出口额下滑外,其他三类产品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平均水平3.2、10.8和0.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基础产品出口增势相对低迷。1-6月,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和电子仪器设备等基础产品出口较为疲软,出口额分别为410、367、25和129亿美元,同比增长0.6%、-1.7%、-26.8%和3.3%,低于电子信息产品整体出口增速4.6、6.9、32.0和1.9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出口保持增长。1-6月,出口额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笔记本电脑(532亿美元,17.5%);手机(358亿美元,36.1%);集成电路(180亿美元,18.6%);液晶显示板(158亿美元,13.8%)和手持式无线电话用零件(122亿美元,-1.6%)。在重点监测的56种产品中,出口额同比下降的共有21种,比1-5月减少3种,显示器、激光视盘放像机和光盘驱动器降幅较为明显,分别下降28.6%、23.6%和32.6%。
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提高。1-6月,电子信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58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在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增长较快,广播电视设备出口9亿美元,增长35.2%;计算机出口42亿美元,增长21.7%;家用电子电器出口119亿美元,增长8.6%;电子仪器设备出口43亿美元,增长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