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装备制造业成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支柱产业
来源:人民网|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山西省晋城市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的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发展态势良好。截止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5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2.4%,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山西省晋城市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的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发展态势良好。截止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5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2.4%,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15%,完成销售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税20.4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115%。在经济发展中一枝独大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该市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该市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已形成了高档球墨铸管、精密铸件、煤机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光电设备五大产业集群,生产上百个、系列成千个品种的现代化装备制造工业体系。形成生铁产能765万吨,其中:铸造生铁265万吨、炼钢生铁500万吨;钢材产能500万吨;装备制造产品产能330余万吨。2012年,累计生产生铁334万吨、粗钢274万吨、钢材269万吨、金属切削工具432万件、矿山专用设备4.2万吨、光电子器件8.6亿只、铸管件182万吨。成套设备制造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全市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企业达8家,在建和未正式投产企业2家,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多的跨越式发展。 2012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将达到50亿元,占到装备制造产业的五分之一。知名品牌赢得了新赞誉。2012年5月,在第十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上,泽州县被授予“中国铸造行业集群县”称号,该县南村镇被命名为“中国铸管之乡”。
全市装备制造业彰显新态势,经济支柱作用表现明显:一、骨干企业优势凸显,装备制造呈现现代产业升级版。随着高平泫氏、春晨兴汇等年产10万吨以上铸管企业和清慧汽配、金工铸造等年产万吨以上汽配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又先后涌现出富士康、天巨重工、广东力宇新能源等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一批新兴企业的崛起,使全市装备制造业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的新态势。2012年,全市铸管产量占到全国的近1/4,占全省的80%左右。高平泫氏、春晨兴汇已达到年产35万吨球墨铸管能力,位列行业前十名,“晋城铸造”已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做大做强铸造行业的同时,又引进了一批煤矿机械制造、内燃机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山西天巨重工生产的矿用锚杆钻车系列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省唯一,全国最大。广东力宇新能源燃气内燃机能适应各种特殊燃气,填补了国内高端内燃机之空白。金鼎煤机创造了5项世界领先、7项世界先进、12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和200多项专利。二、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链条向终端延伸。近年来,通过依托和借力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泽州、高平、陵川、阳城四大铸造产业集群。在骨干企业集聚效应带动下,培育出了一批 “专、精、特、新”型中高档精密铸造企业。如路宝铝轮毂、天巨重工等企业生产的汽车配件、煤机及其配件、化工配件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冶铸—基础零部件—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的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福盛钢铁、健牛工贸、弘鑫工贸、泫氏铸业、春晨兴汇、鑫环球等企业构成了冶铸及铸管产业链;金工铸业、清慧汽配、路宝铝轮毂等企业构成了基础零部件产业链;富士康、金鼎煤机、天巨重工等企业构成了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产业链。三、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壮大,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铸造业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技术工艺由落后的手工造型工艺技术向机械自动化和精密操作数控机床转变;关键技术由引进购买向自主研发转变;经营模式由家族式和小作坊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通过“冶铸一体化”生产工艺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二次熔炼能耗和生产成本。高炉煤气实行退火、采暖、烧结、发电等循环利用后,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二重650热连轧生产线热负荷试车成功 下一篇:攀钢钛白粉厂单炉运行创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