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万亿蛋糕谁来分享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编者按:据悉,国家电网(微博)已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为其制定国家级的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华北、华东和…
特高压建设在争议中前行 智能电网先行启动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管理层对特高压电网还是持谨慎态度。
从发展智能电网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主要任务》的那一刻起,人们便从中感受到管理层对建设智能电网所下的决心。
根据《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我国要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由此不难看出,发展智能电网不仅被排在了用能管理、节能减排等工作的首要位置,更被视作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
根据国家电网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将分三阶段规划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其一,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工作;其二,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其三,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如此一项宏伟的规划将为我国经济注入怎样的活力呢?国家电网预测,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将接近4万亿元。而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也曾就此指出,智能电网建设每年将拉动GDP一个百分点。
特高压电网发展提速
国家电网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特高压电网加智能电网等于坚强智能电网。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特高压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
所谓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而特高压电网顾名思义,可以更快、更多、更远距离的传输电力。
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事实上,对于特高压的利弊,业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如何,2011年3月,建设特高压电网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列入,就意味着建设特高压电网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作为特高压电网矢志不渝的拥护者,国家电网很快于今年年初完成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据悉,该规划目前已上报至国家能源局。
不过,今年2月,原国家计委燃料动力局局长蒋兆祖、原水电部副总工程师沈根才等25名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送报告,再次旗帜鲜明地以电网安全、资源浪费为由反对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规划。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该注意到特高压电网并未出现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管理层对特高压电网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因此,在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获批前,变数仍然存在。
新能源发展将获得支撑
如果说特高压电网建设尚存变数,智能电网建设却已是箭在弦上。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必然效果显著,万亿“盛宴”亦将为上下游产业创造绝佳的发展机会。然而,比这意义更为巨大的则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发展循环经济。
正如国家电网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建设智能电网是提高能源调控力和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作为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托,对于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世界电网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风能、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电网构成冲击,这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大障碍。而作为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新一代电网,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被认为是截至目前解决这一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智能电网惠及诸多产业
除去上文提到的新能源产业外,在智能电网万亿“盛宴”的刺激下,诸多产业都将得到发展良机。
其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国家电网下属企业。据了解,国家电网2012年将完成坚强智能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预计将解决超过4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其中,将集中针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攻关,预计全年研发经费将达80亿元。
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志表示,目前中国已形成全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批量生产能力,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已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国内相关企业,无疑将从国家电网的投资中分得利好。
国家电网除了加大了研发经费,更相应增加了下属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中电装备济南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2700余亩的规模是国内同类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的产业基地。该基地主要研制和生产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特高压及各电压等级GIS、智能电表、电工汽车电池组、特种新材料输变电等产品。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将提高5倍左右。
此外,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智能电网将使2011年-2015年电力信息化投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据计世资讯测算,2011年智能电网领域的IT投资规模约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工程的渐次展开,IT系统采购也将在经过了2011和2012年的较稳定增长后,在201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5年电力行业IT规模将达到358亿元,2010至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