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向好趋势显现 全面复苏仍待时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21年,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速创下近期新高,世界经济也显现出明显复苏的态势,但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定,制约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接受…
2021年,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速创下近期新高,世界经济也显现出明显复苏的态势,但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定,制约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由于全球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的通胀预期正在显现,应警惕当前潜在的增长风险,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仍待时日。
中国经济表现突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去年经济数据相对较差,今年世界各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都不错,中国表现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中国疫情恢复较早。预计2021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在8%以上。
“整体上世界经济的表现符合预期,未来随着欧美国家疫苗普及,欧美国家经济在8月到10月会有很大增长,其增长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全面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疫情是影响复苏进程的核心因素。”赵可金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认为,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18.3%是非常高的数字,但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要关注到一季度环比去年四季度的增速仅为0.6%,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比如在线经济发展很快,实体经济发展较慢,制造业和大公司发展较好,小公司发展不是非常好,金融业比较好,而非金融业相对较弱。
朱民表示,消费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已经从2018年的17%、2019年的15%,降到2020年的负增长,投资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回升,但依然要保持定力。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要重点关注结构性问题,在注重总体增长速度的同时,应出台一些政策支持结构性改革,同时也要注意到美国政府实施的刺激政策可能引发过热问题,容易产生通胀。
赵可金认为,考虑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有制度性的过滤,当前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通胀的风险不大,但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向。同时,考虑到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相关产业与中国相互依存,切断产业链、工业链不符合全球化的规划,要推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深度配置,需要深度全球化和全球的深度治理,金融治理也需要加强。
全面复苏仍待时日
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达到6%以上,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明表示,美国现在很多行业都已显现出复苏和收入增长的态势,很多行业开始雇用新员工,股市增长,显现出较强的向好趋势,而且强劲的势头将会不断持续下去。未来,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经济将更快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6%和4.4%,中国经济分别增长8.4%和5.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在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疫苗的逐步使用以及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型经济体的拉动下,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大概在6%,但支持政策的调整、金融扶持政策的退出、疫苗的公平可及性问题将影响到2021年的全球经济走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21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疫情,如果抗疫的各项机制不能有效结合,世界将仍处于割裂状态。考虑到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增速出现下滑,2021年开始恢复,2023年逐渐回归正常。
中国已明确提出今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财政和金融两大部门今年以来采取的政策有延续性,对于经济恢复也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李扬指出,2020年,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但与2020年的一枝独秀不同,2021年中国经济可能没有那么亮眼。
在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下,有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7%到8%,中国经济会继续恢复。在李扬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会超过6%,预计会达到8.2%到9.4%,但是2022年增速可能回落,经济真正恢复或许需要三到五年。
中国经济表现突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去年经济数据相对较差,今年世界各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都不错,中国表现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中国疫情恢复较早。预计2021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在8%以上。
“整体上世界经济的表现符合预期,未来随着欧美国家疫苗普及,欧美国家经济在8月到10月会有很大增长,其增长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全面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疫情是影响复苏进程的核心因素。”赵可金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认为,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18.3%是非常高的数字,但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要关注到一季度环比去年四季度的增速仅为0.6%,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比如在线经济发展很快,实体经济发展较慢,制造业和大公司发展较好,小公司发展不是非常好,金融业比较好,而非金融业相对较弱。
朱民表示,消费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已经从2018年的17%、2019年的15%,降到2020年的负增长,投资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回升,但依然要保持定力。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要重点关注结构性问题,在注重总体增长速度的同时,应出台一些政策支持结构性改革,同时也要注意到美国政府实施的刺激政策可能引发过热问题,容易产生通胀。
赵可金认为,考虑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有制度性的过滤,当前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通胀的风险不大,但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向。同时,考虑到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相关产业与中国相互依存,切断产业链、工业链不符合全球化的规划,要推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深度配置,需要深度全球化和全球的深度治理,金融治理也需要加强。
全面复苏仍待时日
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达到6%以上,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明表示,美国现在很多行业都已显现出复苏和收入增长的态势,很多行业开始雇用新员工,股市增长,显现出较强的向好趋势,而且强劲的势头将会不断持续下去。未来,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经济将更快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6%和4.4%,中国经济分别增长8.4%和5.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在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疫苗的逐步使用以及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型经济体的拉动下,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大概在6%,但支持政策的调整、金融扶持政策的退出、疫苗的公平可及性问题将影响到2021年的全球经济走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21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疫情,如果抗疫的各项机制不能有效结合,世界将仍处于割裂状态。考虑到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增速出现下滑,2021年开始恢复,2023年逐渐回归正常。
中国已明确提出今年宏观政策不急转弯,财政和金融两大部门今年以来采取的政策有延续性,对于经济恢复也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李扬指出,2020年,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但与2020年的一枝独秀不同,2021年中国经济可能没有那么亮眼。
在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下,有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7%到8%,中国经济会继续恢复。在李扬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会超过6%,预计会达到8.2%到9.4%,但是2022年增速可能回落,经济真正恢复或许需要三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