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理盗用其他钢企标牌的行为
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国冶金报社|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对于没有取得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盗用其他优质钢铁企业标牌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加治理;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打假冒伪劣产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对于没有取得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盗用其他优质钢铁企业标牌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加治理;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打假冒伪劣产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对“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企业要倒逼退出,对优秀企业要扶持发展。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钢铁工业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巡视员郑卫华在近日举办的2018(第九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表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布局、高质量的循环经济,最后是高质量的综合效益。”
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条路径
“长期困扰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优化产业结构、稳定提高质量、深化绿色发展、实施智能制造、提高竞争力等方面。”郑卫华指出。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方面,在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还不能完全满足客户使用要求。二是技术装备方面,装备大型化发展仍有空间。同时,短流程电炉炼钢工艺比例过低。三是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7)》数据显示,我国冶金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4.8%,大型钢铁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18.3%。四是服务意识方面,不能有效开展用户现场技术服务,以及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五是行业秩序方面,对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尚存在局部性问题,例如一些违法违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对合格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冲击;一些缺乏自律,生产违规、质量违规、纳税违规的“三违规产品”无证生产,挤占了正规钢铁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六是国际化方面,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还有待提高。
郑卫华认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着手。
一是以工艺技术进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技术进步。第二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装备,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等政策规定的落后装备要坚决淘汰,并严防死灰复燃。第三要加强工艺装备大型化改造,鼓励钢铁企业按照《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要求积极开展装备大型化技改,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四要推动工艺结构调整优化,鼓励钢铁企业在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前提下,将部分高炉—转炉工艺转变为电炉炼钢工艺,促进行业整体节能环保水平提升、品种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以需求倒逼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质量提升不仅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功能的提升上下功夫。钢铁下游行业消费需求的升级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三是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形成支撑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层次标准体系。其次要增加高水平标准有效供应。最后要加大对钢铁行业国际标准编制的参与力度。
保障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项举措
郑卫华认为,钢铁行业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来保障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依法依规治钢,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钢铁行业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应以‘放管服’改革为动力,构建全链条监督机制。特别是在当前去产能的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坚持依法依规治钢。要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郑卫华进一步强调,还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并防范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严控生产许可,全面加强监管。“我们将对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申请严把受理关;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后置现场审查,按照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要求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不予许可或撤销证书,严把生产源头质量安全准入关。”郑卫华表示,“此外,我们将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地方监督抽查频次,推动将抽查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强化打假治劣,全力扶优扶强。我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均衡,现有的市场准入、监督监管措施手段力度不够,还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管理,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郑卫华指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和不合理收费,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确保不违规新增产能;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对于没有取得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盗用其他优质钢铁企业标牌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加治理;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打假冒伪劣产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对“僵尸企业”和低效产能企业要倒逼退出,对优秀企业要扶持发展。
四是推动行业自律,促进社会共治。“企业和行业协会应肩负起自治自律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化和专业优势,扩大参与度,共同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机制。”郑卫华指出。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