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申请购买冬季取暖用品,层层批复下来,夏天已至——看钢企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已是年近六旬的老牌国企,“膝下儿女”成群,事无巨细,权无大小,都要经由集团这双庞大的“手”来操办。躺在这双“大手”里,凡事轮不着自己操心,久而…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已是年近六旬的老牌国企,“膝下儿女”成群,事无巨细,权无大小,都要经由集团这双庞大的“手”来操办。
躺在这双“大手”里,凡事轮不着自己操心,久而久之,各子(分)公司不仅养成了“等奶喝”的劣习,更渐渐丧失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免疫力”。当危机袭来,几乎所有子(分)公司全线亏损。这一重创成为酒钢痛下决心改革的导火索。
在酒钢集团,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某单位申请购买冬季取暖用品,待到层层批复下来,夏天已至。
笑过之余,直指“要害”———管理太宽、太细、太死了。
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已是年近六旬的老牌国企,“膝下儿女”成群,事无巨细,权无大小,都要经由集团这双庞大的“手”来操办。
躺在这双“大手”里,凡事轮不着自己操心,久而久之,各子(分)公司不仅养成了“等奶喝”的劣习,更渐渐丧失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免疫力”。当危机袭来,几乎所有子(分)公司全线亏损。这一重创成为酒钢痛下决心改革的导火索。
深化改革以来,酒钢在“放手”上做文章,将手中的“权杖”下放至各子(分)公司,简政放权红利逐步释放。经营权、管理权、购销权等一系列实权在手,各子(分)公司不再是“襁褓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责”字在肩、“盈”字悬梁、“拼”字当头,全力以赴,为彼时四面楚歌的酒钢奋力一搏。
2016年,酒钢盈利2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上半年,酒钢实现盈利3.87亿元。“放手式”改革,成为激活酒钢各经营主体“一池春水”的“妙方”。
“放手”提效率
说起简政放权,酒钢甘肃东兴铝业公司设备能源办公室主任全东平感触颇深。
“以往,一个设备改造项目要经过层层审批,到最后,往往是‘石沉大海’。”全东平苦笑道,“作业区上报的项目不仅要经过分公司科室这一层,还要上报到公司相关处室,‘经常性’的杳无音信打击了作业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问题不容回避,解决是唯一的途径。
“改革的核心不是‘管’,而是‘放’。只有‘放’到位,才能‘管’得好。”酒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陈春明多次强调,必须将权力进一步下放。自此,酒钢大力实施简政放权,重新界定集团总部与子(分)公司的职责权限,全面推行权力下放。
曾经金字塔般的层层上报,变为扁平化的高效决断。有了实权的各经营主体,不再受制于集团“大手”的调配。只要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经营主体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对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环节进行调整,提高了经营运作效率。
尝到“放手”甜头的各子(分)公司,也尝试在各自内部推行简政放权。
以酒钢甘肃东兴铝业公司为例,2015年6月份,该公司对嘉峪关分公司8个作业区进行重新整合调整,成立了11个生产作业区;2015年10月份,撤销了嘉峪关分公司及其内设科室,将公司原来的党政工作处等8个职能处室统一调整为相应的职能办公室,将公司15个一级机构调整为11个,嘉峪关各作业区由公司职能办公室直接“垂直管理”;2016年9月份以来,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68个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规范,审批环节简单明了。
如今,全东平也有了全新的感受:“管理层级减少了,设备能源办公室直接对接作业区。现在,他们上报的项目最快一天就能开始实施,大家干劲儿更足了。”
“放手”激活力
2016年,与酒钢甘肃东兴铝业公司一样,酒钢能源中心也成了酒钢改革放权的受益者。
最直接的受益点,体现在“自主”二字上。
长期以来,酒钢能源电力板块采购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买、用分离,即酒钢专门负责采购的部门不熟悉锅炉习性,只管买;能源中心不问采购事宜,只管用。因采购与生产脱节,锅炉“吃”得一直“不经济”,成本自然也没有下降空间。
“集团下放生产经营权限后,我们真正成了专业化、自主化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责任大了,压力也随之而来。”酒钢能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章燎说,“我们必须要变被动为主动,把‘经济用煤’的观念前置,渗透到采购环节。”2016年,该中心以“经济采购、安全掺烧”为原则,确立了稳定潞安煤和广汇煤,大幅增加策克口岸动力煤,以新煤种和地方煤为补充,拓宽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的动力煤采购策略。
研判煤炭市场走势、策划动力煤经济采购策略、随势而动调整用煤结构……随着集团层面各项权力的“下放”,酒钢能源中心经营活力全面释放,2016年,该中心共节约动力煤采购资金5.5亿元。
在酒钢的改革中,“放”出活力的例子比比皆是。
长期以来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了酒钢各单位生产、经营“两张皮”。“以前,别说是普通职工,连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是赚还是赔。往往外部钢价大跌,而现场还在闷着头使劲生产。”酒钢基层单位一名生产经营负责人坦言。
自主化经营以来,酒钢各经营主体算账意识大大增强。算成本、算利润、算收入……就连以往“只知道花钱,没有挣钱思想”的费用单位也不甘示弱,主动拓展业务,积极寻求创收渠道。
“放手”多裨益
如果把各子(分)公司比作集团之子,那宏兴钢铁公司无疑是酒钢的长子。然而,这个曾经的西北“钢铁之王”,却在市场危机中戴上了“亏损大王”的帽子。长期以来,酒钢宏兴钢铁公司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责、权、利不对等,基层各单位严重缺乏经营责任意识,“等、靠、要”思想和“庸、懒、慢”行为盛行。
2015年下半年开始,酒钢宏兴钢铁公司重新修订了《专业管理考核细则》,公司级的考核条款由原来的147条调整为9条,重点管控利润、成本、费用和产量指标,其他指标都划归为各单位内部考核权责,实现了考核的“松绑”。
同年12月份,该公司下发负面清单,除公司直接开展的和基层单位开展的经公司审批的事项外,其余经营管理权限全部下放,赋予基层单位与经营管理主体责任相一致的机构岗位设置、选人用人、内部分配、生产模式调整和费用管理等权限。
2016年,酒钢宏兴钢铁公司根据各单位属性,将其分别划入利润、成本、费用3个管理中心进行考核,其中,将碳钢薄板厂、不锈钢分公司、炼轧厂等8家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单位划入利润中心,只考核利润和产量两项指标;将镜铁山矿、焦化厂、炼铁厂等不面对市场,其产品只在内部工序间结转的5家单位划入成本中心,只考核成本和产量两项指标;将储运部、检修工程部等只发生费用的4家单位划为费用中心,只考核费用指标。
“放手”后,宏兴钢铁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都是争着抢着吃‘好料’,现在变成了想尽一切办法找物美价廉的原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拿成本中心来说,机制改革后,生产各环节以炼铁为核心,加大经济配料研发力度,挖空心思“抱团”降本。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公认的比“伸手够天”还难的生铁成本,一度降至1188元/吨,同比降幅近30%,首次步入全国先进水平。
“除生产经营类权限下放外,工资怎么发也是各单位自己说了算。工资发放遵循‘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单位要人要岗了,还有很多单位主动减岗减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产能下降时,都不用我们提出要求,一些单位自己就申请安排富余职工顶替劳务用工了。”
掌握运营权、管理权、购销权等实权后,酒钢宏兴钢铁公司经营决策不再“苦等”号令,其采用的以效益排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之能够及时对亏损的产线“踩刹车”、对盈利的产品“加油门”,为企业穿上了抵御市场风险的“黄金甲”。由于各环节衔接顺畅,2016年以来,该公司市场上“捕捉”到的创效品种“加塞”生产速度迅速提升,基本做到了24小时之内就能组织生产,有的产品甚至实现了跨产线生产,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诸多管理权力被取消,各职能处室不能通过审批、考核等方式直接干预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开展,取而代之的是搭台、协调、服务。从“指挥棒”变为“服务棒”,酒钢宏兴钢铁公司各个职能处室重心下移,均实现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