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以优化“息差”打通资金扬实抑虚的通道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金融生态乱象丛生,除了有市场参与主体对象混杂、基础差异巨大、不确定因素众多及监管不穿透等因素外,商业银行“息差”管理不足,起着特殊甚至内源性的作用。而要从趋势性、整体性和内在性上…

金融生态乱象丛生,除了有市场参与主体对象混杂、基础差异巨大、不确定因素众多及监管不穿透等因素外,商业银行“息差”管理不足,起着特殊甚至内源性的作用。而要从趋势性、整体性和内在性上提高商业银行“息差”管理能力,就得坚持“长期趋势与短期特点”结合,提高“息差”管理的趋势性能力;坚持“市场导向与管理导向”结合,提高“息差”管理的整体性能力;坚持“增长数量与发展质量”结合,提高内在管理“息差”的能力。

  我国经济与金融规模快速发展而两者融合度变差,以致资金出现“脱实向虚”倾向,与商业银行“息差”(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差额)管理状态密切相关。从外在形式上看,“息差”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盈利方式,以及与这种方式相联系的盈利状态。而从实质上看,体现的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以及与这种模式相关联的合作(实体经济)关系与质量。资金有效配置是各类资源配置的“牛鼻子”。资金通道(特指流向实体经济)通畅与否,一定会从商业银行不同“息差”管理及状态中体现出来,价值和价格发现的规律一定会发挥作用。因此,金融业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就须优化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息差”管理水平,这是打通资金“强实抑虚”通道的一项基础性、紧迫性和关键性工作。

  当下我国商业银行“息差”管理存在三大问题:短期化行为主导下周期性管理能力的弱化,碎片化行为主导下整体性管理能力的弱化,面子化行为主导下内生性管理能力的弱化。具体来讲,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商业银行没能摆脱对传统“制度性利差”的依赖,主要通过短期或固定定价的方式取得收益,相对长周期配置资产实现盈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开放化程度加深过程中,商业银行仍采取“一对一”合作客户方式,以手段和产品的碎片化,分割市场或分离客户来“断层式”获取收益,从整体上增强合作融合度、以共赢平衡、优化市场价格的能力较弱。在金融竞争化难度加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拼业务规模的惯性巨大,实质性盈利能力弱化。

  在这样的行业态势下,资金流动的方向和通道大受影响和冲击。一方面,资产与负债配置的要素变异,顺序错位。“总量平衡、结构对称”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中“总量平衡”要体现“负债约束资产”要求,“结构对称”要体现“短期性协调周期性”要求。在“息差”管理短期化、碎片化和面子化交叉作用下,金融生态“资产拉动负债”成了市场主流。比如,通过贷款派生存款,实行对负债业务的伴生性“拉动”。通过向特定领域和对象(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平台企业甚至僵尸企业)倾销性贷款,完成负债业务的泡沫式“拉动”。而当环境(监管政策、客户对象)变化时,又会以增多交易层次、复杂交易过程和交叉交易内容方式,实现泛资产化的冒险式“拉动”。另一方面,拉升市场资金价格水平。因为“总量平衡”方向倒置,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总是通过负债缺口来被动平衡,致使市场负债端资金价格趋势性上扬,并加快资金通道扭曲。为不断扩大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常常会出现行为的矛盾与纠结,盲目追逐“功利性”、“热点性”和“概念性”资产对象,对“传统性”、“长期性”和“中小型”资产对象不感兴趣,以加速膨胀短期化利率水平的方式,缓释和掩盖周期性管理能力的不足,形成持续膨胀虚拟经济通道、不断收缩挤压实体经济通道的市场困局。

  金融生态乱象丛生,除了有市场参与主体对象混杂、基础差异巨大、不确定因素众多及监管不穿透等因素外,作为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息差”管理不足,起着特殊甚至内源性作用。而要从趋势性、整体性和内在性上提高商业银行“息差”管理能力,就得坚持“长期趋势与短期特点”结合,提高“息差”管理的趋势性能力;坚持“市场导向与管理导向”结合,提高“息差”管理的整体性能力;坚持“增长数量与发展质量”结合,提高内在管理“息差”的能力。

  优化商业银行管理周期性“息差”的能力,引导经济生态资源配置的优化,比局部性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重要得多。这需要强化对市场利率预期和周期性走势的研判,实现专家学者与实务人才相结合,管理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市场变化相结合,增强判断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变化性。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到经营机制、从商业模式到管理制度,围绕趋势变化实施体制机制改造和完善,加快完成从客户“单体”、“短期”盈利到“总体”、“周期”盈利的转变,探索利率“缺口”管理的新实践,把发展和盈利能力建立在契合经济大生态基础之上。

  对商业银行而言,负债成本越低越好,资产收益越高越好。而对经济生态而言,资产和负债价格必然要同商业银行的选择发生矛盾。因此,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优化过程,一定是与实体经济生态的同步优化过程。以碎片化分割客户和市场来扩大“息差”的方式,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强将难以为继。要加快经营理念的转化,全面梳理在此理念影响下形成的各种经营模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支撑其模式和方式的各种管理规定,比如内部绩效、资金计价、利润考核管理办法等。真正围绕市场导向指挥棒来转,围绕融合客户需求、一体化发展客户的市场目标来进行,做到客户合作的分层而不分割,分类而不分隔,始终把优化“息差”管理水平置于相对统一的市场和客户中来进行,从增强市场客户整体性中不断活化和拓展空间。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靠规模撑面子”、“有规模就有利润”的时代已终结,需从内在品质的提升上增强能力。从客户、收益和规模的关系上看,客户比收益重要,复合性客户比单一性客户重要,收益比规模重要,复合性收益比单一性收益重要,关键要以客户为中心。这需要从客户不同需求实际出发,形成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分层分类客户发展格局,尤其注重培育成长性客户,在保持客户稳定和结构优化前提下,不断拥有前瞻性、收益贡献性客户。利用市场转型、监管政策调整及产业升级出现的市场机会,发展超前性和复合性客户。同时加大对新经济成分加入后客户的选择,注意避免互联网金融放大“面子”效应侵蚀“里子”效应的行为选择,利用技术性优势但坚守金融风险本质,协调好金融发展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关系。

  评价商业银行“息差”管理优劣的标准绝非盈利能力,基础性标准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性、效率性和成长性。服务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的天性,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从这一维度而言,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优化过程,就是金融生态与经济生态融合的优化过程。

上一篇:环保部长履新满月 环保督查风暴将延续
下一篇:环保部:上半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同比升5.4%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