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最强的钢铁集群就是江苏,而江苏钢铁企业的优秀代表就是沙钢,其在运行机制、管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很优秀。”这是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江苏省指导工作…
“中国最强的钢铁集群就是江苏,而江苏钢铁企业的优秀代表就是沙钢,其在运行机制、管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很优秀。”这是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江苏省指导工作时对沙钢集团做出的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沙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沙钢人均产钢量由3年前的700吨~800吨提升至目前的1200吨左右;成功研发合金高碳钢系列线材、高性能焊丝钢、600兆帕级抗震钢筋、汽车用钢等高端产品,近5年研发新产品240余个;开展内部降本工作,2016年实现挖潜增效68亿元;“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有序进行,30余台工业机器人已投入使用……2017年以来,沙钢交出的“成绩单”也很亮眼。1月~5月份,沙钢炼铁产量达1249万吨、炼钢产量达1468万吨、轧材产量达143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27亿元、利润47.39亿元。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日前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专访。他将沙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转型升级信心,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他表示:“钢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转型升级重在做精做强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见行动、见成效,围绕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心无旁骛地干、马上就办地干、想方设法地干,真正让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不懈地抓转型升级,就是一项重点工作。沈文荣表示:“对于转型升级,我们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要结合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来理解转型升级。沙钢转型升级的思路和主要做法就是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5年来,沙钢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届系列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钢为基、结构调整、优化投资、多元发展”总基调,坚定“做精做细做强钢铁主业、做新做大做优现代物流、做专做好做实非钢产业”三大发展战略不动摇,以“提升质量、效率、效益”为中心,抓牢“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工作,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构筑市场拓展、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多元发展、精细管理、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从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来看,中国钢铁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实打实走好每一步。”沈文荣强调,“特别是在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能力上,我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那么,如何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沈文荣认为,钢企应从市场化角度出发,主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汽车用钢需求大幅增加,对钢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紧固件,如螺钉、螺丝、螺帽,对钢材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要远远高于汽车板。“近5年来,沙钢加大这方面产品的研发力度,胎圈钢丝、钢帘线等产品档次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向中高端的进一步迈进。”沈文荣表示。
二是要提升产品质量。虽然沙钢在尽力实现迈向中高端,但与此同时,沙钢并没有放弃普通钢的生产。“目前,市场上对普通钢的需求仍然很大,只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比原来高了。”沈文荣介绍,“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沙钢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沙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撑。”
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八星级酒店———酋长国宫殿酒店被誉为是“为国王而建的酒店”,对钢材质量的要求可想而知。沙钢以过硬的质量成为其最大的供应商,供货量占工程用钢总量的近80%。比利时的贝卡尔特是著名的胎圈钢丝、钢帘线制造商,沙钢是这家公司的全球最大供应商,每年供货量占其采购总量的20%以上。
据介绍,目前,沙钢50%~60%的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60%~70%的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在5年前,沙钢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只有15%。
三是要提高研发能力。“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唯有创新驱动,才能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除了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也很重要。”沈文荣指出,“近年来,沙钢充分利用博士后工作站、钢铁研究院等平台,成功解决了许多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同时培养了一批既懂得一线生产,又具备科研水平的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核心研究队伍。”
全面布局打造“智能钢铁”
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是新常态的第3个特征,也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长期趋势。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未来,迈向中高端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人均产钢量是衡量一个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从全球来看,目前最高的人均产钢量是1800吨~2000吨。
“沙钢人均产钢量为1200吨~1300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自动化程度还不高。”沈文荣认为,“做精做强钢铁主业还要在效率上‘做文章’。”
近年来,沙钢依托沙钢研究院、计算机中心、动力设备管理部门、总工办等科技研发平台,充分挖掘先进工艺装备潜力,实施机器人项目。沙钢所选用的机器人大多为ABB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根据生产实际,沙钢联合第三方自动化公司做二次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这些工业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自动加保护渣,电炉、精炼炉钢水自动测温取样,热卷板、宽厚板、小方坯自动喷号等生产环节,其中自动测温取样机器人的应用为国内同行业首创。
未来3年~5年内,沙钢将重点围绕工业4.0,进一步推进“四化”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岗位设置、降本提质增效、提高劳动效率、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工作质量和加强安全生产等方面,对生产、质量、物流、能源等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采集与监控。同时,沙钢将促进有条件的生产线和车间率先实现智能化改造,逐步将沙钢打造为智能工厂。
做精做强,转型升级,正是沙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一个体现。沈文荣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应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科学把握和认真落实五项重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面向未来,沈文荣表示:“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继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力争通过3年~5年的努力,使人均产钢量由目前的1200吨左右提高到1600吨左右,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一份来自钢铁人的‘礼物’。”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