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沈文荣:我看好3年~5年后的钢铁市场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记者郭俊国陈黎明观点摘要1.如果为收购而收购,不从实际出发的刻意收购重组会出问题,因为收购方的企业文化不一定能够被并购方接受,更难以融合。2.2014年~2016年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预测明…

记者 郭俊国 陈黎明

观点摘要  

1.如果为收购而收购,不从实际出发的刻意收购重组会出问题,因为收购方的企业文化不一定能够被并购方接受,更难以融合。  

2.2014年~2016年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预测明年钢铁行业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但我看好3年~5年后的钢铁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中国离不开钢铁。 

“钢铁产能过剩的成因很多,要面对现实,民营企业要在去产能过程中提高自己,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民营钢铁企业已经不是10年、20年前的水平,其装备水平已经与国企和国际先进企业接轨了。我们许多民营企业的环境保护水平达到一尘不染,我们的管理、技术、产品、质量完全可以参与国际竞争。”4月10日,在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以下简称冶金商会)2016年企业现场交流会上,冶金商会会长、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对《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表示,民营企业应该保持战略自信。  

去产能非一日之功  

沈文荣说:“去产能不要指望很快,3年~5年能够去掉1亿~1.5亿吨是非常乐观的数字了,要想去掉2亿吨,甚至2.4亿吨不大可能。”  

沈文荣介绍,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提出了10多年,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针对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下发了文件,表明中央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重视,而且,这次去产能的行动比以往的力度要大得多,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了责任人、组织机构和指标要求。“中央领导的决心和行动表明:要坚决去掉过剩产能。有中央的重视和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去产能是能够推进的。”沈文荣表示。  

沈文荣同时认为:“去产能是个复杂的过程,按照目前市场的客观形势,有可能出现‘回潮’。”他表示,如果是在2015年底或者2016年初,去产能可能会快一些,但最近由于钢材市场形势有所回暖,一些本来想关的企业不关了,想停的企业也不停了,这对去产能工作肯定会有影响。  

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到底谁要多退出?是国企多一点还是民企多一点?沈文荣进行了2点比较说明。一是从竞争力角度讲,统计数据显示,民营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好。目前发生大规模亏损的是国企,  

而且,亏损20亿元、30亿元以上的没有一家是民企。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讲,国务院发改委的人员表示,国企的年人均产钢量是326吨,民企平均超过600吨,年人均产钢量的优势就反映在企业效益上。二是从生存空间讲,民企空间应该更大。目前,民企的产能占总产能的50%左右,3年~5年后有可能达到65%左右。  

“我认为,民企有生命力。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国家纳税怎么可能被淘汰呢?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国家是不会淘汰你的。只有管理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需要被淘汰。谁也帮不了你。”沈文荣表示,“因此,我认为,从企业性质而言,过剩产能退出市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要按照国家政策推进,凡是经营管理不善的、产品市场不对路的,以及连年发生数十亿元严重亏损的企业(产能)应该多退出;从地区来看,原材料和产品物流成本很高、产品在当地没有销售市场、连年大幅亏损的部分地区产能也应该多退出。”

兼并重组不是越大越好  

在谈到钢铁业兼并重组时,沈文荣指出:“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钢铁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兼并重组,真正成功的不多,因为重组企业‘水土不服’。”沈文荣表示,“我认为,如果为收购而收购,不从实际出发的刻意收购重组也要出问题,因为收购方的企业文化不一定能够被并购方接受,更难以融合。”  

沈文荣还表示,虽然沙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但严格来说,沙钢的吨钢效益低于盈利好的中小钢铁企业,因为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我感到,300万吨~500万吨的中小钢铁企业最有生命力,是能够长期存在的,与其被大企业收购,还不如中小企业自己干。”沈文荣说。

出口是“价格调节器”  

“党中央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的奋斗目标。但是,2014年~2016年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预测明年钢铁行业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沈文荣预测,中国今后的钢产量将在7.5亿吨左右,其中,国内需求为6.5亿吨,外加钢材出口。中国钢产量占世界比重不会下降,仍占50%左右;但国内需求增加,出口比重会下降。  

沈文荣解释,中国钢铁产业规模较大,出口1亿吨~1.2亿吨,甚至于出口1.5亿吨都是正常的。今年3、4月份,国内价格超过国际价格,生产出来的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等又不出口了,于是国内又出现了价格竞争。  

“所以,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是积极的举措,是‘价格调节器’,当国内市场疲软时要多出口,当国内需求增长时也要坚持出口。这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沈文荣强调。  

“我们钢材出口遭遇反倾销,说明我们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产品才可以走向国际。对国外反倾销,我们要积极应对。不过,我们首先要面向国内市场,同时为进军国际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只要质量、管理到位,就可以形成整体优势。”沈文荣补充说。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有增长潜力,还有许多大项目没有启动。到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还要到7.5%,甚至8%。所以,我看好3年~5年后的钢铁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中国离不开钢铁。我对钢铁行业充满信心,未来5年希望还在。”  

上一篇:金融化趋势下,钢企如何应对?
下一篇:钢云之殇:经营风险叠加资金链断裂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