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新常态下,国内矿山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来源:中国冶金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以“新动力、新路径、新伙伴”为主题的“第五届链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就我国铁矿石产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和交流,引起业界的关注…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以“新动力、新路径、新伙伴”为主题的“第五届链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就我国铁矿石产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和交流,引起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国内矿山形势严峻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对国内铁矿石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2015年,钢铁行业发展出现新的变化,由数量发展向减量发展阶段过渡,由规模扩张向集约高效阶段过渡。这直接波及国内铁矿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铁矿石市场进入了需求强度减弱、价格走低、效益下滑的新阶段,国内矿山成本与价格严重倒挂,亏损面持续扩大,失血企业不断增多,一批矿山挣扎在减产、关停的边缘。

  国内铁矿石产量和需求双双下降。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国铁矿石产量为13.81亿吨,较前一年下降8.6%,创近年来最大降幅。其中,去年12月末,国内规模以上矿山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5%左右,85%的小型矿山处于关停状态。

  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国际铁矿石价格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5年下跌,导致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15年,规模以上的矿山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8.6亿元,同比下降20.7%,实现利润总额446.4亿元,同比下降43.9%。其中,大中型矿山企业亏损79.09亿元,利润销售率-12.42%;退出企业达到320多家,僵尸企业达到860多家。

  2015年,国内冶金矿山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6亿元,同比下降17.8%,出现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投资增幅逐月下降,下降幅度在全国各行业中排第1位。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81亿元,同比下降21.4%;民间投资比重86.46%,占比下降2.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民间投资矿山开发建设整体进入萎缩状态。

  国产矿减少的市场份额将继续由进口矿替代。有关专家表示,2016年,我国的粗钢产量将在7.8亿吨左右,钢材出口量将在1亿~1.1亿吨,略低于2015年出口量;铁矿石进口量将在9.8亿吨左右,全年铁矿石进口均价预计维持在50美元/吨~55美元/吨。

  挑战:国内矿山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目前,国内矿山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铁矿资源安全保障问题突出。我国铁矿石自给率逐年下降,远低于规划目标。铁矿石市场被优质、低成本资源严重挤压,国内矿山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走出去”难度增大,成本提高,变数增多,收效甚微,有效权益矿占进口矿总量比重不足10%。铁矿石海上运输量巨大,航道拥挤,通道可替代性小,国内运输份额低。受铁矿石市场价格暴涨暴跌影响,市场风险加大。

  二是铁矿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贫、杂、细、散”现象明显。在现有查明资源储量中,可开发利用的不足50%,有经济效益的可以开采的只有6%。中小型矿床占96%,贫矿占97%,剥采比大,选矿比高,复杂难选,生产成本同口径比高,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20%,高出国际前10矿业公司50%以上,仅与少数细磨选矿加工矿山相当。资源配置成本高,税费种类多,负担重,销售税费负担率平均达到20%以上。矿山企业的创新能力、装备水平、管理效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源、资本、资产一体化动作能力弱,勘查开发资金筹措方式单一,财务成本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国内矿山70%以上的产能是不经济的,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空前压力。

  三是矿山的开发利用方式粗放。部分区域矿山建设占用空间偏多,铁矿勘查许可证面积为43825.66平方千米,采矿许可证面积为5572.18平方千米,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尾矿库、排土场占压面积730平方千米,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稳定和调节市场能力差。在4133个生产矿区中,大型矿区占3.9%,中型矿区占8.78%,小型矿区及以下的占87.32%。此外,矿山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深加工能力不强,单位面积产出较低,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中小矿山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开发技术落后。

  四是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目前,铁矿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矿山与土地市场化高效配置和流转机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激励机制、绿色发展和生态补偿的鼓励和约束机制、差别化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配套调节机制、中小企业的退出机制等都还不健全、不完善,监管机制缺失,事前行政低效,事后、事中监管不力。国有矿山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基本建立,经营机制存在缺陷,运行效益低下,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机遇:国内矿山须整体布局

  目前,国内铁矿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国内铁矿行业存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空间和相对优势,应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在深化改革、布局优化、转型升级、科学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铁矿企业应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规模可贵的矿山固定资产,盘活偏远落后地区的矿产、土地资源,带动就业;而中西部内陆地区和东部资源富集地,具有一定的优势,都可以为国内矿山发展腾出空间,注入活力。

  有关专家提出国内矿山发展战备的“线路图”和发展目标:坚守一条底,确保两个平衡,提升三大能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坚守25%的铁矿资源自给率这一底线;确保消耗资源储量与新增资源储量基本平衡,消失生产能力与新增生产能力基本动态平衡;提升有效保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数量规模量向效益规模型转变,由数量扩能型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国内铁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质量分级、梯次发展,优先勘查开发易采易选的磁铁矿、赤铁矿、多金属矿;加大钒钛磁铁矿、含稀土铌铁矿、含铀硼铁矿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提高铜—硫(钴)—铁、锡—硫(钼)—铁等多金属矿中有益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水平。

  在控制总量规模、有效进行生态保护、环境恢复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发超贫磁铁矿;加强难采、难选等暂难利用的铁矿资源的试验研究和科研攻关,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前,实行严格限采保护;优先勘查开发千米以浅铁矿资源,适度控制千米以下深地资源勘查开发,积极开展深地铁矿资源勘查开采的科学实验研究和技术储备。

在发展空间的布局上,构建“6区12带”为主体的勘查开发格局,稳住东部大型矿山产能,提高中西部内陆地区保障能力;以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含稀土铌铁矿综合利用和鞍山式铁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等为主要特色,建设鞍山—本溪、冀东、攀枝花—西昌、包头—白云鄂博、五台、吕梁、长江中下游等6个国家级铁矿资源发展区;重点开展北票—朝阳—凌源—承德、通化—白山—桦甸等12个铁矿资源丰富带的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建设区域铁矿经济区和重要铁矿生产区;整合“6区12矿”及周边资源,建设10大铁矿资源重要勘查开发基地,科学规划基地资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技术先进、集约高效。

  在功能上总体布局上,把6个国家级铁矿发展区建设成为全国铁矿资源重要勘查开发基地、铁矿石核心生产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区、差别化政策试点区、综合利用引领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明确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保保护协同发展,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12个区域铁矿经济区,依托资源优势,实施整装勘查、整体开发、整合改造,提高区域铁矿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水平,走出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保友好的发展之路。同时,建设一批集约高效的铁矿生产基地,将稳定保障能力的主要任务落实到重要勘查开发基地。

  未来我国铁矿重点发展12大生产基地,辽中—辽西铁矿勘查开发基地;冀东—冀南铁矿勘查开发基地;鲁中—鲁西铁矿勘查开发基地;闽西南—粤东(石碌)铁矿勘查开发基地;晋北—晋东南铁矿勘查开发基地;长江中下游铁矿勘查开发基地;蒙中—蒙东铁矿勘查开发基地;攀西—滇中铁矿勘查开发基地;西北地区铁矿勘查开发基地;舞阳—霍邱铁矿勘查开发基地。

 

上一篇:热轧卷板 后市调整概率增大
下一篇:为什么一季度钢价大涨 钢企亏损还扩大了?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无

市场走势解析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