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科技业代表委员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3月10日,在主题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了我国高科技成果不多的原因:基础研究需要积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
3月10日,在主题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了我国高科技成果不多的原因:基础研究需要积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则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中需解决的两个问题: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与建立市场体系。
我国高科技成果为什么不多?
万钢:基础研究也是需要有积累的。
一方面是从前大家觉得不需要高科技也能创造财富。另外一方面,基础研究也是需要有积累的。以量子通信为例,从2001年就开始在国内筹建实验室,那时候我们做的是一些很小的文章,只是做基础研究方面的事情。但是我记得1999年我还没有回国之前,国外的高科技公司来找我,问愿意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做他们的首席技术官。当时国内的企业对这个东西不是太有兴趣,所以我们前面走得比较艰难。随着后来国家投入的增加,到了2008年、2009年,因为有大量的积累,高科技的企业开始慢慢成长,对这个感兴趣了,国家的投入也开始增加了,慢慢我们可以探索实用化了。这块我们一直立足国内做,也得益于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
如何更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周国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需解决两个难题。
第一个问题是从供给这一块如何来明确产权,给他自主的处置权、收益权,科研人员就有积极性。
第二个非常重要,要有市场体系,如果没有市场体系,那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技术作为一个商品,具有特殊性。我们看到的交易,一个茶杯很清晰,我就知道要买了,但是技术可能是一张图,可能是一个专利成果,看不见,而且一定是同我们的发明者密切相关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是什么?
万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是提高创新能力。
国家开放了,旅游发展了,人们都走向各国,去旅游的同时采购一些商品回来,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但是从人们采购的行为看起来,也看到了我们市场供给的一些不足。这一现象正说明国内的市场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虽然我们国家制造业发展很快,规模也很大,但是怎么样跟紧市场潜在的需求,怎么样挖掘一些产品,做好市场导向和导向市场,关键问题就是要进行“推进供给侧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还是要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国家从本世纪初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还处于基本全面跟踪的状态,经过十多年发展,我们逐步进入了跟踪、并行和领跑并存的状态,但是跟踪的还是大部分。所以我们创新政策的指向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面向市场的需求供给,同时也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
将出台哪些措施保证众创空间发展政策的落地?
万钢:众创空间未来在发展上更多聚焦于实体经济。
国务院办公厅3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众创空间未来在发展上更多聚焦于实体经济,更多用科技成果来带动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升级,更多面向市场的新需求、潜在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万钢:敬业、文化、创新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工匠精神的培育,第一是一个教育的结果,德国哪怕一个商店的售货员也要进行系统的教育,包括包盒子、做礼品等等,都有一个系统的教育。所以从教育抓起,抓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我们专业性人才的工匠精神十分重要。
第二就是精神,这种精神产生于文化。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粗制滥造,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很大的问题,上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商品,英国人强制性地让打上原产地,德国对此进行反思,逐渐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要求,形成了工匠精神,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也要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使更多产业一线的工人能够得到更系统的教育,使质量为上的要求变成企业发展的文化,使每个人都把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作为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文化的组成部分。
另外,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的开发,也是工匠精神。因为只有你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了解,才能够提升它、改进它,这也是保证产品不断精益求精。我们一直说创造品牌,要有品牌文化,要有工匠精神,使它做得更精美、更好用、更优质,另外要有创新的精神,使它能够更符合市场需求,特别是潜在的需求。
- [腾讯]
- 关键字:无